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北京瞧办主任”即可审阅本人的其他小文
奥杳位于福建省永定区湖坑镇东南方向,位于“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地洪坑、高头、南溪、湖坑各五公里的中心地带。
奥杳村所在的龙岩市永定区,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闽、粤、赣边区,东与泉州、漳州接壤,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南邻广东省梅州市,北接三明市。闽西既是闽南“金三角”腹地,又是内地经济区的前沿,是闽粤赣三省交通道和物资集散地,又是海内外客家人的祖地和著名的革命老区、侨区。
而奥杳村又为客家原乡,操金丰腔客家话,地理位置位于福建省永定区湖坑镇东南方向,全村海拔600余米,周围山峰巍峨,中间盆地,一马平川,状如帆船,人称“云海仙船”,是永定主要烟区、粮区和红柿基地,并在2017年被评为“福建最美乡村”。
奥杳是一个美丽又神秘的微平原村庄,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奥杳了,今天她至少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地球上没有第二个地方叫“奥杳”。奥杳是个好名字,且很有文化艺术品位的村名。全村海拔600余米,周围山峰巍峨,中间盆地,一马平川,状如帆船,人称“云海仙船”,永定境内“三大”风区之一。全村面积约7.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5000余亩,良田平坦纵横,是永定区主要烟区,粮区和红柿基地。
奥杳人文景观颇多,位于奥杳村水口,于明、清时期奥杳乡众姓村民所建,占地面积二亩多,由门楼、围墙、上下殿堂、走廊、天井和左右厢房组成的保安堂;位于奥杳村水口的石拱桥,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由吴乔石集资兴建的远昌桥。石拱桥双孔结构,一个桥墩,全长23米,高6米,桥宽4.7米,由花岗石条干砌而成;位于奥杳的南山之腰,有300多年历史,以山形地貌酷似莲花的金莲山寺,是1762年新出版的地图册中一再标明的著名佛门圣地和旅游景点;有于1874年兴建一座黛瓦青砖墙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天主堂,奥杳天主堂是永定境内的第一座美轮美奂的天主教堂;位于奥杳村口,供奉“开漳圣王”的西霖宫,香火很旺,保佑奥杳众姓平安、丰调雨顺;位于奥杳小学背后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奥杳是红军时期著名苏区之一,当时被誉为“铁打奥杳”的光荣称号。
金莲山寺背右侧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出米奇石,高近40米,由几个超大石块天然叠成,中间有十多平方米的空间洞穴。坐在洞内,南来北往的凉风习习,清爽宜人,使人忘却人生之路的疲惫与烦恼;登上石顶,群山绵绵,视野开阔,使人胸怀天地。在嶙峋山脊上建造了登山步道、观星圆台、诗词方台,彰显村民深厚人文精神的育人价值,值得来客认真观赏游览。
奥杳的土楼有方有圆,颇为壮观,距今约四五百年前到今天,也是经历十几或二十几代人的历史。如80年前,第一座由外国神父用英德文向外国发行的圆土楼明信片挹薰楼;如单座占地面积最大,厅堂装饰古色古香,结构最为完整(有主楼,横楼,外大门等组成)“一等第”的裕德楼(上升楼);如方形四层,由主楼、横楼、围墙等组成的庆福楼(下升楼),楼中的厅堂装饰古色古香,雕龙画凤,颇具特色。这两栋楼是姐妹楼,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此外,裕兴楼(阿甘新楼)、东华楼,松柏楼,映日楼,首燕楼,及半圆半方的D形联奎楼等各具特色的土楼。
日應楼坐落在奥杳浮山中村,楹联“日讀古人書,應付天下事”,是已知较早的永定土楼之一,全楼可住二三十户人家。该楼平面呈正方形,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4层,每层高2.6米,底层有40个开间(含楼梯、楼门),中间为天井,天井内有一口水井。内通廊式平面,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底层墙厚2米,没有石基,往上逐层减薄。楼中建筑所用的木料大部分为杂木、松木,小部分为杉木。楼中无厅堂,每个房间不足8平方米。底层设厨房,二层为粮仓,对外均不开窗;三四层为卧室,为防匪贼,开窗极小。
黄氏发祥地,云中奥杳乡
以下照片是我一个人到这里后用手机拍照的。
古田会议里提到的士兵不打士兵
自由结婚
打倒反革命
小字写的是王良军长的名字
漫画中人物的眼睛被挖痕,据村民说这里后来住过反动派,应该是他们所为吧
一等第的字是广东军阀陈炯明写的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北京瞧办主任》公众号,可以审阅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