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实 | “重绘记忆图景:犹太流亡历史与中国叙事”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文摘   2024-11-14 22:30   上海  

会议视频


      2024年11月9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主办的重绘记忆图景:犹太流亡历史与中国叙事”学术研讨会在上外松江校区顺利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知名学者及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社会科学报》《文汇报》《澎湃新闻·上海书评》的资深专家汇聚一堂,围绕“中华文明与犹太文明交流互鉴”“来华犹太历史研究”“纳粹大屠杀研究”“犹太流亡记忆文化研究”“犹太文学文化研究”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与会嘉宾合影

1

开幕式‍‍‍‍‍‍


研讨会的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主持。张帆首先对各位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她指出,中国的犹太研究与纳粹大屠杀研究已有近40年的学术传统,在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即将迎来80周年之际,新时代的中国学者如何赓续研究传统,发掘研究史料,革新研究方法,及如何运用新视角构建犹太人流亡上海的历史与记忆,是中国当代研究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她期待本次研讨会能成为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的平台,助力凝聚学术共同体,以全球史视野和跨学科方法,推进犹太来华研究与中国学界的大屠杀研究。


张帆教授致辞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感谢各位学术界和媒体界专家的莅临。他介绍道,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以“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为理念,汇聚国内外学术资源,完善学术管理、生产和支撑机制,着力构建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多维学术体系,打造智库和人才培养基地。此外,研究院设有国际舆情监测平台和大数据中心,致力于“资政、咨商、启民、育人”一体化的学术共同体建设。本次研讨会的学术议题不仅是区域国别研究的范例,亦利于增进对犹太流亡历史与中国叙事复杂关系的理解,为深化文明的交流互鉴搭建学术平台。


杨成教授致辞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莅临研讨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研讨会主题“重绘记忆图景”中的“重绘”蕴含三重深意,即“重绘”的主体、时代背景及目的均发生了变化。如今犹太难民的记忆已从亲历者的直接叙述,逐渐转变为其后代的“后记忆”书写。在当下反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讲述来华犹太难民的故事面临新的挑战与阻力。越来越多的幸存者及后裔开始从“世界主义”视角,呼吁弘扬全球人道主义精神。在此意义上,“重绘”纳粹大屠杀记忆与来华犹太难民记忆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承历史,避免悲剧重演,更重要的是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陈俭馆长致辞


2

新书推介与圆桌对谈‍‍‍‍‍

新书推介与圆桌对谈由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胡文婷主持。各位专家学者就各自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及学术见解进行深入交流与分享。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宋立宏认为,当前国内学界的上海犹太难民研究不应将眼光局限于该群体在上海的经历,而应拓展至犹太难民个体的整个生命历程,全面观照其来华前后的遭遇,梳理个体性与整体性之间的关系,以更宽广的历史维度解读犹太难民的生命轨迹。同时,他提出要对现有命题进行重新思考,强调国内学界应加强对史料,尤其是口述历史和一手资料档案的重视与搜集。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炜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着两大问题。首先,“犹太”族裔标签的使用往往过于随意,导致犹太人身份界定模糊,特别是来沪犹太人的真实身份认定存在争议,同时犹太人内部也存有显著区别与分歧。其次,犹太研究面临资料匮乏的困境,现有一手资料多为外文,分布零散,且错误频出。对此,他强调,中国学者应着手建立中文的文献资料库,从而加强中国犹太研究的权威性和话语权,推动该领域研究深入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李晔梦对研讨会主题表示高度赞赏,指出犹太流亡不仅指向其本民族的自身历史,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体现。然而,当下的中国犹太研究面临文献零碎、一手资料难寻等挑战。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加快现有档案资料的电子化与数据化进程;加强跨学科交流,从历史、语言、文学、音乐等多角度研究上海犹太文化;重视城市研究,从上海文化、城市精神与犹太难民的互动出发,建构犹太流亡的上海之声,超越以往的传统叙事框架。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研究员庄玮指出,在新文科建设与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应从跨学科视角开展犹太难民流亡上海的研究。研究者应着重挖掘书信、流亡报刊及回忆录中的资料,探讨犹太流亡上海文学作品中的多向度记忆话语,包括上海作为最后避难地的记忆、中犹文化交往记忆与抗战记忆等。此外,还应积极拓展研究视野,关注与纳粹大屠杀相关的其他记忆,如二战时期东方劳工记忆等。

《社会科学报》社主任编辑程洁基于近年媒体文章,探讨全球史视野的演变。她认为,人文社科研究正从宏观转向微观,可通过考察真实历史人物来注解宏大历史框架,探索突破西方学术范式的可能性。因此,在进行犹太难民流亡上海的相关研究时,应从微观层面入手,透视人和物背后的宏观时代背景,同时兼及微观要素是否能够真正承载或准确表达时代特征。她进一步指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不仅要具备深刻思想性,还应充满人文关怀的温度。

《文汇报》读书版主任编辑蒋楚婷指出,当前社会与媒体关注的两大热词为“新质生产力”与“文明互鉴”。当提及犹太难民流亡历史,人们往往聚焦于政治层面,实则有更多维度值得挖掘。她建议学者们在历史学、文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讲好犹太难民流亡上海的历史,超越纯粹政治视角,从学术和历史文化层面展开研究,以丰富扎实的一手文献和史料为基础,从城市空间书写、女性书写等主题切入,使研究更具深度与力量。

《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郑诗亮以“避风险”“找角度”“中译中”为关键词,为人文社科研究和上海犹太流亡研究提出三项实践建议。他认为,中国学者应关注国际“大气候”与国内“小气候”,媒体人也应助其分担风险。在新媒体时代,学者应基于对时事新闻的深入理解,引导公众进行理性思考,结合热点话题提出学术观点。同时,媒体人也应与学者加强沟通,帮助学者以通俗的方式撰写易于传播的科普文章,从而推动学术的社会性与普及性。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深受专家观点启发,分享了自己与上海犹太流亡研究结缘的学术历程。她指出,从德语文学中的上海小说翻译与研究,拓展至犹太德语流亡报刊的中国书写研究,是将传统文学研究与具有现实关怀的人文研究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她希冀通过这一转向,进一步深入推进德语研究相关领域,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助力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叙事体系和传播体系贡献力量。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德语系讲师徐冠群指出,犹太流亡报刊中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心理学、艺术及中国文化等多个领域,研究价值极高。她指出,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相继出版了两部译著《上海犹太流亡报刊文选》(2019)和《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2024)。前者聚焦于五份犹太上海流亡报刊中的142篇文章,后者则精选八份报刊中近60篇以中国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此外,她将于明年推出研究新著《上海犹太流亡报刊中的空间叙事与中国形象》,该书运用空间理论深入剖析流亡报刊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童欣结合自身研究,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举办背景。她认为,“大屠杀”“犹太流亡”等概念和议题往往未能完全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视角,亟需中国学者探讨如何批判性地构建这段历史,打破西方叙事的局限,避免自我东方化,以中国学者的主体性视野呈现犹太流亡历史的丰富意涵。在重构记忆的过程中,突破学科壁垒、语言边界和固有范式的学术合作尤为重要,这不仅能为相关研究注入新见解、新概念与新阐述,亦有助于国内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壮大,与国际同行进行深入交流与对话。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在圆桌讨论环节作最后点评。他对学者的发言表达了充分肯定,认为学术研究是纪念策展的内容源泉,今后纪念馆将不断丰富展览内容,彰显犹太流亡历史的当代价值。仅就今年而言,该馆已举办多场活动,如“傅莱与中国的情缘”展览等,并计划明年与多个国家的犹太纪念馆展开合作,扩大海外影响力。此外,为使公众全面了解犹太难民在沪历史,纪念馆拟于明年与上海新华传媒集团合作开设书店“摩西的书房”,通过举办图书展览、读书会等文化活动,助力相关历史记忆的传播,为促进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上海的文化生活贡献力量。

专家学者发言

3

青年论坛‍‍‍‍‍‍‍

研讨会的首场青年论坛由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尹兰曦主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宋立宏评议,共四位学者发表演讲。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副教授李晔梦的报告《盟国对纳粹大屠杀态度的历史考察——以轰炸奥斯维辛为视角》指出,二战后,以英法为代表的盟国出于政治文化的现实需求,将纳粹大屠杀纳入其国家叙事,这种记忆的核心以对盟国“拯救者”角色的建构为基础,强调反思大屠杀的道德意蕴与人性追求,以此修复被战争撕裂的国民认同,诠释“美国信条”“英国价值”的普世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盟国拯救犹太人的“人道主义神话”遭遇多方解构。报告聚焦“轰炸奥斯维辛”这一典型视角,认为盟国所极力打造的“拯救者”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背离真实历史,“旁观者”才是其更为准确的角色定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张若玉的报告《“哀犹太人”:中国知识分子论纳粹反犹主义的话语史(1933—1949)》基于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勾勒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德日三国关系动态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对纳粹反犹主义的话语演变历程。她指出,彼时中国学者通过深入分析犹太民族历史和现状,对纳粹反犹主义的两大主要动机达成了普遍共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大多把流离失所的犹太人与本民族同胞一并视为世界法西斯主义的受害者。而中国知识分子所表达的生存希望,不仅是对弱小民族的道德共情,也是借此向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传递中国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德语系讲师徐冠群的报告《上海犹太流亡报刊的城市空间书写——以虹口为例》聚焦虹口这一区域空间,以二战期间欧洲犹太难民在上海共出版30余份德语报刊为载体,考察流亡报刊在加速犹太流亡者融入上海、增强流亡者民族向心力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彼时的上海文化多元,新旧并存,城市内的不同空间构成众多异托邦场域,是多元异质文化交织的“马赛克”城市。犹太流亡者以疏离的“他者”视角漫游并观察这座城市,通过文学书写再现城市内各空间的意象碎片,并将其汇集于流亡报刊,拼贴出上海城市空间的全景图,充分彰显了上海乃至中国对犹太流亡者的接纳与包容。

上海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上海市虹口区外事办外事科科长韩易在题为《战后全球难民治理视角下的上海犹太难民救济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二战结束后,全球难民治理成为重建国际秩序的重要环节。为解决上海犹太难民的去留问题,国际救济组织先后设立在沪办事处,上海犹太难民的救济工作从地区性问题上升到国际问题。国际救济组织、中国政府、犹太组织三者共同构建起国际救济机制,创新救济措施,阶段性地完成了上海犹太难民的救济工作。这项工作见证了国际救济机制在中国的有效实践,不仅彰显了战后中国对国际救济责任的积极承担,亦书写了近代中外人道主义合作救济史的独特篇章。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宋立宏对四个报告进行精彩点评,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宋立宏肯定了李晔梦的选题价值,尤其是中国学者研究盟国在大屠杀中扮演的“旁观者”角色所具有的独特立场和重要意义。他提议研究者应关注二战期间其他犹太人群体的经历,例如从布痕瓦尔德集中营逃至上海的犹太难民以及国际援华医疗队中的犹太成员。基于中国知识分子对纳粹反犹主义的话语讨论,宋立宏期待张若玉进一步探索中国知识分子对欧洲种族理论的概念使用及其理论传统的甄别。关于上海犹太流亡者的空间书写,宋立宏建议徐冠群可将犹太难民对中国人居住空间的描写纳入分析,以揭示当时中国居民与犹太人的互动。此外,他对韩易的战后国际救济研究予以充分肯定,建议进一步挖掘中国政府在其中的作用,这将为国际难民研究提供宝贵的新视角。


第一场青年论坛


第二场青年论坛由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朱伟芳主持,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炜评议,以下四位学者依次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副教授王刊以《当代德国历史音乐学中流亡研究的走向与反思》为题,在德国当代文化史的背景下,梳理与解析德国历史音乐学界流亡研究从20世纪下半叶至今的发展历程。报告以德、法文化学理论“文化迁变”和“交织史”为切入,探讨了相关理论在德国最新研究成果《流亡音乐家在上海》一书中的实践之道,挖掘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和中西音乐交流史的意义启示。


厦门大学历史文化与遗产学院助理教授黄肖昱的报告《被隐匿的上海记忆——在维也纳发现何凤山与罗生特》在跨国史视域下,分析中奥两国对何凤山与罗生特历史记忆的建构变迁。何凤山作为1930年代的民国政府驻维也纳总领事馆总领事,向奥地利犹太人发放了数千张“生命签证”;罗生特作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从维也纳流亡至上海后,成为新四军的军医。但在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二者均未进入中奥两国的公众视野,直至奥地利“受害者”记忆的解构和中国与以色列建交,他们与上海犹太人的故事才被逐步发掘与纪念,成为中国融入国际反法西斯叙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历史记忆。


重庆大学德语系讲师陈丽竹所作报告题目为《苏珊·万托赫的抗战叙事与女性书写》。奥地利共产党员、犹太作家苏珊·万托赫的小说《难路》取材于作者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流亡中国时的见闻,描绘了抗战时期河南大学师生西迁办学的艰难岁月。作为女性作家,性别共同体意识使万托赫的写作超越了阶级立场主导的政治话语,探向被遮掩的父权规则的渊薮,照亮历史叙述场外勤劳坚忍的中国女性。作者将她们的进步与传统、身体与灵魂的苦难统摄到“苦难—解放”的叙事程式下,将女性的反抗导入革命斗争的话语体系中,帮助女性完成革命状态下的自我认识与形象重构。


华东理工大学德语系讲师陈雨田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地利犹太德语作家笔下的中国与世界想象》作为报告题目。她的研究对象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版的德语中国游记,其中包括埃贡·埃尔文·基希、莉莉·克贝尔、阿图尔·霍利切尔和里夏德·卡茨等奥地利犹太德语作家。他们以多元的文化身份与超越民族主义的独特视角,借助“新闻报道式”的真实笔调描摹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构建了多维立体的中国形象,不仅展现了他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切和对殖民主义的批判,也表达了其世界主义的政治与文化理想。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炜对上述四个研究报告给予了详尽点评。刘炜表达了对王刊从事流亡音乐研究后续成果的殷切期望,强调流亡音乐家的生存境遇与文化生活同样值得学术界深入挖掘。刘炜认为黄肖昱和陈丽竹的两组发言构成了有趣的互文,流亡至中国的代表性人物——何凤山与罗生特及奥地利作家苏珊·万托赫的经历极具差异,为流亡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比较视角。犹太左翼作家关于中国叙事与想象的探讨,根植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东方现实的独特解读,构建了一种理想化的左翼叙事框架,用以描绘城市工人阶级的崛起与斗争,为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提供独特视角。刘炜就陈雨田提出的关于如何定义“犹太”概念及犹太身份界定的问题,给予学术回应,为评议环节画上圆满句号。


第二场青年论坛


第三场青年论坛由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张永维主持,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研究员庄玮评议,共三位学者作主题报告。

上海外国语大学犹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路程在报告《历史抑或记忆?——论奥尔巴赫对欧洲文学传统的犹太化书写》中指出,埃里希·奥尔巴赫在《旧约》与《荷马史诗》对比研究中展现的犹太化倾向、在文献材料择取方面透露的战时记忆以及对《摹仿论》成书过程中“回忆”的强调,均表明奥尔巴赫对于西方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书写并非对欧洲文学史的整体和客观呈现,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性”书写,而是充满个人流亡经验的对于欧洲文学的“记忆性”书写。其中既包括对二战时期德国本土文化的回应,也有对土耳其西化现实的疏离,文本突出的犹太化特性构成对当时德国语文学传统的挑战。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高霞以《大屠杀记忆与美国犹太身份政治的兴起》为题作报告,探讨了席卷美国的民权运动如何唤醒少数族裔群体的身份认同意识,激发其争取自由与平权的斗争热情。黑人民权运动对美国白人至上的种族政策的长期抗争,从根本上影响了美国的政治议程。这为美国边缘化群体提供成功的社会抗议模式,催生出众多争取平等权利的社会变革组织。“身份政治”在该背景下形成,主张文化多元主义、要求重新审视过去被污名化的群体。美国犹太人的身份认同亦从过去的犹太文本传统转向历史记忆,纳粹大屠杀记忆渐趋成为美国犹太人表达犹太性的认同方式之一,也成为美国犹太身份政治分歧的粘合剂。

上海外国语大学犹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包安若的报告题目为《后大屠杀时代的“伪弥赛亚书”——沙巴泰·泽维与20世纪美国犹太文化》。她以犹太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伪弥赛亚沙巴泰·泽维(1626—1676)为切入点,围绕世界各地的犹太作家用不同语言写就与讲述的相关传奇,着重分析美国作家在后大屠杀语境下对沙巴泰传奇的文学书写。她认为,这种刻意摒弃该运动所蕴含的深刻神学—哲学意义的写作形式,是对大屠杀犹太“耻感”体验的刻意摹仿,构成了一种对集体文化创伤的书写,在20世纪犹太历史背景下极具意义。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研究员庄玮对三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逐一点评。庄玮首先对路程的研究表示肯定,并提出若将犹太教与希腊古典学研究的争辩作为论述切入点,或可更深入地揭示出奥尔巴赫犹太化书写的内在逻辑和深层意图。针对高霞围绕大屠杀记忆与美国犹太身份政治的兴起研究,庄玮作出补充,提示从记忆研究的视角出发探讨犹太身份政治问题,并强调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纳粹大屠杀记忆依然值得深入研究,美国黑人与犹太人的关系及其协商机制也是探讨犹太身份政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庄玮对包安若的沙巴泰·泽维研究表示认可,并指出“后大屠杀时代”这一时间范畴相对宽泛,可能会对研究的聚焦和深度产生影响。他建议将研究重心置于20世纪美国犹太文化中对沙巴泰·泽维的书写上,以便更清晰地揭示出该时期犹太文化的独特面貌和深层意蕴。

第三场青年论坛


4

闭幕式‍‍‍‍


在闭幕环节,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博士后童欣对嘉宾的积极参与和精彩发言表达衷心感谢,并高度评价了各位专家学者展现的深厚学术功底和独到见解。本次研讨会加强了中国学界犹太研究、纳粹大屠杀研究、流亡研究、记忆研究等领域研究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学术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同时助力学术共同体的凝聚与壮大,为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叙事体系与传播体系贡献知识力量。

与会嘉宾合影



     媒体报道     


“重绘记忆图景:犹太流亡历史与中国叙事”学术研讨会受到各界关注,文汇报、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对该研讨会进行了详细报道,以下为部分媒体报道的摘编:

文汇报

https://m.whb.cn/commonDetail/956990


澎  湃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21573


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排版 | 郑亚欣
审核 | 刘卓炜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推送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最新研究资讯,发布讲座信息及线上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