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孟蓬生教授在南京大学活水轩以“旧释‘儥’之字当分两系说”为题作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少轩主持。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魏宜辉、助理研究员聂菲也出席了本次讲座。
孟蓬生教授
程少轩教授
讲座伊始,孟蓬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儥”和“”的不同古文字形体,以及学界关于两字的不同看法。孟老师从结构方式和构意、构件数量、构件层次、两系字形各自的发展序列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认为应当将二者视为不同的字,而非同一字形的分化。
讲座现场
随后,孟老师对“儥”字展开释读。他首先建立了两个假设,一是该字整体可以认同为《说文》“儥”的小篆字形;二是右边偏旁可以认同为金文中的“𧶠(鬻)”字。孟老师由此将“儥”字分析为从人、𧶠(鬻)声;而“𧶠”又可进一步分析为从贝、声。他继续通过字形上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将“”字分析为从目、屯声。孟老师又列举了大量文献中的例证,认为屯声字可与幽觉部、屋部字相通,因此“屯”就是“儥”字的最小声符。
在第三部分,孟老师又对“”字展开释读。他认为,“”的最小声符是“”,即“𠂤”的一种繁文写法。孟老师列举了一些出土文献中以“(𠂤)”为基本声符的字在辞例中不同的用法,如楚简中“”读为“儥(鬻)”,“”读为“笃”、“瘉”,“”、“”读为“追”等,以此说明以“𠂤”为声符的字可以读作侯部、屋部或觉部字,𠂤声(微部)与屯声(文部)可以相通,故用𠂤声字记录{𧶠(鬻)}(觉部)跟用屯声字记录{𧶠(鬻)}(觉部)一样反映了上古汉语中幽觉与微物文通转的语音现象。
最后,孟老师从音理方面展开探索,认为幽觉与微物文相通多见于谐声和同源词材料中,不见于先秦韵文,属于层次较早的现象,因此常被研究者忽视。而目前学界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仍存在不足,不仅没有捋清到底是微部还是幽部在前,还没有弄清产生音变和分化的条件,需要展开深入研究。
在互动环节,魏老师和聂老师分别对孟老师的讲座进行评议。同学们也就两系材料的时间先后、清华简《参不韦》的释读展开提问,孟老师均做出了细致的解答。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问答环节
与会老师合影
图片:余有仪
文字:潘祥瑞
美编:潘祥瑞
审核:程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