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北京瞧办主任”即可审阅本人的其他小文
再写奥杳,前两次那些父辈们红军们写在土楼墙壁上的红色标语,还没有经过系统认真的整理修复,今天我来这里看到了修缮一新的红军标语纪念馆已经完整开业了。
仔细观看,受益匪浅,值得一看的红军纪念园区。
纪念馆建在福建永定奥杳的裕德楼(一等第),整体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近5000平方米。一等宅第,百余年沧桑,较之历史长河,亦是沧海之一粟。清末民初,朝代更替,风云变换,作为求是学校校址,传播进步思想 。革命年代,苏维埃政府驻地,见证红土地斗争历史 。世事变迁,人事辗转;进入新世纪,以传统中国乡间民居风貌,呈现客家风土人情。
福建永定裕德楼(一等第)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主楼的中间是楼中楼的大厅,主楼房间数为一层30间,两边各15间,一共四层,合计120间;横楼两边各21间,两层合计84间;总房间数超200余间隔。正门口是一个石头铺垫的大坪,大坪前是一口鱼塘。
福建永定裕德楼(一等第)兴建人黄玉衍,清同治十年(1871年),他牵头兴建永定县第一座天主教堂(奥杳天主教堂),同年也在奥杳村浮山购买一块5千平方的宅基地,正准备大兴土木之时,却因海外生意繁忙,不得不告别家乡再下南洋,此一去便是二十余年。彼时,他年事己高,只好吩咐三弟黄玉胜去完成心愿。光绪二十年(1894年)冬,裕德楼动工兴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年竣工,历时7载。
大楼布局巧妙、造型美观、是个贤达之家,从大门上的【一等第】三个字的墨宝便可得到体现。主楼楼门顶上的横批【自天佑之】寓意建楼的顺利和楼主的心愿。大门、主楼门、内厅门两侧的楹柱分别刻着3副对联(对联是家族的家训、给人教育和启迪),大门对联:【江夏文章承阀阅】【圯桥韬略继簪缨】;主楼门对联首字取自“裕德”二字:【裕国足民忠臣即是孝子】【德全道备修身可以齐家】;内厅门对联:【美大圣神学古有获】【山龙藻火明德唯馨】。
裕德楼作为校址,1907年兴办求是学校,持续到1929年 。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一度作为奥杳苏维埃政府驻地 。
赞扬参加红军的地方口号:“我今题书真分明,当到红军好事情。天晴落雨爱守卫,枪支子弹不离身”、“工农若要解放必须帮助红军”、“红军是工农良人”,这些标语不是大话、空话,而是非常口语化、大众化的老百姓语言,通俗易懂,因而广泛流传,在奥杳裕德楼里,小小房间墙壁上'共产党是为穷人的',最为简单的八个字,足以彰显了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初心与梦想。
在裕德楼的红军标语中,革命者的初心更是铮铮响亮,如:“红军是工农良人、士兵不打士兵,共产党是求穷人的 ”这些红军标语,激越、响亮,展现了革命者为穷人谋幸福的铮铮铁骨,流露出革命者齐家治国天下大爱。
红军标语,一幅幅,一条条,至今在湖坑奥杳清晰可见,熠熠闪光。它点燃了人们的红色记忆,它彰显出厚重的红军文化,它传递着伟大的红军精神,它感召着、激励着人们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这是蘸着红军血液写成的标语,80年过去了,依然殷红耀眼。“铁打奧杳,紙孚團匪”,是对奥杳红色苏区最好的诠释。
“士兵兄弟们,如快快的觉悟叛变过来当红军,才是我们的出路,这有无产阶级最得成功”、“革命的白军士兵只有快回来”等标语极大地鼓动白军反水投诚,分化瓦解敌军和建设苏区,整顿扩大了区、乡赤卫队。
红军标语,镌刻在土楼里,心写在土墙间,镌刻在乡路上,……象一道道红色的闪电,烁亮穹苍……在奥杳众多标语中,最为特殊的当属“马克斯先生”和“王良”的画像,其中,王良画像的衣帽着装风格完全符合当时红军的着装风格,枪前面加一句“打倒军阀国民党统治”,图文并茂,更加通俗易懂读。
在裕德楼的墙上,保留着完整的100多条红军标语和漫画,这些红军标语涉及反帝、反国民党政府,拥护苏维埃、工人、土地革命、士兵利益、红军、商人、共产党、共产青年团、青年与妇女、目前时局和地方口号等,展现了全套苏维埃政府政治纲领。其中,在一面墙画有“马克斯先生”和“王良”画像, 王良军长在闽西分兵游击期间,在这里指导奥杳乡苏维埃政府工作;任红四军军长后,红四军作为东征主力部队由奥杳出发攻打漳州。
那个时候就提出“争取全国革命胜利”
三年前,没有修复之前的该画
三年前我在这里用手机拍照的,这次在这里没有看到它。漫画中人物的眼睛被挖痕,据村民说这里后来住过反动派,应该是他们所为吧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北京瞧办主任》公众号,可以审阅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