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在赛制设定上创新引入了“笑圈”这一独特概念。每个“笑圈”均设定了差异化的晋级几率与挑战深度,为整个节目增添了无限悬念与惊喜元素。参赛者们依据自身的幽默风格与自信指数,灵活选择加入“哈哈哈大笑圈”——高晋级率但高难度、“哈哈好笑圈”——适中挑战与机遇并存,或是“哈微笑圈”——适合新手练习的起点。同时,节目还巧妙融入了1V1激烈对决与车轮战等多重竞赛环节,既对选手即兴创作与快速反应能力进行考验,也对其心理素质发起挑战。
然而本次赛制也带来了三个负面影响,在网络中引发较大争议:首先是大笑圈选手的“阶层固化”,即老选手更容易靠观众缘留下来,而新选手却有可能因观众不熟悉被淘汰;其次是车轮战导致后出场的选手拥有更高的淘汰率,选手去留的决定因素从实力变为运气;最后是1v1赛制易造成“强者PK强者”和“弱者PK弱者”的双重困境,例如好笑圈中外国人哈瑞明明讲得很好,但由于挑战他的对手更强,因此也只能把他淘汰。
相比之下,同期播出的另一档脱口秀节目《单口季》虽然开篇流程较为无聊,但赛制却对新人更加友好。第一赛段中,节目采用阵营火拼赛制:选手们自主选择心仪的喜剧老友组成四大阵营,既可选择阵营间的1V1V1V1对决(前两名晋级,后两名进入危险区),也可直接向四位喜剧老友(“四大魔王”)发起挑战,倘若挑战成功便可直接晋级,挑战失败也进入危险区。这一方面可避免强者因赛制漏洞而冷门出局,另一方面为首次参赛的新人搭建了更加公平的竞技舞台。
与之相对应的是脱口秀“老人”的表现。呼兰、何广智、徐志胜、豆豆等多次参赛的老选手,他们有一定的实力,也有相当可观的话题度,因此他们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但遗憾的是总体表现仍然低于观众预期。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老选手们惯用“内部梗”,即基于演员之间的共同经历或特定圈子内的流行语。例如何广智在首轮比赛中一直频繁利用徐志胜作梗,调侃自己的眼红和愤怒。这种内部梗偶用一次或许会成为适当的“调味剂”,但频繁使用难免会让观众质疑“江郎才尽”;第二,老选手们的“生活烦恼”多数已不再是普通人的烦恼,如此次徐志胜提到自己在演戏中的烦恼和身处名利场的“痛苦”。这些已经严重脱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观众难以在选手的表演中完成自身的情感投射,进而无法引发共情。第三,老选手们的表演同质化严重。今年几乎每一个成名的老选手都在吐槽去年脱口秀节目的困境,讲自己生活困难,接不到工作。这种吐槽合理但同样令观众难以信服,不少网友发帖质疑:难道不是籍籍无名只能线下讲无薪开放麦的脱口秀演员更难吗?
任何喜剧综艺都深恐遭遇“阶层固化”僵局与“人才断层”危机。本次《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的播出对于观众而言喜忧参半。观众们开心于枯燥乏味的生活再次拥有喜剧的调味,但也遗憾于节目和演员的表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节目监制白洪羽在谈及节目创作理念时表示,《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的口号是“生活的烦恼,用脱口秀说说”。“在当下我们更希望能够去关注身边,去爱具体的人、爱具体的生活。”脱口秀通过幽默的方式将这些问题呈现出来,让观众在笑声中暂时忘却烦恼,并提供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希望节目能够优化赛制,给予更多新人表演的机会,也希望老将们在重归舞台之时,不仅是口头上的一声“久违”,更是满腔热血与活力的真正回归。毕竟脱口秀的魅力最终来自于生活的真实与深度。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监制|王晓红
主编|包圆圆 岳沁蓉
副主编 |王胜南
撰稿&编辑|郭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