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纪实 | “古代世界的知识生产与文明建构” 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文摘   2024-11-20 21:41   上海  

2024年11月15日至17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主办的 “古代世界的知识生产与文明建构” 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欢召集,旨在深入探讨古代社会中的知识生成及其在文明构建中的核心作用。此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学界和业界十数家研究和学术出版机构的学者,分别来自历史学、文献学、语言学和区域国别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共同围绕古代世界的知识生产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欢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研究员李岩松致辞。

在致辞中,李岩松校长指出知识生产在古代文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不同文明间知识体系的交互融合对后世文明的贡献,强调要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以应对全球性问题,并提出古代知识体系在现代社会的回响和接受史研究的重要性,期待会议激发新知,加深对古代文明与现代世界互动的理解,并为构建当代知识体系提供新思路。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四位知名学术期刊的编辑担任各场研讨的主持人,他们是《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编辑、副研究员翟宇,《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编辑、副编审许丽梅,《南京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编辑、副编审谈悠,《世界历史评论》杂志编辑冯雅琼。他们的参与推动了现场的讨论,也体现了学术共同体在知识生产和学术传播中的协同合作。


第一场发言由《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编辑、副研究员翟宇主持。

01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唐均探讨了古代近东地区两大古典文明——古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的知识生产体系,比较了它们的自源文字体系(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并详细讨论了泥板作为知识载体的重要性及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在书写和文化传播中的关系。他还提到了女性书吏在古代文明中的地位,以及书吏文化在不同文明中的传播和演变,涵盖了从古埃及到伊斯兰世界的书吏文化,强调了这些文明在历史和文化上的渊源和交织。

02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基本理论中心长聘副教授关瑜桢讨论了晚巴比伦时期非数理天文文献性质,他在回顾了两河流域天文学的发展,详细讨论了数理天文学和非数理天文学文献的区别,提出非数理天文学文献,尤其是天文日志,可能不仅仅是记录天象,还与国家大事和国王命运紧密相关。他分析了天文日志和占星文献在记录天象和历史事件上的相似性,对“非数理天文学”这一分类提出了可能的替代方案。

第二场发言由《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编辑、副编审许丽梅主持。

0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温静探讨了古埃及文字的仪式性特征及其在早期社会中的应用。她强调,古埃及文字的起源与国家权力紧密相关,不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也是权力的象征;文字与国家意识、建筑艺术和器物一样,承载着古埃及国家的意识形态。研究指出,古埃及文字的仪式性特征源于统治阶层控制社会和展示权力的需求,文字的使用与官员的身份构建、丧葬宗教实践和经文咒语的书写紧密相关。

04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王欢则关注古代埃及人的历史书写问题,提出应根据古埃及文明的内在逻辑重新整理其历史意识。他探讨了埃及历史意识的表达形式,包括文本和器物,指出文本亦非只有史书一种表达形式。通过分析“辛努海的故事”等文献,他展示了埃及人如何通过文学和其他文本传达对国家历史和王权的认同,以及对历史进程不确定性的感知。他还讨论了中王国时期墓葬中的历史重塑意识,以及如何通过墓葬建筑和装饰表达对古王国传统的回归和创新。他认为,中王国时期的历史意识表达是复古和疑古的交织,反映了当时国家统一和王权的复杂性。

第三场主旨发言由《南京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编辑、副编审谈悠主持。

05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白春晓的发言主题为古希腊文明视域下的“世界中心”。他指出,古希腊人对世界中心的认识经历了几次显著的改变,从奥古吉埃岛到德尔斐再到雅典最后到亚历山大里亚,观念的转变与当时希腊的政治形势、地理认识、文化发展水平等息息相关。地理学和哲学的进步,也使古希腊人对世界图景的认识从圆形世界转变为球形世界。他总结了古代西亚文明的世界中心观念的演变,从神话到科学,从政治中心到知识中心,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古代人对世界认知的深化和扩展,为当代理解古代希腊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提供了新视角。

06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副教授刘慧的研究以《菲尔多西<列王记>与伊斯兰时期伊朗民族认同的构建》为题,探讨了波斯诗人菲尔多西创作的民族史诗《列王记》在伊朗民族认同的塑造中发挥的作用。她指出,《列王记》不仅是波斯文学的经典著作,而且在伊朗民族认同的构建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在公元7世纪伊朗被阿拉伯哈里发征服的背景下,波斯文化面临外来文化的挑战,迫切需要表达民族认同的途径。《列王记》通过对英雄事迹和神话传说的描述,为伊朗人民提供了一种集体身份认同的框架,塑造了伊朗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身份认同。

07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泓玮的研究题为《古代阿拉伯传统语法学家的现代语言学思想》,研究以传统阿拉伯语法学的奠基人西伯威为例,围绕语音学、音系学、方言学、规定注意和描写主义矛盾等话题,对古代语法学家近似于现代语言学的思想和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古代语法学家以超前的认识记录了早期阿拉伯语诸多重要的信息。他认为,古代阿拉伯语法学家的工作不仅展示了对非标准阿拉伯语变体的重视,而且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现代语言学的许多概念,如依存语法。他呼吁现代学者应该更加重视非标准阿拉伯语变体在阿拉伯语体系内的重要性。

第四场主旨发言由《世界历史评论》杂志编辑冯雅琼主持。

08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副教授黄政作了题为《知识史视域下的晚清目录学》的报告,从知识史视角分析目录专书与晚清乡试策问、书院考课的关系,探讨了传统目录学文献在科举场域的知识生成和传播方式问题,进而揭示目录专书形式化问答的弊端。他强调,尽管目录学在科举考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材料限制和考试纪律管理的不严格,考生的回答水平差异很大,反映出当时文教水平的不足。此外,他还提出目录学可以转型为知识史的一部分,从而获得新的研究视角。

09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喻显龙作了题为《从“东国”到“韩国”:近代朝鲜世界观与自我身份认识的变化》的报告,报告探讨了近代以前、近代变局下和大韩帝国建立后,从国名的演变中投射出的朝鲜世界观与自我身份认识的变化。他指出,朝鲜的自我认识经历了从“小中华”到“大韩国”的转变,这一过程中涉及到了空间范围、民族政权和文化身份的三个层次。大韩帝国建立后,以“韩”为标签的身份符号成为现代韩国人寻找文化认同的关键依托,并延伸出中韩之间的历史文化矛盾与冲突。

10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王文婧的研究以《近代法国的殖民意识和南地想象》为题,阐释了法国人如何利用古代知识和当时的探险家游记来支持他们对南方大陆的想象,以及这种想象如何影响了法国的殖民政策和海外探索。通过研究法国文人La Popelinière的《三个世界》和16、17世纪南地乌托邦文学,她讨论了南地设想和为法国发现南地的重要性,并指出法国人的国家自信和社会层面普遍的殖民意识也是推动法国殖民的重要动力。

闭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欢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程彤致辞并总结。“古代世界的知识生产与文明建构” 学术研讨会至此圆满闭幕。

本次研讨会以“古代世界的知识生产与文明建构”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带来了跨学科的深度分析,从符号系统、领域知识、文明框架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古代文明知识生产的重要性,既增进了学界对于古代文明的结构性理解,又为当代从多元视角重新审视知识生产与文明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撰稿| 杨雨锴、陈欣然、杨柳青,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审校| 王欢

排版 | 高涵若

审核 | 刘卓炜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推送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最新研究资讯,发布讲座信息及线上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