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过年饺子,猜馅儿~
这些于我不过是很寻常的生活选择,并不比决定吃哪家餐厅,买哪款衫更纠结,但砸在亲友们眼里,字字都挺炸裂。
组在一起,就成了“王炸”,哈哈。
如今我已经超然又“慈祥”,不再像只随时准备炸毛的敏感猫咪。
接受关心,也乐于分享自己的年味。
☕️
无论在哪过年,初一的饺子,是北人我永远的底线。
今年旅居闽南,初一的饺子馅儿黑猪肉作主,加了地方特色的芋头丁、鲜鱼肉、玫瑰菜梗。
霜打玫瑰菜,好爱好爱!
今年的“厦门过年饺”
本地朋友好奇:煮娃娃菜垫盘也是北方传统吗?
嘿嘿,纯属个人爱好:我不爱吃纯纯的精细白面,每餐必吃绿叶菜更是习惯。
对传统虔诚,也不耽误偏爱自己。
譬如前年在广州过年,饺子皮便加了果蔬南瓜泥,肉馅儿也特别加了海米和广式腊肠碎——我最爱的粤系食物。
南瓜肉饺大概是这样的
而去年贪恋暖气,过年就飞回了雄安父母身边,初一的饺子也就随他们吃纯素了。
金针菜、苜蓿、木耳、豆腐、白菜做馅儿,细细用小磨芝麻油和五香粉等调味,老白面皮。
虽全素,但我会忍不住吃到撑。
对了,家乡的饺子传统是这样的:
成家第一年,过年饺子如果是素馅,那么家风由此定调,家庭成员增减才能改。
反之肉馅也一样。
在北京买房后,第一次以户主之名准备过年饺子,我就郑重地选了肉之家风。
从此知行合一,一以贯之:如果独居,在哪过年,就在哪吃肉。
在北京独居的黑全麦肉饺子
今年有一点特别的是,吃完饺子,拜完年,精气神儿格外旺。
便居家练了练腿和手臂。
无关自律,纯属自由
练完又顺便开启了新年第一杯能量咖啡:手冲+烤核桃+肉桂粉调味。
喝咖啡时,又收到远方老友发来的农历新年第一份社交礼物:竟是星爸爸咖啡。
要不要这么巧?!
幸福和暖意从大年初一开始蔓延,强烈预感:今年会更旺。
☕️
其实我的旅居之初,更像一场“叛逃”。
3年前半逃半匿离开帝都,半是人事消磨,半是心性如焚——事业瓶颈,不想结婚,脑子乱糟糟。
你们都懂的:
被规训半生的牛马,不甘心“凑合过”,按捺不住冲破围栏的焦灼。
可是啊,人不能奢求“一逃永逸”的人生。
只要活着,就会有问题发生。
心若不安,没有稳定的内核支撑,出走到天涯海角,不过是换个牢笼。
直到有更柔韧有力的心性,有内生而不外求的自爱托底,才真正获得“此心安处是我家”的平静随喜。
领悟到这一点,心已开阔,富足,强大:就无所谓独居或合群,闹市或旷野了。
同理,不必被“年该怎么过”的形式拘束——反正怎么过,都很快乐。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视频号,来玩咯,比心♥️
⚠️ :「本白很白」作者本白:婚不婚无所谓主义,专注自我成长,热爱美好生活。所有内容仅供个人记录,不构成任何建议。请读者大大独立思考决策,be yourself.
你可能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