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实 | 梅华龙:埃赫那吞之后:《梅沙铭文》、摩押身份建构与古代以色列信仰起源新探

文摘   2024-11-05 21:13   上海  

20241029日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助理教授梅华龙应邀在我校全球文明史文献中心作讲座,主题为“埃赫那吞之后:《梅沙铭文》、摩押身份建构与古代以色列信仰起源新探”,讲座由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欢主持。

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西亚、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多神信仰盛行。各族群崇拜多位神灵,这些神灵通常象征自然、战争、丰收等不同领域的力量。在这一多神崇拜体系中,神灵不仅充当族群保护者,还是社会秩序和国家认同的象征。为强化族群文化认同,不少政权逐渐推崇特定神灵,形成“国家神”崇拜的集中化趋势,并借此巩固政治权威和文化凝聚力。埃及法老埃赫那吞推行的阿吞神崇拜改革是这一集中趋势的典型例子,通过强调单一神灵来削弱多神崇拜在社会中的影响。

尽管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未能持续,但其推崇的阿吞神崇拜模式在埃及以外的地区有可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以色列的亚卫信仰虽出现时间晚于埃赫那吞改革数百年,且两者间无确切因果关联,但其核心的“国家神”崇拜趋势则与埃赫那吞的单一神灵模式有相似之处,为古代以色列的政治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信仰支撑。以色列“国家神”崇拜的兴起也反映了近东地区信仰体系演化的路径之一,即信仰的集中化,表现出信仰与国家关联逐步加强的过程。

在多神崇拜的背景下,古代以色列逐渐确立了核心神灵亚卫的崇拜,使其成为凝聚族群和增强国家认同的“国家神”,并借此加强对国家权威的支持。《梅沙铭文》作为这一信仰演变的重要考古证据,记录了摩押王国与以色列王国的领土争端。摩押王在铭文中借助国家主神的象征权威,对抗以色列带来的领土压力,以维护摩押的国家利益。这种信仰结构不仅体现在摩押的政治策略中,也揭示了古代以色列在与摩押、亚兰、腓尼基等邻近政权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国家神”模式,这一模式逐渐成为界定各自文化边界的方式之一。同时,这些信仰文化的边界也并非固定,呈现出不同政权间的交流与渗透,反映出区域内信仰文化的多重互动和渗透性。

考古学和文献资料揭示了信仰与国家权威如何通过仪式和象征强化国家认同。在摩押铭文中,摩押王不仅借助主神庇护维护领土权利,还通过主神崇拜来加强王权的合法性,使神灵崇拜和国家权威相互支撑。这种信仰与政治的互动模式不仅稳定了摩押社会结构,也使国家认同在信仰框架内得以巩固。同样,在古代以色列,亚卫神逐渐成为族群的精神象征。通过亚卫主神崇拜,这一信仰使国家权威得以神圣化,强化了国家认同,维系了社会团结,并成为国家稳定的重要力量。

这一信仰模式的普遍性还体现在以色列、摩押、亚兰、腓尼基等政权对“国家神”模式的共同选择上。通过主神崇拜,这些政权不仅划定了文化边界,也在信仰和政治的相互支撑下构建出国家与他者的界线。以色列信仰的发展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在与邻近政权互动中逐步融合的过程。摩押铭文和其他考古证据展示了这一区域文化共享的环境,借助跨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早期以色列逐步确立其信仰结构,呈现出古代近东信仰体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讲座结束后,梅华龙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古代信仰的跨区域传播、希伯来语语用演变等问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教师汪世超、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教师杨露等专家学者也出席了讲座并参与讨论。

撰稿人 | 杨雨锴,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排版|郑亚欣
审核|刘卓炜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推送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最新研究资讯,发布讲座信息及线上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