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走向恶化,人类探索星际移民失败。AI违规隐瞒人类成功移民外星的计划,人类被迫开启“重生者计划”,放弃肉身选择义肢,进行义体化改造,再上传记忆进行人机融合实现改造,获得永生......以上内容节选自抖音用户“AI悟空”发布的AI科幻短剧《觉醒》,该剧共有8集正片,一集番外,每集时长为5-6分钟左右,全剧共计60余分钟。自2024年7月9日开始,《觉醒》正式于抖音、哔哩哔哩双平台更新,并于2024年10月25日发布最新一集番外,截至目前单集点赞量最高达到46.3万,收获11.9万次分享。
废土之上多方势力盘根错节,绝望与希望交织,人性的善恶两面被展现。在短剧快节奏、强冲突、多反转的叙事模式下,观众不禁思考:AI究竟会带领人类走向繁荣,还是导致人类走向毁灭?这部兼具科幻小说特色和短剧叙事特色的短片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收获了观众的诸多评论。在剧情之外,观众们还关注画面生成的质量与效果,评论区内交织着不同的声音。
满目疮痍的地球、星际飞船、人类新家园、高科技实验室......
大量观众表示,《觉醒》中AI制作的镜头并不逊色于曾经科幻动漫里需要大量建模完成的分镜,且优于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AIGC生成模型制作的分镜。然而,也有部分观众认为,在这些AI生成的画面中,可以看到大量科幻电影的影子,这些画面能否被称为“原创”还需讨论。
据主创团队介绍,《觉醒》的创作过程离不开即梦AI的参与。但无论是Sora、Mid-journey还是市面上其他的模型,人工智能影像生成技术仍是一种辅助生成技术。
根据提示指令生成的内容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全网的图像信息库,进行融合创造形成的。因此,当下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影像内容会和既往内容产生一定相似度,基于人类想象,汇聚人类想象。
AI视频存在局限,不完全的“驯化”
“这个就是凡尔赛啊, 10年前6个人都是大学生,这概率就低的离谱了。还有一个考公的,还有一个年薪百万的,这还凡人歌?”尽管AIGC视觉探索在近年走上“快车道”,观众稍加分辨还是能够看出AI生成内容和真实拍摄内容的区别。
相较于“拟真”,目前主流的AIGC作品似乎更加适合表现“科幻”、“想象类”题材。这种创作的偏向性源于人们对AIGC“不完全的驯化”,当下的技术仍然无法骗过人眼,满足人脑对“真实性”的需求。
表情缺乏感染力,人物真实感不足。人工智能无法把握人体细节,制作出的人体肌肤缺乏纹理,尤其在人物展现特定表情时,无法同时兼顾肌肉走向和眨眼细节,人物角色的真实感就会大打折扣,视觉上呈现出一种“似人非人”的状态,甚至产生“恐怖谷”效应。
人物细节不一致,视频稳定性欠缺。当下AIGC视频仍然欠缺精妙的记忆功能,当切换不同场景,或是画面中有其他组成部分时,同一角色在作品前后部分,瞳色、脸型可能发生细微改变,需要精细的人工辅助修正。无法生产长镜头,镜头完整度欠佳。市面上表现较好的人工智能创作模型日前仅支持生成60秒以内的视频,大多数模型仅能生成1-3秒的内容。因此制作的内容更像动画分镜或动图,镜头语言并不完整。无法实现人物、场景的变化和推进,镜头逻辑只能靠人工组接实现。
“这个就是凡尔赛啊, 10年前6个人都是大学生,这概率就低的离谱了。还有一个考公的,还有一个年薪百万的,这还凡人歌?”
回归《觉醒》的故事不难发现,像所有科幻作品一样,在科技的“外衣”下,内核仍然是“人”的故事,视听作品反映着人类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随着全篇的一个个反转,谜底逐渐揭开。
短剧在叙事方式上选择了英雄主义叙事,男主人公刘仁通过调查爷爷去世的原因,了解到“重生者计划”并未研究成熟,经过改造的人类将会丢失记忆。理事会成员为了控制地球资源,强制推行了这一计划。在改造人雪瑶的带领下,刘仁发现爷爷在自己体内植入了能够唤醒人类的程序,原来自己才是拯救人类文明的“钥匙”。面对理事会成员的威胁,刘仁冲破层层阻碍将自己接入系统。尽管最终被射杀死亡,刘仁成功帮助所有改造人恢复了记忆,成为真正完整的“人”。短剧通过描述英雄的冒险、挑战和胜利来传达想要表达的内容:“技术无善恶,人心最难测”。用AI制作短剧,讨论AI的善恶是否会左右人类的未来,是人类用文学想象思考技术伦理的新形式。
短剧《觉醒》中,人们仰赖科技的发展,渴望对自然界实现完全掌控,制造出“气候控制器”改变自然的运行规律,却也因为技术研发的失败丧失了家园。人们上传意识进行“义肢化”改造,以实现永生,却丢失了过往的记忆和细腻的情感。自科幻起源后的数百年里,人类始终担忧科技发展速度过快失去束缚,却又无法遏制新科技的产生,甚至一边担心,一边争先恐后地投入科技竞赛之中。如何把握好科技发展的方向?这一思考起源于实践,落点仍然回归到人的本性。我们想让AI向什么方向发展,取决于我们选择让AI接收怎样的信息。
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升级之后,有人预测它们将会对动画、设计等视听行业产生极大冲击。但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想要真正追平,甚至超越人类千年来在视听艺术方面的积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创作题材看,当前AI能够表达的题材仍有很大局限性,能够呈现《觉醒》中“似人非人”的“改造人”,却无法表现“生活中的人”;从创作内容上看,AI视频的丰富性不足,短剧中多以全景和中景呈现画面;从创作风格上看,AI难以形成严谨统一的风格,人物的面部细节程度不尽相同。AI仍然无法超越人的逻辑,无法创造出人脑无法想象的内容。
艺术的魅力在于独特;而AI的实践逻辑基于人类个体的逻辑,经过百万、千万次的学习,模型逐步摸索出人类的“共性”,做出的选择基于经验,是一种机器视角下“人的惯性”,这更像是一种“杂糅”而非“创造”。
这种训练方式下,人工智能暂时只能做出“无限趋近于人类”的视听作品,无论在视觉效果上多么真实,作品提供的视角都只是一种“仿真。”
人类想象力的边界才是视听技术和人工智能真正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