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岭,雨林深处藏秘史

民生   2024-09-19 21:06   海南  

苍苍茫茫的热带雨林宝库霸王岭山脉,是海南最大的母亲河南渡江的源头之一。弯弯曲曲的南渡江,从霸王岭山脉海拔1223米的南峰山发源,穿越无数的崇山峻岭,干流贯穿海南岛中北部,流经昌江、白沙、琼中、儋州、澄迈、屯昌、定安、海口等市县,千百年来,滋养着琼州大地。

名称之变   伯王——八王——霸王

关于霸王岭名称的来源,据说与霸王岭森林中的野生动物黑熊相关。说的是,过去霸王岭一带有黑熊出没,当地人经常听到其叫声,与狗的叫声相似。在黎语中,“狗”的发音为“坝”,因此,当地人将这片山林称为“坝汪岭”,意为经常听到犬吠的山岭,后来语音演化成“霸王岭”。实际上,这一说法由于缺乏史证,显得有些勉强。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霸王岭一带七差(今昌江七叉)、王下逐村进行田野调查,搜集黎族民间传说,并未记录到这个说法或者类似的故事。

1950年5月海南解放后,霸王岭直到1997年前的地图与资料,其名称为“坝王岭”。这一名称的来源,应与1955年设立的坝王岭森林经营场所有关。1956年5月,坝王岭森林经营场更名为“广东省森林工业局海南分局东方县木材采购站”,这是坝王岭林业局的前身。由于当时采购站驻地在原东方县广坝乡(区),采用广坝乡的“坝”字,作为坝王岭木材采购站的名称。1957年5月,东方县木材采购站迁至七差乡,即现在的霸王岭林业局驻地,同年7月,更名为“广东省森林工业局海南分局坝王岭木材采购站”。1997年,坝王岭林业局向上级请示将“坝王岭”改为“霸王岭”。

1942年,七差乡乙洞村的村民在跳打柴舞。据《海南岛黎族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

霸王岭之名古已有之,只是尚未写作“霸王岭”,其名称的由来和演变,海南本地史籍也有记载。它作为黎母山山脉的一部分,在明代以前,史志将其统称为黎母山或者黎婺岭。明代正德《琼台志》昌化县境图东南部的“黎婺岭”,即指今天的霸王岭山脉。

霸王岭的名称出现在清代的史籍上。据道光《琼州府志》载:“感恩熟黎凡三峒。楼峒、王峒、古镇州峒……自县城东北一百余里入楼峒,内有黎村十五峒……北曰抱定、峨乐诸村,西曰江边、佳叨、富蕴诸村,周围九十里。抱定村(今保丁村,因建设大广坝水库已搬迁到大田镇)北与儋州伯王峒黎相通。”“伯王峒”是最早出现在方志里的记载,与后世的“霸王峒”(民国时期的方志和舆图中)一名谐音。

绘制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琼州府属舆图》,在今霸王岭的位置,标识出“八王岭”。陈泰伍供图

在道光《琼州府志》“琼州府总图”中,以及绘制于宣统元年(1909年)的《琼州府属舆图》《儋州舆图》上,在今霸王岭的位置标出了“八王山”的山名。民国《儋县志》有八王岭的具体记载:“八王岭,在州西南一百四十里。山形高耸,绵亘一带。中有八峒,极险固。旧有生黎分居其峒,不相同属,故称八王岭。”

从史籍记载与清代地图标示的地理方位看,霸王岭名称来源于“八王山”,“霸王峒”与“霸王岭”,即是“伯王峒”与“八王岭”的语音演化而来。据明万历《琼州府志》及清乾隆《琼州府志》的记载,从明代到清代中期,霸王岭以及今天昌江七叉、太坡一带,归属儋州七坊峒管辖。民国时期,霸王峒划归昌江县管辖。

南尧河  元代摩崖石刻藏匿石壁之上

南尧河是昌化江的一条支流,也发源于霸王岭山脉,史称峨娘溪、大岐河。清雍正《大清一统志·琼州府》载:“峨娘溪,在昌化县东南。源出九峰山,西流入昌江。”南尧河干流全长41.4公里,因下游有个南尧村而得名(大广坝水库扩容建设时,南尧村于1993年搬迁到大田镇)。南尧河从牙迫村遗址往西,连绵十里,峡谷两岸尽显喀斯特地貌。整段河谷长为5.4公里,由峡谷、绝壁、水库构成。河的两旁是茂密的森林和奇形怪状的石头山,景色别致,这条河道峡谷因此被当地村民称作“十里画廊”。

1932年8月,德国学者史图博进入昌江境内,对南尧河(史图博称为大岐河)两岸的村落、河谷、山地和雨林,以及人文风情进行考察。南尧河一带的美丽峡谷风光令史图博称赞不已,认为这里是海南岛“风景最美的地方”。

鲜为人知的是,在南尧河峡谷北岸的石壁上,有一处元代摩崖石刻古迹。石刻所在的河段,北岸是高约10余米的石壁,石壁下是深潭,石刻刻在距水面14米高的石壁上。全文为:“大元军马到此,至元甲午正月日立。”

该石刻与东方市东河镇中方村虞山石刻、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镇马下营石刻的格式基本相似,是元代至元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1291年—1294年),元朝廷对海南黎族起义进行历时三年镇压的实物见证,也是史籍上记载的元朝军队“深入人迹不到之处,黎巢尽空;明年甲午春,刻石五指、黎婺而还”的实物佐证。

南尧河元代摩崖石刻的发现,证实了在700多年前,元朝军队已经沿南尧河溯河而上,进入霸王岭山脉的隐蔽之地。

皇帝洞洞口的石墙。陈泰伍 摄

王下乡皇帝洞  神秘石墙引人遐想

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位于霸王岭脚下。这里四面环山,河流纵横,风景如画,被人们称为海南的“香格里拉”。王下乡政府驻地三派村,民国以前叫“沙排村”,地处霸王岭山脉雅加大岭下。当年王下的辖地范围内,分布着霸王峒、雅加峒、吾什峒、知日峒等黎族聚落。

在南尧河原牙迫村遗址斜对面,就是闻名遐迩的皇帝洞。皇帝洞依山傍水,洞外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洞内洞中有洞,钟乳石千姿百态,巨大的洞口就在南尧河边上,从远处望去,像是一头张开口的大水牛。皇帝洞下洞宽约60米,深约130米,高约25米,洞厅呈拱形,可容纳万人。在洞内的东南方,有一处宝殿般的石景,椅上坐着一尊人形石像,两侧站有石卫士,酷似皇帝登基,故此被人们称为“皇帝洞”。

1932年8月,德国学者史图博曾进入皇帝洞考察,洞口垒砌的一道古石墙,引起其关注。该石墙近两米厚,整齐严实地拦住皇帝洞洞口。史图博在《海南岛民族志》中对这堵石墙作了记述:“我们考察了大岐河谷左岸,在荷乐西面附近的高耸岸壁的洞穴……洞穴的入口处有明显是为了加固而用人工劈石砌成的石壁堵着。荷乐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人砌成这些石壁的。”

南尧河两岸独特的地质构造,分布着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其中较有名的是皇帝洞、钱铁洞。考古学者在这些洞穴里采集到远古人类活动的遗物,包括距今约2万年前的石制器具、动物化石等。作为文保单位,皇帝洞出土了大批新石器时代的各类石制器具。皇帝洞洞口的这堵石墙,可能远古时期就存在。

据海南省典籍整理与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何以端考证,皇帝洞地处“吾什峒”范围,清代属于儋州七坊峒管辖,而“吾什”与“吴十”谐音,历史上确有“吴十”其人。在南尧河以及皇帝洞一带,清康熙年间曾经发生黎族民众起义:吴十率领民众抗击地方官府恃势欲夺花梨财富的“花梨之战”事件。此事件清乾隆《崖州志》作了详细记载:“五十年辛卯(1711年),吴十进黎开花梨山。儋州祖牧(即儋州知州祖觐扆),临高樊令(即临高知县樊庶)欲取之。吴十纠黎抗拒。后详上宪,仍着两州县拿解。不获,遣兵征剿,伤千总一员。五十一年,动五营兵讨之。五十三年十一月,遇京差苗、曹、汤三大人巡边,至儋州,吴十出降。”

1950年10月出版的《琼崖行政区新地图》,还标出“吴什门”(即吴什峒)的大致位置。

(作者系海南省民族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


微海南
在这里读懂海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