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研究 | 姜锋:应对全球气候危机需国际合作而非搞地缘政治

文摘   2024-11-07 18:36   上海  




“产能过剩”还是“产能不足”?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对世界有哪些负面影响?……10月28日至29日,第六届“巴黎协定之友”高级别对话会在法国巴黎举办。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在会后针对这些问题接受了中国网独家专访。


姜锋指出,《巴黎协定》确定了全球减少碳排放有约束力的目标和时间,是各国共识,也是当前全球治理的最重要议题。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认为,这是气候治理方面“迈出的历史一步”。中国为协定的达成作出了历史贡献,多年来,为实现协定确定的目标做出了巨大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称赞。各国都在行动,这是好消息。但也有国家言行不一致,说得多做得少;有的还踩刹车,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对相关技术和产品跨国转移设置障碍。此次参与巴黎对话的各方人士对美国大选对全球减排进程产生的负面影响普遍担忧。
姜锋在采访中称,此次对话达成的重要共识是,应从更广阔的角度审视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围绕减排目标,还应关注技术创新、能源结构转换、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改变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巴黎协定》的签署,预示着人类发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上必须转换‘赛道’,从化石能源时代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迈进,这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历史机遇。”




全球行动,共筑绿色未来

关于《巴黎协定》签署九年来各国所取得的成就,参加此次对话的人士对中国的进步给予高度肯定。在此之中,中国以坚定的政策、大力的投资与持续创新技术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国际能源署曾指出,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出口收益已接近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石油出口收入的总额。这不仅有益于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也为世界能源转型、节能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姜锋还指出,欧盟和一些成员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雄心勃勃。“以德国为例,德国亚琛市与亚琛工业大学设定了2030年实现大学校园和全市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这比德国的全国目标还提前了15年。许多案例都表明,世界不少国家都已深刻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积极行动十分重要。国际间在政策、技术、标准和社会认知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刻不容缓。”




打压中国,世界受害

尽管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在姜锋看来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气候问题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国界之分,各国之间要加强合作,科技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目前有许多创新技术未能得到充分应用,罪魁祸首是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一些重要技术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正在被政治化和工具化。”
姜锋表示,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在光伏以及电动汽车领域取得的积极成就被一些国家和政客恶意贴上了“产能过剩”的标签,为技术转移和国际贸易设置人为障碍。“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的产能还远远不够,技术需要大力创新。”据姜锋透露,与会专家担忧,贸易障碍不利于各国相互信任,将减弱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按照目前各国提出的目标和执行力度,到本世纪末全球控温目标恐难达成,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危机将加速到来。
恰在“巴黎协定之友”高级别对话召开之际,欧盟于10月29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姜锋称,欧洲专家们也认为,尽管这一措施可以为欧洲赢得两到三年的窗口期,但欧洲相关领域的发展需要中国技术的支撑,从全球范围来看,反补贴税必将推迟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无论是对欧洲,还是对世界来说,这都是弊多利少。”他呼吁各国携手合作,努力在全球范围内营造一个减排技术和产品转移的友好环境。
据姜锋介绍,此次参加“巴黎协定之友”对话活动的专家们在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率领下,与欧洲相关机构和人士开展了广泛交流,加深了相互认知。他强调,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欧合作大有可为。作为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力量,中欧还应携手规划第三方或世界其他地区的技术研发、转移项目,推动这些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这不仅可以促进第三方国家和区域的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也可以为中欧合作打开前景广阔的窗口,成为中欧关系新的增长点。”

受访者 | 姜锋,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

出处 |  “中国网” ,2024年11月3日


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排版 |郑亚欣

审核 |刘卓炜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推送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最新研究资讯,发布讲座信息及线上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