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陈致主编:《饶宗颐国学院院刊》(第十一期)

文摘   2024-10-31 14:00   江苏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十一期)



出版信息

主編:陳致

主辦: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

出版年月:2024年9月

ISSN:2310–9297

定價:HK$180




內容簡介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十一期於2024年秋季出版,刊登中英論文及書評共13篇。本期作者既有任職於海內外知名學府或研究機構的學者,亦有在高校求學的年輕學子。本期內容涵蓋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研究材料涉及甲骨、簡牘、石刻墓誌,研究主題涉及史學、哲學、文學、宗教學等領域,各篇皆立論謹嚴,考證精湛,為學術界提供新見。

出土文獻方面,王雪晴收集整理了饒宗頤先生散見於論著中的甲骨綴合成果,細舉饒氏在甲骨綴合上的成就;肖芸曉系統梳理了清華簡《尹至》等十一篇竹書的常用字字形,探討個體在“文字標準化”中的嘗試;劉禕結合新見的唐代墓誌和已有傳世史料,豐富了中晚唐歷史人物及其家族的信息。

傳世文獻方面,吳寶麟從《國語·周語下》記載的周景王下令鑄造一組無射大鐘,而樂官以樂律之“和”、“平”原則加以反對一事出發,闡述了樂律的內涵及其社會功能;周博群關注《墨子·小取》篇中的邏輯學問題,對定義眾說紛紜的“辯學七事”提出了不同於通行觀點的新解釋;姚道生梳理孔子“六學”與孔子語在《漢書·藝文志》中的體現,論述了孔子在文化理念層面的重要影響;張瀚墨則重新考察了《明實錄》和《元朝秘史》中的兩條記錄,並對後者的作者、譯者、年代與讀者問題進行了討論。

此外,朱學斌、張冶結合各類山志、地方志等紙面文獻和泰山金石資料,呈現了相對清晰的明代泰山道教圖景;莊文龍考察馬其昶《毛詩學》一書的著述思想和特色,分析了桐城學派對其撰寫該書的影響;余一泓探討了劉師培崇古以革新的論學態度及《周末學術史序》所面臨的新、舊分途之困境;車禕對高步瀛在《四庫全書》的選印出版、研究與保護方面做出的獨特貢獻進行了討論。董舒璇、周睿從信息處理的新視角出發,對海外中國文學史的書寫進行了考察和綜述;魏寧(Nicholas Morrow WILLIAMS)則為柯馬丁(Martin KERN)和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新書Qu Yuan and the Chuci: New Approaches撰寫了見解獨到、文質兼美的精彩書評。

本刊秉持古今貫通、中西並蓄的理念,期待以更豐富、廣博的內容回饋讀者,促進東西方漢學界的交流,以期成為國際領先的雙語國學與漢學研究期刊。



目録

論文

王雪晴:饒宗頤甲骨綴合研究

吳寶麟:”、“平”——樂律的天道追尋與生命關懷

肖芸曉:清華簡所見戰國時代“書同文”的嘗試

周博群:再論《墨子·小取》篇的“辯學七事”

姚道生:《漢書·藝文志》中孔子角色析論

劉禕:新見《比丘尼權氏墓誌》考釋——兼論權德輿及其子嗣與佛教的關係

張瀚墨:為皇帝記錄的皇族家史——試論《元朝秘史》的作者、譯者和讀者問題

朱學斌、張冶:明代泰山道教鼎盛期規模研究

莊文龍:馬其昶《毛詩學》與桐城派為文為學觀關係探論

余一泓:復古,維新,革政——劉師培《周末學術史序》述論

車禕:高步瀛與《四庫全書》的影印出版


研究綜述

董舒璇、周睿:信息視閾下的海外中國文學研究述略


書評

Nicholas Morrow WILLIAMS: KERN, Martin and Stephen Owen, eds. Qu Yuan and the Chuci: New Approache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exts, vol. 15. Leiden: Brill, 2024. Pp. 481.



感謝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惠賜書訊並授權發布!






END

信息來源 | 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

美編 | 黃晶琦


南大古文字
南京大学文学院古文字强基班、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中心:关注业内动态,传递优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