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北京瞧办主任”即可审阅本人的其他小文
2024年1月31日中午我一人一车三年内再次到了闽西永定的山区奥杳,这里传奇的传说有点儿意思。这里传说是“铁打的奥杳”、还有古人传下来的“不怕奥杳人,就怕奥杳神”。还有光裕楼里的十八条横腰带的传说.........既然是传奇的传说,就比较能与搞明白看清楚了。
反正在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大小山路任我走、车向山处缺口行,就没有问题,可以看到好景好风光。
奥杳(Aoyao)是位于中国福建省永定区的古老村落。
奥杳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名称来源可能与古代汉字的谐音有关。"奥杳"一词可能来源于同音字“奥窔”,其中“窔”意为“东南隅(角落)”,而“奥”字有奥秘、幽深之意。另一种解释是,“奥杳”可能来源于同音字“嶴”(简化为岙),表示山间平地之意。
奥杳村的地理位置处于福建省西部,靠近多个世界文化遗产点,如“福建土楼”等。该村落不仅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著称,而且也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村落。奥杳村被认为是客家原乡,村民操金丰腔客家话。这个村庄不仅是永定区的烟区、粮区,还是红柿基地,并且在2017年被评为“福建最美乡村”。
奥杳村的历史至少有一千二百多年,早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历史上,奥杳曾是岭南黄氏的重要祖地与聚居地,也是河洛、客家、广府民系的重要移民中转站。
此外,奥杳村在上个世纪初期的林鸿超兄弟时期尤为富裕,他们生产的“日升”牌烟刀在当时非常有名气。振成楼是奥杳村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由林鸿超兄弟出资建造,现在已经成为福建永定土楼的代表。奥杳小学也见证了闽西红色文化的传承,背后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勇战士。
奥杳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历史背景和独特自然风光的村落,它的名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而奥杳村又为客家原乡,操金丰腔客家话,地理位置位于福建省永定区湖坑镇东南方向,全村海拔600余米,周围山峰巍峨,中间盆地,一马平川,状如帆船,人称“云海仙船”
奥杳是一个美丽又神秘的微平原村庄,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奥杳了,今天她至少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地球上没有第二个地方叫“奥杳”。奥杳是个好名字,且很有文化艺术品位的村名。
据北京大学一位研究边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家陈先生的查证:“奥杳”来源于同音字“奥窔”,“窔”意为“东南隅(角落)”,而“奥”字有奥秘、幽深之意,它应来源于同音字”嶴“(简化为岙),是山间平地之意。
据历史记载,湖坑镇奥杳片有四个行政村,在土地革命时期,裕德楼曾作为“奥杳乡苏维埃政府”驻地,红军部队曾驻此楼,并在这里建立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红色赤卫队,敌人几番攻打都没有占据过,在当时被誉为“铁打奥杳”,先后有45人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而在裕德楼,至今还可以清晰看到“工农若要解放、必须帮助红军——奥少先队宣”的历史印记。裕德楼由江夏奥杳黄氏第十七世祖黄玉胜兄弟于1894年动工兴建,1901年竣工,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龙岩市占地面积最大的方形土楼,其大宅门门额上写着“一等第”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看得出这是个贤达之家。1907年,也是在该楼创办了闻名十里八乡的求是学校,即奥杳小学的前身之一。
金丰地区曾作为上杭场(相当于县)的治所有近200年之久,而上杭金丰(里)奥香(或查)村又存在于多处从奥杳搬迁他处的乡亲的族谱之中。由此可知,“奥杳”是指福建道(相当于省)之西南,上杭场东南角的一个叫“奥窔”的美丽神秘的一个微平原村庄,作为上杭场(治所金丰)东南角的奥窔至少便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只是“窔”字太偏僻,一般字、词典基本上都查不到的“窔”字,在古代也早就被改成既通俗文雅、又美观大方的同音字“杳”了。上述事实说明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奥杳了。
传说奥杳是一艘仙船,但船腹部却有一处开口,使奥杳的河流能从此处开口流向南溪,这处缺口破坏了奥杳的风水。
相传一天夜里,有三巨石自东方来,想要堵住船腹处的缺口,却被起夜的孕妇瞧见了,孕妇见会移动的巨石,大吃一惊,呼喝家人起来围观。而巨石被孕妇惊扰,顿时停止不动,由此,奥杳南片山脉自东向西有出米石、帽石、人石三座巨石。
三巨石停止不动了,缺口却不能不堵。因此后人在缺口处建造了保安堂、公王墓,以镇压整个奥杳的风水,又在船首建了座西霖宫,供奉开漳圣王。
全村有"五虎显威":奥杳公王背、赖屋祠堂背、坎下祠堂背、山下祠堂背、山下公王背及吴屋祠堂背各有一虎,真形态走、蹲、行、立及奔飞,各自显威。东有江屋岽的"蜻蜒点水",西有楼下岽的"玉兔朝阳",西霖宫处"双龙抢珠",保安堂处"鲢鲤吐舌",文昌宫(已毁)处"葫芦吐烟 ",南山还有不亚于四川乐山人工雕凿之大佛的纯自然构造的佛肚窠"弥勒坐姿"(亦称"弥勒挺肚")。以及三大石(出米石、纱帽石、人仔石)分别耸立于南片山峰上,称"青石争峰",及"三石朝阳",且各自有动人的传说故事。
奥杳人文景观颇多,位于奥杳村水口,于明、清时期奥杳乡众姓村民所建,占地面积二亩多,由门楼、围墙、上下殿堂、走廊、天井和左右厢房组成的保安堂;位于奥杳村水口的石拱桥,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由吴乔石集资兴建的远昌桥。石拱桥双孔结构,一个桥墩,全长23米,高6米,桥宽4.7米,由花岗石条干砌而成;位于奥杳的南山之腰,有300多年历史,以山形地貌酷似莲花的金莲山寺,是1762年新出版的地图册中一再标明的著名佛门圣地和旅游景点;
有于1874年兴建一座黛瓦青砖墙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天主堂,奥杳天主堂是永定境内的第一座美轮美奂的天主教堂;位于奥杳村口,供奉“开漳圣王”的西霖宫,香火很旺,保佑奥杳众姓平安、丰调雨顺;
位于奥杳小学背后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奥杳是红军时期著名苏区之一,当时被誉为“铁打奥杳”的光荣称号。
金莲山寺背右侧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出米奇石,高近40米,由几个超大石块天然叠成,中间有十多平方米的空间洞穴。坐在洞内,南来北往的凉风习习,清爽宜人,使人忘却人生之路的疲惫与烦恼;登上石顶,群山绵绵,视野开阔,使人胸怀天地。在嶙峋山脊上建造了登山步道、观星圆台、诗词方台,彰显村民深厚人文精神的育人价值,值得来客认真观赏游览。
奥杳的土楼有方有圆,颇为壮观,距今约四五百年前到今天,也是经历十几或二十几代人的历史。如80年前,第一座由外国神父用英德文向外国发行的圆土楼明信片挹薰楼;如单座占地面积最大,厅堂装饰古色古香,结构最为完整(有主楼,横楼,外大门等组成)“一等第”的裕德楼(上升楼);如方形四层,由主楼、横楼、围墙等组成的庆福楼(下升楼),楼中的厅堂装饰古色古香,雕龙画凤,颇具特色。这两栋楼是姐妹楼,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此外,裕兴楼(阿甘新楼)、东华楼,松柏楼,映日楼,首燕楼,及半圆半方的D形联奎楼等各具特色的土楼。
每块普通的红砖都有自己的烙印,砖厂打出自己的品牌
据说是军阀陈炯明的字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北京瞧办主任》公众号,可以审阅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