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赵家栋教授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活水轩以“中国画术语‘九朽一罢’辨正与探源”为题作专题讲座,南京大学文学院程少轩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文学院魏宜辉副教授也出席了本次讲座。
赵家栋教授
程少轩教授
魏宜辉副教授
讲座伊始,赵家栋老师从古代画家对“九朽一罢”的阐释出发,概述了前人对这一术语的认识及其定论——“九朽一罢”出自邓椿《画继·三·岩穴上士》:“画家于人物,必九朽一罢。谓先以土笔扑取形似,数次修改,故曰九朽;继以淡墨一描而成,故曰一罢,罢者,毕事也”,指画家要经过多次起稿修改才能完成最终形象;“朽”则指“朽笔”,是起稿时所用的土笔,清代始改用柳木炭。这一解释也被《中国美术大辞典》、《大词典》等权威辞书所收录。然而,“朽”为何会产生“朽笔”的含义,并与白土制作的土笔产生联系,前人对此语焉不详,因此有进一步探索的必要。赵老师从“朽”字字形出发,以传统的训诂学知识对“九朽一罢”进行溯源,对“朽”的意义展开辨正。
讲座现场
随后,赵老师进入对“朽”和“杇”的字际关系分析,认为“九朽一罢”的“朽”当为“杇”字的讹误。赵老师指出,至少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杇”字作为“朽”字俗体的用法,古代的一些辞书(如后晋《可洪音义》等)也记录了这一用字现象;在佛教藏经文献中,出现了大量“朽”与“杇”相混的用例;在碑刻文献和敦煌写本中,也有众多将“朽”写作“杇”的用例;甚至“九朽一罢”的术语本身,古人也有写作“九杇一罢”的(如明代杨慎的《升庵集》)。因此,存在将“九杇一罢”讹为“九朽一罢”的可能。这些都反映出“杇”的字形承载了两种词义,一是涂抹义的“杇”;二是“朽”的俗体写法。
赵老师接着对“九朽(杇)一罢”展开意义上的探源。他指出“杇”的基本意义是涂饰墙壁,古代工匠往往会使用白垩作为涂料。画家所使用的“土笔”就是由白垩制成的,文献中或作“粉笔”。古代的匠人在承担刷墙的职责之外,有时也要兼顾墙壁的装饰美化,需要在墙面展开作画。而受限于绘画水平,他们往往要借助纸本临摹构图,此即文献中的“粉本”。“九杇”不是用“朽笔”多次起草,而是用粉笔多次涂抹修改之义。
最后,赵老师从宋代画家的评论入手,分析了“九朽(杇)一罢”这一创作手法式微的原因:宋代壁画日渐衰微,士人画逐渐兴盛,强调即兴创作,不再拘泥于外形,因此山水画、写意画逐渐成为主流。此外,清代使用的柳木炭不完全燃烧而呈现的腐朽状态很自然地让当时的人与“朽”产生联系,将“朽笔”解释为柳木炭笔,这是一种后人的错误解读。
程少轩老师对本次讲座作了简要总结,并建议同学们平时广泛阅读各类材料,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值得研究的问题。另外,他也希望同学们多阅读古籍,培养古汉语的语感,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
总结环节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文献检索、起稿和绘画中的粉笔涂改、绘画术语与其他文献的互动关系等话题进行提问,赵家栋老师和程少轩老师作出了细致的解答。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问答环节
与会老师合影
图片:余有仪
文字:潘祥瑞
美编:潘祥瑞
审核:程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