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抽动障碍科学
作为抽动症儿童的父母,在考虑自己能为孩子做什么之前,首先就要了解抽动症到底是什么疾病?
抽动症,又称为抽动障碍或抽搐症,是一种以不自主、快速、突然、重复的抽动或声音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大多发病于5-8岁儿童期,而且近些年来的发病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儿童常见的发育性疾病之一。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明确,诊断依据主要还是依靠临床的症状表现:刻板、重复、不自主运动及发声。在排除了癫痫、舞蹈症等器质性疾病外,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综合考虑确诊为抽动症。
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
1. 简单抽动(主要集中在面部):这些是基本的、不复杂的动作,涉及少数几个肌肉群。例如,眨眼、皱鼻、嘴角抽动或肩部耸动。
2. 复杂抽动(躯体抽动):这些动作更为复杂,涉及多个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如跳跃、做出手势、触摸物体或扭曲身体。
3. 发声抽动及抽动秽语:包括简单的声音抽动,如喉咙清嗓、嘶嘶声、吠叫声,以及复杂的声音抽动,如重复词语、句子或不恰当的话语,严重出现秽语。
抽动症的症状特点是抽动症状反复发作、抽动部位复杂多变。而且影响症状表现的因素很多,例如过敏、感染等疾病可造成症状的加重或者新的症状出现;情绪也会影响抽动症状,压力或兴奋可能加剧抽动,而在放松或集中注意力时可能减轻;患儿摄入高糖食物、咖啡因或可可制品、油炸食物或者食品添加剂过多的零食,也会使得症状出现或者加重。
随着发育的成熟,超过半数的儿童会在青春期后抽动症状逐渐缓解甚至消失,一部分儿童的症状会迁延到成年。因此抽动症不一定必须治疗,一定程度上是自愈性疾病。但抽动症状持续期间给儿童和家庭带来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明显,大概1/3的患儿症状伴随终身,因此抽动症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干预”,促进孩子神经发育、帮助孩子建设健康的心理与情志,正确面对抽动症带来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常用的干预手段有中枢神经抑制剂、神经营养素(ComforKids M1/M2)、中医干预、运动干预以及心理干预等。
抽动症患者多为儿童,作为未成年人,他们很难正确处理抽动症带来的“麻烦”和“困扰”,那么作为家长,
我们都应该为孩子做什么呢?
1、学习有关抽动症的知识,了解其症状、治疗方法和可能的触发因素,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诱发或改变抽动症状的因素。
2、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减少孩子的紧张、焦虑和压力,从而可能减轻抽动症状。
3、建立健康的日常习惯:建立健康稳定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和家庭活动,有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生活习惯,给儿童神经系统规律的工作节奏,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
4、鼓励开放沟通:与孩子保持开放的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担忧,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5、培养应对技巧:教授孩子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正念冥想等,帮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
6、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与医生、营养师、心理治疗师等专家合作,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医疗、营养和心理支持,以及在学校获得适当的适应性安排。
7、社交支持: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和兴趣小组,与其他儿童建立友谊,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自信心。
8、保持耐心和理解:理解抽动症的症状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挑战,保持耐心和理解,避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负面反应。
9、加入支持团体:参与抽动症家长支持团体,与其他家庭分享经验,获取情感支持和实用建议。
10、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有需要,及时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
作为抽动症患儿的家长,我们要与孩子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抽动症带来的挑战,促进他们的整体发展和福祉。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可能需要个性化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