赵兴寿六上央视的屏前幕后

文摘   2024-06-26 19:27   湖北  

赵兴寿六上央视的屏前幕后

导语:赵兴寿,1944年生,宜都青林寺人。青林寺谜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宜都市拔尖人才。为传播宣传青林寺谜语,他先后六次走上央视,为青林寺谜语的保护传承和展示,做出积极贡献。透过屏前幕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赵兴寿那激情似火的谜语人生。

2005年6月23日,赵兴寿平生第一次坐飞机,在空中领略祖国的山水辽阔。他来到中央电视台招待宾馆——“影视之家”,为的是要在电视上说说“三个代表”在农村。

接待赵兴寿的工作人员叫张虎迪,他将赵兴寿带到418房间,泡了一盏子绿茶,接着便问赵兴寿录制节目的稿子带来了没有。赵兴寿说:“张老师,我没有准备稿子。”这句话让张虎迪多少有些意外。

就餐时,张虎迪问:“赵先生,您那地方有些什么变化?”赵兴寿说:“什么变化都有,最大的变化在生产上。比方说抗旱,六十年代用水桶挑水,七十年代用水车,八十年代是用抽水机,九十年代抗旱是喷灌。”张虎迪说:“这变化真大,您能不能用您的谜歌唱出来呢?”“能!”赵兴寿说着便唱了起来:

六十年代抗旱是:(唱)

桥在人肩头,

人在桥下走,

前后都是水,

水动水不流。


七十年代抗旱是:(唱)

一步栏杆一步桥,

人在桥上摇摇摇,

庞统设下连环计,

诸国兵救汉(旱)朝。


八十年代抗旱是用抽水机(唱):

一条大蟒黑黝黝,

皮带缠身转不休,

伸伸拇指按电钮,

河水哗哗坡上流。


九十年代是高科技设备喷灌:(唱)

一条白龙土中藏,

每隔五十米一铁桩,

大旱桩上雀张嘴,

毛毛细雨湿农庄。


张虎迪说:“很好,很好,展示出了先进的生产力。”您再说家庭变化,也只说一件事就行了。

赵兴寿说:“那我就说我的妈嫁我的姐姐,再就说我嫁姑娘。”张虎迪点头说:“好”!

赵兴寿说:我姐姐出嫁:

樟木锯板钉成箱,

油漆漆的红烫烫,

金银饰件箱上放,

里面装的嫁衣裳。


到我嫁姑娘也是陪嫁箱子,数量增加了。

第一口箱子是(唱);

箱子玻璃装,

光线明晃晃,

戏剧它会演,

电影它能放。(电视机)


第二口箱子是:(又唱)

这口箱子靠着墙,

不装衣服不装粮,

数九寒冬送温暖,

三伏酷暑送清凉。(空调)


第三口箱子是:(又唱)

一间漂亮小楼房,

有门有墙没有窗。

墙外热得汗直淌。

墙内个个都冻僵。(冰箱)

听到此处,张虎迪兴奋不已,高兴地说:您老先生真的不需要稿子,明天您就照刚才的说法去录制吧!

第二天下午,节目录制果然顺利。录制结束时,崔永元说:“听说您会即兴说四言八句,您这时能不能把我的名字说一说呢?”赵兴寿抱拳握十,躬身一揖说一声“献丑了”:

靠人催动花香(“催”字减单人旁等于“崔”)

添口咏歌嘹亮(“咏”字减口宇旁等于“永”)

围墙园满春色(“园”字减方框等于“元”)

央视节目真棒


节目录制一次性成功,于当年7月22日起连续六次在央视一套播出。

一年之后,2006年6月24日,赵兴寿与青林寺谜语宣传队应邀再赴央视,在三套《与您相约》栏目介绍青林寺谜语,并现场为朱军制作姓名谜:八字顶着牛,挥手离别去。

2008年5月15日和2012年7月18日,赵兴寿先后接受央视五套《圣火欢乐行》栏目和四套《远方的家》栏目采访。

2013年5月28日,央视七套《科技苑》栏目组来到青林寺,采访“长江大保护”“清江治理”。栏目主持人李婧,宜昌北山坡人,情况熟悉,摄制组经直来到青林寺,赵兴寿参与接待。李婧先说明来意:“国家要启动治理清江,要保护清江生态环境,想要恢复清江本来面目,特前来拍摄一期节目,将在《科技苑》栏目中播出。”

赵兴寿建议说:“那好,我们就一起到现场,你们坐我的扁舟,我们共同到清江江面上去做好这期节目。”

到了江边,荡舟江上。李婧对赵兴寿说:“老乡,听说你会说谜语,这鱼怎么说?”

赵兴寿说:你们听好了——

有把刀,水上漂,

有眼睛,无眉毛。

还有:

有头没有颈,有眼没有眉,

有甲没有盔,有翅不能飞。

赵兴寿一口气说了十几种说法,谜底都是“鱼”。

扁舟在养鱼网箱的箱道夹缝中穿梭。李婧问:“赵大伯,这网箱养鱼的经济效益如何?”赵兴寿答道:“好得很咧,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网箱。”李婧又问:“您村人口有好多?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网箱?”“我们村是宜昌市规模最小的一一个行政村,有农户262家。”赵兴寿回答道。“那我们看这不止262个箱网,只怕有上千?”赵兴寿说:“这个数字我说不准。真正的青林寺农户,一个户的网箱群也只几十个到百把个网箱,这些外来的养殖户,他们的网箱群基本上是三百个到五百个网箱。”李婧听得眯起个眼睛起个嘴。

李婧说:“赵大伯谈谈您的想法。”赵兴寿说:“最开始,我是觉得共产党招商引资,引来了网箱养鱼这一产业使失地农民不至于淹水后的经济水平跌入低谷,这是大好事。特别是对带来网箱养鱼的老板——天峡鲟鱼养殖老总兰泽桥有着很高的评价,我曾经在湖北电视台来村做‘脊梁’的电视片中,我摇橹划桨在扁舟上唱道:‘清江绿水浪涛涛,八百里水库来了一个兰泽桥,他给移民带来了一条致富路,网箱养鱼经济收益高,硬是在清江水里把黄金捞,库区移民个个哈哈笑,金币一沓沓揣进了腰包,人人笑得弯起了腰。当时的兰泽桥告诉养殖户,每一千亩水面上只能架设八亩水面的网箱,清江主流和渡口要留航道巷口。哪知道,现在是(唱):

养鱼网箱满河漂,过河不需船和桥,

有朝一日翻潭了(即缺氧死鱼),鱼水俱毁拿脚跳。

赵兴寿轻推双桨,放声唱道:
秀美清江水变黑,口渴难忍喝不得。

望江兴叹思环保,鱼水俱毁谁负责。

节目录制相当成功,于7月11日、12月13日在CCTV-7《科技苑》栏目中播出。

2014年宜都市人民政府出台保护清江生态,撤出网箱养鱼这一项养殖方法的告示,还原清江的本来面目。

宜都雜譚
以本土人的体验写宜都,以宜都人的心态观世界。谈古论今,推崇真知灼见;处世接物,在乎真情实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