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抽动障碍科学
儿童抽动症,大多发病于5岁至8岁儿童,但目前的调查研究显示,抽动症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发病人数越来越多。抽动症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症状严重可发展至抽动秽语,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孩子患上抽动症意味着什么?家长应该怎么做?
一、抽动症是怪病么?
不是!抽动症是儿童神经行为发育中常见的发育失衡,很多孩子或多或少存在,很多孩子未被察觉。症状明显的孩子中,大多数孩子到了成年也会随发育的成熟自然缓解。
二、抽动症能治好么?
预后很好!抽动孩子家长大都非常焦虑。抽动症病因不确定、病程不确定、
预后不确定,这些因素使得抽动家长非常焦虑。焦虑之下会盲目求医、过度治疗,反而影响了抽动的干预。因此,家长对抽动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焦虑是成功干预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
三、如何正确认识抽动症?
首先,看看抽动症的类型:
1)一过性抽动症,一般病程不超过一年,大多可自愈。
2)慢性抽动症,病程持续一年以上,有部分患者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症状减轻或消失,完全康复;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抽动症状可持续至成年。一过性抽动一般无需特殊干预,而慢性抽动情况则稍微复杂,按发病部位和症状严重程度可分为:面部抽动、躯体抽动、发声抽动、运动发声联合抽动和抽动秽语。即便是慢性抽动,大多数患儿不会发展到严重的躯体、发声抽动甚至秽语。但是,抽动发病期间,对患儿的生活、学习及交往还是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抽动症,科学合理的面对抽动症患儿,积极干预,将抽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四、如何正确干预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遗传因素、环境饮食因素及心理因素等已经被科学证明与抽动症的发病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大多数的抽动患者至少有1种共患病,部分患者甚至共患2种及以上精神障碍。其中最常见的共患病为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和强迫障碍(OCD),其次为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破坏性行为障碍等。这些共患病会进一步加重和影响患儿的学校和社会功能,降低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抽动症的影响因素较多,控制好影响因素对抽动症的缓解有效。如紧张、焦虑、兴奋等心理因素,可加重抽动症状。另外,感染、过敏等疾病的发生,也可使得抽动症的症状出现反复或者加重,甚至出现新的症状。长期挑食偏食,营养摄入和代谢缺陷会导致或加重抽动症状。因此,家长要科学面对抽动症患儿的症状,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家庭干预。减少感染或过敏、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业环境、科学营养饮食以及科学运动,给孩子良好的发育条件,减少抽动反复的概率,缓解症状。
部分抽动儿童需要药物干预。该类药物需要经过有特殊处方权的医生严格评估后服用,服用期间应该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副作用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更多的患儿,很多研究倾向于采用营养补充剂、饮食和运动等方法来干预抽动症,以替代药物治疗来规避药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达到科学合理而自然的治疗目的。
研究证明,科学合理的制定饮食方案,服用维生素B族、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钙铁锌镁等神经营养素,可以补充大脑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加上科学合理的运动,促进神经肌肉系统的发育,提高免疫力,这些干预措施结合起来,可以很好的控制改善抽动症状,目前,较为针对抽动症较为成熟的神经营养素组合为ComforKids-M1/M2(康福奇-M1/M2),从营养素剂量、形态上针对这类儿童,起到了神经营养干预的作用。
除以上方法外,运动干预也越来越成为国内外专家推荐的干预手段。几乎所有的有氧运动方式都适合抽动儿童,但是运动前要检测儿童的心肺功能,确保运动的安全性。
家长科学认识抽动症、科学看待抽动症,科学开展家庭干预是儿童抽动症良好预后的保证!
了解更多请关注
点击下方,关注公众号,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