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叶军教授专题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顺利举办

教育   2024-12-10 17:05   北京  


2024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青年智汇派:对话大家”系列座谈会第1期顺利进行。本次活动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叶军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我院郑梦娟副教授以及2024级汉硕生梁健、苗晶共同担任主持人。


   主旨报告  ▼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

新内涵、新特征、新方向 

<

本次座谈会分为两场,第一场为主旨报告,题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内涵、新特征、新方向》。叶军教授长期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汉语语音、语法研究和相关教学工作,经验十分丰富。他在讲座中首先梳理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形势,然后分析了这项工作所体现出的多样的环境、多元的对象、丰富的内涵以及多样的目标等新特征,并从中文教育如何融入各国国民教育体系、特定区域国别中文教育、面向“一带一路中文+”等多个方面,对国际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新的展望。叶军教授强调,国际中文教育在新时代必须积极服务于“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圆桌对谈 

中文教育•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

第二场活动是“圆桌对谈”,主题为“中文教育•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在苗晶和梁健同学的主持下,叶军教授与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张浩坤、蒙幸恬、张子悦、曹磊、佘弘毅以及肖丽同学,围绕教学实践与创新、文明互鉴与融合、“中文+”教育新视角、中文教育与学术研究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在中文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结合方面,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叶军教授耐心又有针对性地一一答疑解惑,与同学们展开了真诚的学术对话。


最后,郑梦娟老师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叶军教授的报告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视角,而圆桌对谈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也激发了大家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精神。最后,她鼓励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助力叶军教授提出的三大“中文之用”,让汉语的“学而有用、学而为用、边学边用”真正落地、开花、结果。

新颖的“圆桌对谈”方式为青年学子们提供了“零距离”接触著名专家、学者的机会,还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与会同学受益匪浅,并表示自己的学术之旅、职业之涯的目标更加明晰了。



文字 | 梁健

图片 | 梁健

编辑 | 张蕾

责校 | 刘舒馨

SCSCE新媒体中心 出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