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廿五届年会
暨汉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
2024年10月18日—10月21日
主办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省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联盟
活动日程表
//
10月18日
全天报到
地点:酒店大堂
18:30—20:30
晚餐
地点:贵宾楼一层茉莉园
10月19日
8:30—11:50
开幕式暨主题报告
地点:贵宾楼二层聚贤厅
12:00—14:00
午餐
地点:贵宾楼一层茉莉园
14:00—17:40
论坛一:甲骨文研究
地点:福建会堂四层福州厅
论坛二:金文研究
地点:福建会堂四层宁德厅
论坛三:战国文字研究
地点:福建会堂三层龙岩厅
论坛四:秦汉文字暨汉字学研究
地点:福建会堂三层莆田厅
18:00—20:00
晚餐
地点:贵宾楼一层凌波厅
20:20—21:30
理事会
地点:贵宾楼二层荷亭厅
10月20日
8:30—11:50
论坛一:甲骨文研究
地点:福建会堂四层福州厅
论坛二:金文研究
地点:福建会堂四层宁德厅
论坛三:战国文字研究
地点:福建会堂三层龙岩厅
论坛四:秦汉文字暨汉字学研究
地点:福建会堂三层莆田厅
12:00—14:00
午餐
地点:贵宾楼一层茉莉园
14:00—15:40
论坛一:甲骨文研究
地点:福建会堂四层福州厅
论坛二:金文研究
地点:福建会堂四层宁德厅
论坛三:战国文字研究
地点:福建会堂三层龙岩厅
论坛四:秦汉文字暨汉字学研究
地点:福建会堂三层莆田厅
15:50—18:30
主题报告暨闭幕式
地点:贵宾楼二层聚贤厅
18:40—20:30
晚餐
地点:贵宾楼一层茉莉园
10月21日
学者赋归
会议议程
//
开幕式暨主题报告
时间:10月19日上午
地点:西湖宾馆贵宾楼二楼聚贤厅
8:30—9:00
开幕式
主持人:林志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大会致辞
郑家建(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
吴振武(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吉林大学原副校长)
董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原副所长)
9:00—9:30
合影
9:30—9:50
茶叙
9:50—11:50
主题发言
(每人25分钟,讨论20分钟)
主持人:张玉金(华南师范大学)
吴振武(吉林大学):从古印人名谈战国铭刻中当记志讲的“则”和“侧”应读作“志”
刘钊(复旦大学):谈谈汉简中的马名
赵平安(清华大学):与天道有关的“沈(沉)”的训释及其折射的思想观念
徐在国(安徽大学):浅谈楚简文字的字形处理
12:00—14:00
午餐
地点:西湖宾馆一层茉莉园
分组论坛
【说明】
1.本次会议共分四组进行讨论。以下分组大致根据作者发言内容而定,若有因疏忽而遗漏尊名者,敬请谅解,并请自行选择组别发言,且告知该组主持人。参会但不发言者,未列入本表,请根据兴趣自行参加各组讨论。
2.每位学者发言时间12分钟,剩余一分钟时会按铃一声提醒,时间到时会按铃二声提醒。全数发表完后,剩余为讨论时间,但各组人数略有不同,请主持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姓名后标注“*”者,如有必要可不发言。
论坛一 甲骨文研究
时间:10月19日14:00—20日15:40
地点:福建会堂四层福州厅
10月19日下午
第一组
14:00—15:4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何景成、李发
张玉金(华南师范大学):说甲骨卜辞中“乎”的一种用法
何景成(吉林大学):甲骨文“朝”字构形小议
谭步云(中山大学):殷墟甲骨文贞卜人物钩沉
陈光宇(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兆辞字构型与功能研究
田国励(四川大学):甲骨卜辞“大丁、大甲呼王”释疑
李发(西南大学):“方帝”之“方”非动词补说
程薇(清华大学):甲骨文“癸”字象形本义新证——兼说“规”之表意初文
15:40—16:00
茶歇
第二组
16:00—17:4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杨泽生、莫伯峰
孙亚冰(中国社会科学院):释出二类卜辞中的“”
杨泽生(中山大学):关于旧释为“乎”的“平”字的构形和用法
刘影(首都师范大学):形态理论指导下的甲骨释文分析与勘误
闫华(河南师范大学):从同辞语境重见异写角度看典宾类卜辞与屯南卜辞的关系
莫伯峰(首都师范大学):甲骨卜辞中“弜”与“惟”同义申说
赵伟(河南大学):殷墟甲骨文试释五则
李爱辉(首都师范大学):“妇妌娩”补说
18:00—20:00
欢迎晚宴
地点:西湖宾馆一层凌波厅
20:20—21:30
理事会
地点:荷亭厅
10月20日
第三组
8:30—10:0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程少轩、连佳鹏
多高昂、程少轩(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史学系藏甲骨著录情况综述
郭仕超(大连民族大学):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单音词研究
门艺(河南大学):“”字补说
张鑫(河南师范大学):“余子类”卜辞含义再认识
连佳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谈楚简“娩”字的甲骨文来源及相关问题
吴丽婉(暨南大学):试释甲骨文“羍”字
10:00—10:20
茶歇
第四组
10:20—11:5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王子杨、刘风华
韩文博(四川大学):殷契小辝身份考
王子杨(清华大学):释甲骨文中用为“㚸”的两种形体
丁军伟(江苏理工学院):甲骨文“异体分工”字词举隅
刘风华(郑州大学):“受”和“舝”类卜辞否定语的分组类研究
吴盛亚(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形近易混字举隅
张昂(云南大学):字迹学视角下殷墟甲骨习刻的判定与新知——以“何一类”为例
12:00—14:00
午餐
地点:西湖宾馆一层茉莉园
第五组
14:00—15:4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洪飏、张军涛
洪飏、于雪(辽宁师范大学):《小屯南地甲骨》补遗二则
张军涛(安阳师范学院):试论甲骨文字
韩燕彪(河南师范大学):东周甲骨卜法初探——兼论塘坊卜甲的年代
袁伦强(西南大学):释甲骨文“狐”“弧”
阿列霞(OLESIA VOLKOVA)(复旦大学):祭祀与纪时:商代中国、古埃及和玛雅早期文字材料中人祭与时间观念之间的关系
张钰亭(辽宁师范大学):从“岁”字看三种甲骨文字词典的释义及相关问题
李晓晓(河南师范大学):读契札记三则
前往西湖宾馆贵宾楼二楼聚贤厅
参加“主题报告暨闭幕式”
论坛二 金文研究
时间:10月19日14:00—20日15:40
地点:福建会堂四层宁德厅
10月19日下午
第一组
14:00—15:4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陈英杰、萧毅
曹锦炎(中国美术学院):新见郳公钟铭文考释
蒋玉斌(复旦大学):说“犮”在殷商西周文字中的来源
邓佩玲(香港大学):谈两周金文代词“乃”及其虚化过程
陈英杰(首都师范大学):班簋之“班”和“毛公”关系新考
萧毅、唐佳(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鱼鼎匕”释读一则
周宝宏、高明(天津师范大学、湖州学院):凌伯盘铭文补释(外两篇)
陈双新(河北大学):题目待定
15:40—16:00
茶歇
第二组
16:00—17:4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张惟捷、崎川隆
崎川隆(吉林大学):介绍日本“川崎长春阁”旧藏一件有铭商周青铜器
张惟捷(厦门大学):晚商戍鼎铭文小考
黄锦前(新疆大学):鑐鼎小议
孙刚、李瑶(海南师范大学):陈纯釜铭文补释
陈颖飞(上海交通大学):司马南叔匜新考
刘云(河南大学):说金文中修饰车器、服饰的“”
18:30—20:30
欢迎晚宴
地点:西湖宾馆一层凌波厅
20:30—21:30
理事会
地点:荷亭厅
10月20日
第三组
8:30—10:00
(每人12分钟,讨论18分钟)
主持人:秦晓华、陶曲勇
李春桃(吉林大学):释金文中的“带”字
秦晓华(华南师范大学):语境与金文词义的训释
陶曲勇(中国人民大学):读金文习语札记二则
蒋文(复旦大学):曾公钟“有成有庆”解——兼谈“人福相成”之观念
马超(西南大学):金文异体字释读两则
万佳俊(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藏乃子克鼎铭文辨析
10:00—10:20
茶歇
第四组
10:20—11:5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张振谦、王伟
雷缙碚(衡阳师范学院):“休”字形义分析及“对扬王休”解
王伟(陕西师范大学):战国阳狐戈铭补释
张振谦(河北大学):齐、燕铭文“豫”地考
吴毅强(四川大学):临淄刘家村出土“夹乡郏里”铜量铭文新释
马保春、蔺媛(首都师范大学):河北蔚县大德庄墓地出土战国铜印考释
徐世权(河北大学):秦“弭氏”鼎铭补考及相关问题
12:00—14:00
午餐
地点:西湖宾馆一层茉莉园
第五组
14:00—15:4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罗卫东、鞠焕文
罗卫东(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博物馆藏《大攻(工)(尹)月圜器》铭笺释
鞠焕文(东北师范大学):哀成叔鼎“君既安叀 亦弗其获”句新解
郑继娥(山西大学):甲、金文介词以及介词结构内部成分、功能的变化
马立志(河北师范大学):“楚公遽”钟研究
董越、焦华中(周口师范学院、周口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 :河南省胡集战国墓出土文字考
聂菲(南京大学):陵君器铭文断读补议
龚建行*(福建师范大学):鸟虫书“△()”字补说
前往西湖宾馆贵宾楼二楼聚贤厅
参加“主题报告暨闭幕式”
论坛三 战国文字研究
时间:10月19日14:00—20日15:40
地点:福建会堂三层龙岩厅
10月19日下午
第一组
14:00—15:4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范常喜、叶玉英
季旭升(郑州大学):《清华九‧成人》“狱之有难”段三则
冯胜君(吉林大学):郭店简《语丛四》“家事乃有瑕”段新解
范常喜(中山大学):《上博五‧三德》“方芋”补议
叶玉英(厦门大学):论安大简《诗经》“疋”之“疋”的上古声母
张新俊(中国海洋大学):郭店简《语丛四》“叔鲔”考释
黄杰(山东大学):清华简《摄命》校读拾遗
段凯(中国美术学院):释安大简《仲尼曰》中的“股”字
15:40—16:00
茶歇
第二组
16:00—17:4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陈斯鹏、侯乃峰
侯乃峰(山东大学):读《安大简(二)‧仲尼曰》札记
高佑仁(台湾成功大学):《安大二‧曹沫之陈》札记两则
张峰(重庆大学):安大简《诗经‧周南》与《毛诗》异文选释
陈斯鹏(中山大学):天回医简“犮”字解
高荣鸿(台湾中兴大学):《安大简(二)‧仲尼曰》“堇”字再读
洪德荣(海南师范大学):《曹沫之阵》异文字词选释
孙合肥(烟台大学):西周陶文考释一则
18:00—20:00
欢迎晚宴
(地点:西湖宾馆一层凌波厅)
20:20—21:30
理事会
地点:荷亭厅
10月20日
第三组
8:30—10:0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刘洪涛、张富海
罗涛(首都师范大学):《上博六‧用曰》札记三则
张富海(复旦大学):“”字本义考
刘洪涛(江苏师范大学):上博竹简《凡物流形》“䜴”字解
杨蒙生(北京语言大学):清华简外“交”与“虞”官专字试释
魏栋(清华大学):清华简《楚居》“为郢”性质略论
王强(吉林大学):夏家台楚简日书初读
施谢捷(复旦大学):题目待定
龎壮城*(福建师范大学):安大简《仲尼曰》解诂二则
10:00—10:20
茶歇
第四组
10:20—11:5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禤健聪、袁金平
贾连翔(清华大学):据竹书用字方法校读古书中“誉”义之“绳”
程燕(安徽大学):“翘翘错薪,言刈其楚”新诂——兼论楚布“桡币”
禤健聪、周永昌(广州大学):“食”字源流辨议
朱晓雪(华侨大学):楚卜筮祭祷简中的“说”及其相关问题再论
袁金平(安徽大学):说古文字中两个可能从“”的字
许世和(江苏师范大学):金文、楚简“醢”字考释两则
许凯弘*(福建师范大学):《安大简(一—二)》异体字分类浅析
12:00—14:00
午餐
地点:西湖宾馆一层茉莉园
第五组
14:00—15:4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程浩、刘秋瑞
程浩(清华大学):释“豷”
魏宜辉(南京大学):帛书《老子》“木强则恒/兢”新诂
武振玉、孙越(吉林大学):据古文字补正《汉语大词典》三则
肖攀(吉林大学):古文字中与头发有关的几组“疑难字”
刘秋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公布几方新见韩国陶文
徐俊刚(中山大学):齐陶文所见人名“不”及相关问题考述
纪帅(吉林大学):释齐国文字中的从“宀”和从“吕”之字
前往西湖宾馆贵宾楼二楼聚贤厅
参加“主题报告暨闭幕式”
论坛四 秦汉文字暨汉字学研究
时间:10月19日14:00—20日15:40
地点:福建会堂三层莆田厅
10月19日下午
第一组
14:00—15:4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李洪财、许文献
李鹏辉(安徽大学):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寿驩漆承盘铭文考辨
于淼(扬州大学):释汉隶中从旨之字(二则)
高一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周家台秦简与银雀山汉简读札二则
李洪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释“马识物”与“物之不能相易者”
许文献(台湾台北教育大学):“丏”字补说——从北大简《苍颉篇》“眄”字说起
陈荣杰(西南大学):走马楼吴简丘名校释七则
李松儒(吉林大学):《张家山汉墓竹简〔三三六号墓〕》释文订补
李春晓*(福建师范大学):古文字材料在古代汉语文选解读中的运用
15:40—16:00
茶歇
第二组
16:00—17:4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王志平、魏德慈
杨安(故宫博物院):银雀山汉简《人君不善之应》疏证
王志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丈”字新考
魏慈德(台湾东华大学):岳麓简秦律令中“及”字的并列与分列结构用法探析
黄泽钧(台湾辅仁大学):试说《尚书》中的“绥”
牛新房(华南师范大学) :《银雀山汉墓竹简(贰)》校读
乐游(刘钊)(吉林大学):河西汉简校读札记(二则)
杜锋(西南大学):北大秦简《病方》治内闭方考释
刘伟浠*(福建师范大学):汕头澄海南塘天后宫古文题匾“古”字小考
18:00—20:00
欢迎晚宴
地点:西湖宾馆一层凌波厅
20:20—21:30
理事会
地点:荷亭厅
10月20日
第三组
8:30—10:0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周忠兵、刘传宾
张俊成(曲阜师范大学):《孔子家语‧颜回》篇“莫之御也”新诠——兼释海昏侯汉墓出土《论语‧知道》简文
周忠兵(吉林大学):从文字与文物角度说“冲”
李玥凝(吉林大学):里耶秦简札记五则
郑邦宏(西南大学):汉印文字考释二则
刘传宾(天津师范大学):古文字“糅合”现象补论
俞绍宏、刘迎(集美大学):同体会意表音字钩沉
王绪云*(福建师范大学):论东汉简牍中的字形类化与草化现象
10:00—10:20
茶歇
第四组
10:20—11:50
(每人12分钟)
主持人:张传官、白军鹏
商艳涛(华南师范大学):汉字古今关系说略续——以楷书“旅”字及其异体字形来源为例
张传官(复旦大学):徐州狮子山兵马俑“衣骑”小考
孙鹤(中国政法大学):汉字书写中的同化现象释例
岳晓峰(浙江大学):上古汉语“就”的“造访”义考察
赵岩(东北师范大学):“戎磿日”语源辨考
白军鹏(东北师范大学):试说汉简“蘩”字的一种异体
林婧筠(复旦大学):篆隶之变与秦简文字偏旁研究——以“又”符为例
林志强*(福建师范大学):传抄古文特例浅说(二)
12:00—14:00
午餐
地点:西湖宾馆一层茉莉园
第五组
14:00—15:40
(每人12分钟,讨论16分钟)
主持人:单育辰、张锦少
单育辰、张荣琴(吉林大学):《乌程汉简》所收两封徐赦卿书信新考
马晓稳(中国人民大学):《说文》古文新证二则
顾王乐(安徽大学):唐兰《〈说文〉遗稿》读后
李聪(河北大学):据出土文献校读古书札记三则
张锦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王国维《说文解字注》校本新证
姜同绚(吉林师范大学):汉魏六朝碑刻形声字义符“示”演变研究
杨博(中国社会科学院):出土简帛与“韦编三绝”的一种可能理解
白俊骞(安庆师范大学):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傩戏抄本用字研究
前往西湖宾馆贵宾楼二楼聚贤厅
参加“主题报告暨闭幕式”
主题报告暨闭幕式
时间:10月20日15:50—18:30
地点:西湖宾馆贵宾楼二楼聚贤厅
15:50—17:20
主题报告
(每人25分钟,讨论15分钟)
主持人:曹锦炎(中国美术学院)
陈伟武(中山大学):古文字材料释读二题
苏建洲(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清华简《四告》“士”考释
风仪诚(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法国远东学院图书馆所藏山东民间《金石拓本》小册简介
17:20—18:30
闭幕式
主持人:冯胜君(吉林大学)
各组总结
(每人10分钟)
甲骨文研究组:蒋玉斌(复旦大学)
金文研究组:李春桃(吉林大学)
战国文字研究组:魏宜辉(南京大学)
秦汉文字暨汉字学研究组:赵岩(东北师范大学)
自由发言
(10分钟)
秘书长会议总结
(10分钟)
下届年会承办单位代表发言
宣告闭幕
18:40—20:30
晚餐
地点:西湖宾馆一层茉莉园
参会人员名单
(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
丁军伟
江苏理工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
于雪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于淼
扬州大学文学院
万佳俊
山东大学文学院
马立志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马保春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马晓稳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马超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王子杨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王伟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进安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志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
王绪云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王强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牛新房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风仪诚(Olivier Venture)
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巴黎文理大学
邓佩玲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叶玉英
厦门大学中文系
田国励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田颖
中西书局
白军鹏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白俊骞
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乐游(刘钊)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冯胜君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朱晓雪
华侨大学文学院
刘云
河南大学文学院
刘风华
郑州大学文学院
刘伟浠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传宾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钊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刘秋瑞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刘洪涛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闫华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艳娇
文物出版社
许文献
台湾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
许世和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许凯弘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许佳莹
上海古籍出版社
孙亚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孙刚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孙合肥
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孙越
吉林大学文学院
孙鹤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纪帅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严浩然
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生
苏建洲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
杜锋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李发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李玥凝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李松儒
吉林大学文学院
李春桃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李春晓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洪财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李晓晓
河南师范大学
李爱辉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鹏辉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李聪
河北大学
杨安
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院
杨泽生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杨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杨蒙生
北京语言大学
连佳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萧毅
肖攀
吉林大学文学院
吴丽婉
暨南大学中文系
吴振武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吴盛亚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吴毅强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何景成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宋一明
福建人民出版社
张玉金
华南师范大学
张芃
中华书局
张传官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张军涛
安阳师范学院
张昂
云南大学文学院
张艳鸿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振谦
河北大学文学院
张俊成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峰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张钰亭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惟捷
厦门大学中文系
张富海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张锦少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张新俊
中国海洋大学中文系
张煜杰
福建人民出版社
张鑫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阿列霞(Olesia Volkova)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陈光宇
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陈伟武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陈芳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陈英杰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陈荣杰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陈思昀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陈鸿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陈斯鹏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陈颖飞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陈慧子
福建人民出版社
武振玉
吉林大学文学院
范常喜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林志强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林婧筠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罗卫东
北京语言大学汉字研究所
罗涛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季旭升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岳晓峰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周忠兵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郑邦宏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郑继娥
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单育辰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赵平安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赵伟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赵岩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段凯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侯乃峰
山东大学文学院
俞绍宏
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施谢捷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姜同绚
吉林师范大学
洪飏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洪德荣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秦晓华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袁伦强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袁庆先
袁金平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聂菲
南京大学文学院
莫伯峰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贾连翔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顾王乐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顾莉丹
上海古籍出版社
徐在国
安徽大学文学院
徐俊刚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高一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高佑仁
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
高明
湖州学院人文学院
高荣鸿
台湾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
郭仕超
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
唐佳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陶曲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黄杰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黄泽钧
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
黄锦前
新疆大学历史学院
曹锦炎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龚建行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崎川隆(Sakikawa Takashi)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商艳涛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董琨
中国社会科学院
董越
周口师范学院
蒋文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蒋玉斌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韩文博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韩燕彪
河南师范大学
程少轩
南京大学文学院
程浩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程燕
安徽大学文学院
程薇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谢宜家
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
雷缙碚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简欣仪
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
蔺媛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谭步云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禤健聪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鞠焕文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魏宜辉
南京大学文学院
魏栋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魏慈德
台湾东华大学中国文学系
龎壮城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信息来源 | “古文字微刊”公众号
美编 | 余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