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觉美感西柚皮】
摄影 by 本白
hi,我是白。
在感恩节余温和圣诞节的氛围前夕,城市迷朦着眼小步入冬。
20来度,有风正好,阳光不燥。喝着热咖啡在阳台上看云流动,一同咽下的,还有丝丝不易察觉的冷空气。
正是思念,问候,链接的季节。
给父母挑老字号点心,给姐妹选养身养颜食材,寄暖身红茶给没暖气地区的老大哥,觉得某香氛适合某人,在生日时空投过去…
释放为人的美意,施比受更令我欢喜。
☕️
有些人历久弥新,有些人一见如故。
读者@Amanda 是心性颇相近的赛博知音,昨天发来苦恼:
白,难道是我年龄大了,为啥喝水都胖?明明吃得特别少!
小鸟胃,却瘦不下来,甚至“喝水都胖”确实是很多女孩子的痛点。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好了,没必要上升到年龄焦虑,内耗自己。
一直觉得身体管理是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的基因、体质、生活习惯都不同。
但普适性的关键点,是可以交流,并达成共识的。比如:
减重不等于减肥,你得先清楚自己的BMI、体脂率、血脂数据,再判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肥”。
确定需要减肥的话,你要明白,“减”的关键不是极致少吃,是在吃够基础代谢的前提下,制造热量差。
所谓“少吃多动”,更科学的理解是:
平时饮食高热量,超出基础代谢太多,才要少吃;多动,消耗多余热量,燃烧脂肪,而不是减水减肌肉——可怕的是,很多网红减肥法都是如此。
盲目跟风的话,你会快速减重,然后更快速反弹,并因肌肉水分流失,加速衰老,情绪崩坏,健康退步——
最后痛定思痛总结:
我是岁数到了,所以喝口水都胖。
我16岁时,身高158,体重154~160斤,减3斤反弹5斤;到了36岁,身高160,体重98~100斤,吃喜欢的食物,做喜欢的自己。
所以,真的是年龄的锅吗?不绝对吧。
☕️
对身体状态不满意,首先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分析自己。
体质有哪些特征,或者说问题?比如:气血,脾虚,湿热,畏寒…
饮食结构是否满足基础代谢?营养搭配是否均衡?食材,调味,烹饪是否够好?
生活习惯是否有益身心?睡眠和运动模式适配吗?熬夜,低质量睡眠,过度有氧的运动,都是消耗生命能量的事——越努力,越肥胖。
以上分析并不受认知限制,公立医院,科普书籍,真人实例…只要你真的想,总能找到解决信息盲点的方式。
就说体系化“养好自己”这件事,我都写过上百篇文章分享,减肥、饮食、睡眠、运动、头发、气血、审美、阅读…都在#减45斤不反弹 #人生打钩清单#keepfit食谱 #自我管理 里,需要自取。
但凡真的想解决问题,都不至于无从下手,寝食难安。
无论减肥,还是别的什么人生要事,我唯一认可的难点是:
你我要常打起精神,和人类天性中,意志力薄弱的部分做斗争——比如,懒惰,拖延,廉价多巴胺诱惑。
但换个角度想,这也是我们需要保持与同频人连接,并彼此陪伴的意义。
读者@Eva建议,建个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主题的微信打卡群——婉拒了,拉群对我来说,是强链接,目前没有心力维护。
先在文章留言区陪伴吧,谢谢你们。
会尽量抽时间,分享一些饮食日常:
⚠️ :「本白很白」作者本白:婚不婚无所谓主义,专注自我成长,热爱美好生活。所有内容仅供个人记录,不构成任何建议。请读者大大独立思考决策,be yourself.
你可能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