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北京瞧办主任”即可审阅本人的其他小文
我自驾一人一车继续在永定周边转悠。
到了据说是最古老的的土楼(不知道是永定最古老的还是福建乃至全国最古老的的土楼),永定湖雷镇下寨村里的馥馨楼。
据说是福建现存的最早的土楼。土楼建于公元769年,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是福建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
我到了这里,直接接触土楼现在的主人孔姓老弟,他简单用闽西调的普通话给我讲了这座土楼的历史传说。
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建于公元七六九年,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永定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占地1275.76平方米,高四层,墙身通体以生土夯成。馥馨楼没有石基,这是沿袭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充分说明了永定土楼与黄河流域传统民居的渊源关系。楼四周有四米宽的护楼壕沟,门前设有吊桥通行,其底墙生土掺拌有石灰、红糖,坚固无比。
馥馨楼又叫大楼厦或火烧楼、寨楼,坐落在闽西永定县湖雷乡下寨村的中心,是尚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方形土楼之一
关于该楼的年龄,一说是1200余年,一说是600余年。前者的理由是:据孔氏族谱记载,此楼建于唐代宗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距今1200多年。从孔彦级算起,已传26代左右。后者的根据是:按林氏、周氏族谱,林氏入永定在南宋,周氏入永定则在元末明初,即1368年前后。姑且就以1368年作为建楼时间,满打满算不过600多年。谁是谁非?第一种说法似乎更不可信,孔氏传承26代,每代以25年计算,除去首尾两代,得24代,则孔氏在楼中的居住时间为600年。那等于说孔彦级购楼时,馥馨楼已600岁高龄了。这有点不合常理。笔者认为,该楼的年龄为600余岁更有说服力。
馥馨楼的后楼,是大约200年前重建的。其顶层的中厅,曾作私塾学堂。右壁有清代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军队留下的墨迹。其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两首诗是:“天朝虎将到来临,伐暴安良义气深。劝民不做痴迷汉,山林藏匿饿慎身。”和“不烧房屋不杀人,万众思何不义心。四民回头方是岸,要敬天父是好人。”由诗的内容可知,当年太平天国的军队驻扎此楼。
据县志记载,太平军曾四次进入永定,即清朝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四月、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十月、十二月和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三月。其间,将士们尽情抒怀,写下了很多壁诗,可惜陆陆续续被毁,现只剩馥馨楼一处,这不能不说是馥馨楼历史的不幸。
真是有故事,也有历史。非常巧的这座最古老的土楼让我知道了,开国将军张云龙少将,出来革命也是和这座馥馨楼土楼有关系的。
张云龙将军我见过多次,他的子女后代我也认识有来往。我理所应当地到离这不远几里地外的张云龙将军故乡百岽村看看。
以下发出的纪实照片,这些照片全是我自己用华为手机拍照的,我这次上传这里的照片比较多,不会打扰大家了吧。
走出客家土楼,踏上军旅生涯
张云龙,福建永定县湖雷乡人,1910年11月30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当蓬船工人。张老的家乡永定是闻名中外的客家土楼之乡,湖雷离永定县城仅20多里路,湖雷的下寨村有着许多土楼,其中“馥馨楼”给他的印象最深,据说建于唐代,是永定最古老的土楼之一。由于蓬船经常外出跑码头,船工队伍较早接受先进思想。1926年张云龙就参加反帝大同盟,任永定县蓬船工会工人纠察队队长。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永定时,他参加县赤卫大队。1929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挺进到闽西,他参加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的工作。7月,成为永定县独立团战士。1930年11月,他被调入闽西红军第十二军,历任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一○○团通讯员、通讯班长、副排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于1932年入瑞金红军步兵学校学习,毕业后任红一军团总部通讯排长。1934年又入红军公略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政治指导员。9月他调国家保卫局学习,10月任红三军团保卫局侦察科科员。参加了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长征途中,1935年1月,他参加了攻打娄山关的战斗和二进遵义城及四渡赤水的战斗。2月,他任红三军团五师十三团副特派员。红军到达陕北后,1936年1月,他任中央警卫团一营三连指导员,6月任连长。9月,他在瓦窑堡战斗中率部粉碎敌人的袭击,保卫了中央军委机关的安全。12月,被调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老墙老标语
牌子放在院里地上呢。县级文物保护也是要保护的
孔老弟说这是他从已经上不去人的阁楼上抄写的,最后一句看出是广西天父鸿恩,应该和太平天国有关系
就是这个阁楼里的,上不去了,都糟朽了
门框都有篆字,孔老弟说曾经有城里的教授来讲给他听,上边写的:爱吾庐,两框篆字他记不清楚了
古井里还有水可以汲取
我准备慢慢看,孔老弟说是他写的,应该是个概括吧
这个有点儿意思,他说他爷爷的什么人,一个早年失踪的八路军女团长孔志洋。八路军的女团长,挺少的。他们写在这里就是想让来往人们帮助找寻信息
土楼的墙真厚实
挡住寨门
老孔比我小五岁
紧挨着的那座新楼是老孔现在的家
老孔叫我到他家吃便饭。他说他们是从山东过来的,当然是上好几代人之前的,好几百年里了,他是正宗孔子后裔
这座最古老的土楼何去何从他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想一修善准玩完,没有意思了,不修理那也不行的
在这里我小便里,呵呵
围着这座最古老的土楼,我步行转了一圈
就是这里永定湖雷镇的下寨村,来看土楼的旅行团队不会组织到这里来的
张云龙老将军是这里的骄傲,在国道公路上的广告
湖雷镇政府
就是这座土楼是张云龙老将军的故居
修建于1750年,1928年扩建,1929年张云龙就离家参加红军了
紧挨着的周边都盖起了精美的家居2楼房了
我的车在白岽村村委会前
路边的牌子上有张云龙将军的像
附:每年冬天都自驾到永定下洋泡温泉,写了一些漫记,类似这篇的还有:
这里有故事,还有智慧.、
这里有故事,还有情义、
这里有故事,尽显礼仪孝悌、
这里有故事,传递正能量.、
这里有故事,故事里有英雄精英.、
这里有故事,还是红色的
.....等等多篇漫记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北京瞧办主任》公众号,可以放心审阅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