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崎川隆:浅谈商周青铜器铭文铸造方法

文摘   2024-05-07 23:46   江苏  

430日晚,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崎川隆教授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活水轩以“浅谈商周青铜器铭文铸造方法”为题作专题讲座,南京大学文学院程少轩教授主持。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崎川隆教授

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稻畑耕一郎先生、南京大学文学院金程宇教授、魏宜辉副教授以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张天骐博士出席了本次讲座。

诸位与会老师

讲座伊始,崎川隆老师对铭文铸造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概述,并简要回顾了相关学术史。针对“铭文泥范上的阳文是如何制作的”这一问题,崎川隆老师首先介绍了当前学界提出的几种主要铸造方法,并重点分析“泥条法”的制作过程:于泥范上刻划阴文文字后,在阴文文字中堆塑泥条,形成阳文泥范。崎川隆老师结合大量青铜器铭文拓本及实物图片,指出商周时期最常见的铭文铸造方法应为“泥条法”。商至西周早期铭文中常见的“双钩轮廓”现象、个别铜器上的“阳文底稿”现象、阴阳文共存现象、阳文“导线”现象,都可视为“泥条法”的重要佐证。


接着,崎川隆老师利用考古出土材料,对该问题展开进一步考察。无论是安阳殷墟孝民屯铸铜遗址出土的“铭文陶范”,还是旅顺博物馆藏“卣盖陶范”,这些铭文范上的阳文铭文都应当是使用“泥条法”制成的。崎川隆老师还关注到部分铭文泥范上存在阴刻方格导线,阴格阳文的泥范可以在青铜器上形成阳格阴文,这也符合“泥条法”的制作工序。随后,崎川隆老师提出,不管铭文长短,绝大多数铭文应是以“泥条法”制作的。他以“大克鼎”铭文为例,详细探讨了西周时期长铭的铸造方法。大克鼎铭文中存在部分“骷髅文字”(即青铜器上保留了部分铭文底稿),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泥条法”的制作步骤有关。而“半阴半阳”文字的产生,应是铸造时泥条脱落所致。

东周以后,铭文铸造工艺中开始出现转印法,利用模具机械复制出多件同铭器物。研究者可以结合铭文字迹、行款布局、戳印痕迹等信息,分析铸造时使用的模具类型。铭文复制时所使用的模、范实物中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材料,崎川隆老师特别提及战国时期的“郑令戈”铭文石模,这件模具是“全铭模”和“单字模”的折中模式,可以称之为“复合模”。作为典型的“物勒工名”文本,这段铭文体现了文字、文本及其书写行为在当时社会中的功能、角色变化。



最后,崎川隆老师对铭文铸造方法的历时性演变进行简要总结。商代晚期青铜器上的铭文多为族徽等短铭,其制作方法主要为浮雕法、泥板法,这两种铸造方法属商代特有。到了西周时期,随着长文铭文的盛行,泥条法成为最常见的铭文铸造方法。“转印法”则出现于春秋早期偏晚,此方法似乎与铭文的机械复制、批量复制有关。












程少轩老师对本次讲座作简要总结,强调考古学、文字学知识在甲骨学与青铜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强基班的同学们在学习时要关注材料问题,充分收集同一件器物相关的多种不同材料,并关注这些材料中蕴含的考古信息。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铭文机械复制技术的国别差异、“泥条法”技术的发展过程、“阴阳文共存”现象、学术取径与材料发掘等话题进行提问,崎川隆老师作出了细致的解答。


问交流环节


与会老师合影

文字:黄晶琦 

图片:邓怡敏

美编:李梓铭

审核:程少轩

南大古文字
南京大学文学院古文字强基班、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中心:关注业内动态,传递优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