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那些事儿(65)--张作霖最后的一句话

文摘   2025-01-16 23:47   福建  

点击上面蓝字“北京瞧办主任”即可审阅本人的其他小文

        东北军素有老将少帅的说法,张作霖是名副其实的老将。他在多种场合都说过:我不怕小日本,关东军在东北不过13000人,我有30万,我给各县县长和警察局长打个电话,把铁路都给扒了,把小日本困死了,我才不怕他呢。

      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把日本人放在眼里,高调离开北京返回关外时,不知道保密和保护自己。结果被日本人在皇姑屯把专列给炸了,他躺在自己的贴身医生的怀里说到:让小六子从关内那嘎达回来,带着东北军回来,打小日本......这就是张作霖最后的一句话。我想,假如日本人没有炸死张作霖,只是炸伤了的话,且日本人在东北乃至全国的军事行动肯定也是不会停止的,那么张作霖一定不会像张学良那样,窝窝囊囊地放弃东北的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一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东风镇叶家村 [27]),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国家元首、北洋军阀奉系首领、陆海军大元帅。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其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3日,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1928年6月4日,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孔桥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不治身亡。

    1875年3月19日(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张作霖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

      1887年(光绪十三年),跟随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

     1888年(光绪十四年),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张作霖与二哥前去报仇,枪走火误伤人命,二哥被捕,他逃走,随母亲王氏、妹妹去镇安县(即黑山县)赵家庙村附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就食。

      1889年(光绪十五年),为了生计,张作霖先后卖过烧饼,学过木匠,当过货郎,还当过兽医。 [3]

1890年(光绪十六年),流落到营口县大高坎镇。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张作霖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骑兵哨长。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清军移防,张作霖离队回乡当兽医;同年,与赵家庙村地主赵占元次女赵春桂结婚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张作霖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盛京将军增祺逃走,地方政权陷于瘫痪。张作霖于赵家庙组织保险队(大团),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后占据北镇县中安堡。张作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他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因此,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张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称赞,他由此声名鹊起。此后,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子。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土匪金寿山在腊月三十夜班勾结俄兵,偷袭中安堡,张作霖先逃到姜家屯,后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在逃亡途中,妻子赵春桂在马车上生下了张学良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北京瞧办主任》公众号,可以审阅其他内容

北京瞧办主任
个人游记、经历、生活记录 转述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