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之帝王业》:影视IP竖屏化,衍生短剧新业态
文摘
电影
2024-10-04 21:30
北京
9月25日,热门剧集《庆余年》的衍生短剧《庆余年之帝王业》正式于星芽短剧、抖音平台同步首播。作为一部制作阵容不输原作的精品短剧,《庆余年之帝王业》全剧共52集,每集平均时长为2分钟,力求以精简浓缩的篇幅将观众重新带回那个充满权谋斗争的庆国。背靠《庆余年》IP,《庆余年之帝王业》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截至发稿当日,其在抖音平台的累计播放量已超6000w,相关话题#一口气看完庆余年前传什么体验也登上了抖音娱乐榜。《庆余年之帝王业》是一部以庆帝李云潜为主角,由抖音、九州、阅文、柠萌影视及好有本领联合制作发行出品的IP正版授权衍生剧。其在人物关系和剧情架构上参照了原作的设定,并以此为基础聚焦于少年庆帝李云潜的成长历程,将故事背景锁定至《庆余年》剧集的十余年前。
剧中的主要角色李云潜(李子峰 饰)原本是一名不被看好的皇孙,在恋人叶轻眉及好友陈萍萍、范建的鼎力相助下,逐步击败庆国太子与宁王一党,成为庆国的最高统治者。夺权道路上,李云潜经历了反封建、斗强权的重重挑战,又逐渐迷失在权力的漩涡中,最终导致了爱情、友情的双重破碎。
在小说原著中,李云潜是一位亦正亦邪的角色。一方面,他在政治和权谋上又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远见,心中装有统一天下的宏图壮志;另一方面,其对权力的渴望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愿意牺牲一切换取权力在握。通过深挖人物细节,《庆余年之帝王业》塑造了一个更加生动立体的李云潜,让观众对于庆帝这个“反派角色”的成长历史以及变化逻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一部竖屏短剧,《庆余年之帝王业》在有限的时长内安排了大量紧凑的剧情。从开篇的荧惑危机到“金陵十二钗”案,主角在叶轻眉、五竹、陈萍萍等角色的帮助下与太子一党展开了一系列生死对决。剧中情节环环相扣,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也错综复杂,让观众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和关注。然而,过分追求戏剧性的剧情也使得该剧在故事脉络的推进上略显生硬。例如,太子一党试图将荧惑守心的天象移祸至主角身上,李云潜在危急关头突然被老庆帝召进宫中,借助蓝牙耳机与棋圣对弈三盘,从而证明自己是南庆的福星而非灾星。以上剧情虽然节奏很快,但在逻辑上却经不起推敲。竖屏时代,微短剧轻量级、快节奏的特点得到了广泛认可。情节编排上,《庆余年之帝王业》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标准的古装短剧作品。但由于未能明确呈现剧情的线索与细节,反而要求观众自行填补逻辑与信息上的空白,《庆余年之帝王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观众对对整部剧的观赏感受。
在短剧转向精品化发展的今天,《庆余年之帝王业》并不是第一个经典剧集的衍生短剧。9月11日,抖音官宣与推理小说作者紫金陈推出“极夜剧场”,将影视IP《隐秘的角落》原著《坏小孩》改编为短剧《朝阳初升》。9月20日,由经典电影《大话西游》改编、周星驰坐镇出品的短剧《大话大话西游》官宣杀青。可见,短剧行业创作者正在积极推进经典影视IP竖屏化,从外部为短剧生态引入“源头活水”。诚然,建立在优质IP基础上的短剧更容易凭借剧集的现有热度爆火出圈。例如《唐朝诡事录》的衍生短剧《大唐来的苏无名》,由于在延续前作悬疑风格的同时创新性地融入了穿越元素,其在剧情内容、演员表现以及制作质量等方面都收获了较高的评价,是延续了原剧热度的衍生短剧之一。但是,“毁IP”容易“造IP”难,衍生短剧并不等同于重复地拍一遍长剧的故事,而是基于IP原有的世界观,延伸出更多支线人物的故事,从而与原作形成有益互补。如果制作方只会照搬原剧的故事框架、为了赶进度而牺牲剧集质量,那么其制作的短剧也会被认为是毫无新意的“炒冷饭”,甚至将原剧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经典复刻的关键在于深挖原作内核的同时创新内容表达,使得作品既符合原作的世界观,又有着短剧的内生动力。从野蛮生长到成为视听新势力,短剧行业日益发展繁荣,进而推动了经典影视IP的竖屏化趋势。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优质的长剧作品正在形成独属于短剧的故事逻辑和视听表达,推动着短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当越来越多的衍生短剧以长剧“售后”的形式进入市场,制作团队是否能够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创新情节,满足当下观众的多元化需求,将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监制|王晓红
主编|包圆圆 岳沁蓉
副主编|宋烁淇
撰稿&编辑|林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