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不会错过,更多精彩内容啦~
"您发的这条朋友圈,建议删了吧。"小李收到好友的私信提醒时,正在食堂排队打饭。这条抱怨加班的朋友圈,已经被他屏蔽了领导和同事,但还是让"好心人"觉得不妥。
说白了,在央国企混过的都懂:工作上的事,能不说就不说;单位里的事,更是噤若寒蝉。不少人的社交媒体都成了"多重人格"现场 - 朋友圈设置三六九等,工作群谨言慎行,甚至连给职场文章点赞都要先看看是谁发的。您瞧瞧,这哪里是在工作?分明是在上演一出 职场版"细节考验" 。
最讽刺的是,不少单位还打着"倾听员工心声"的旗号,要求基层做好"情绪管理"。可实际上呢?但凡沾点"情绪"的表达,都被贴上了"不够成熟"的标签。这不禁让人想问:央国企的天,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小了?
"情绪化"的模糊定义
您说说看,这"情绪化言论"到底指什么?反映加班太多?说待遇下滑?吐槽晋升不畅?还是质疑制度不合理?只要沾点人性的表达,统统都能被扣上"不够格"的帽子。
"疏导"背后的无奈
有意思的是,各单位的应对"标准操作"特别统一。一线员工有情绪?叫基层管理者做好"思想疏导"。您说这不是笑话吗?基层领导连给手下批个调休都要看脸色,拿什么去解决实质问题?说白了,这不过是把"堵嘴"的任务层层下压罢了。
"沟通"变成"说教"
再看看那些试图"正当表达"的场景。小张反映项目压力大,领导说"这是能力问题";老李提到待遇下降,领导讲"要理解大局";小王质疑考核指标,领导批"格局要打开"。您瞧,这那是在沟通?分明是在说教嘛。最后倒好,基层的声音变成了自己的问题,满腔热血化作了一句"你不够好"。
表象和谐的代价
慢慢地,大家都学精了。朋友圈设置三六九等,工作群"复制粘贴",评论区高呼"666"。这下可好,领导满意了,数据漂亮了,员工"听话"了。可您猜怎么着?真实的声音转进了小群,情绪宣泄躲进了私域,吐槽吃瓜变成了地下产业。这种"情绪管理",看似有效,实则是饮鸩止渴。
组织活力的透支
最要命的是,这种管理方式正在透支央国企的组织活力。好比这样:工作压力与日俱增,但不能说;待遇福利在下滑,但不能说;晋升通道不畅通,但不能说。您说说,这哪里是在工作?这分明是在给组织埋雷啊。
"维稳思维"的困局
其实别看领导们外表沉稳,心里都明镜似的。知道员工为啥不满,懂得基层为啥要吐。但是您猜怎么着?与其解决问题,不如堵住嘴巴;与其承担责任,不如维持太平。因为解决问题需要"硬实力",但维稳只需要"软手段"。
要命的是,这种"维稳思维"正在变成一种"组织惯性"。领导不愿得罪上级,中层不敢担当责任,基层不能说实话。结果呢?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明矛盾拖成暗矛盾。最后搞得人人都累:员工不仅要受苦,还得笑着受;不光要憋屈,还得装作舒服。
结语:期待破局
说到底,用"禁言"处理"情绪",就像把体温计摔了治发烧 - 数字是不显示了,但病不是更重了吗?您再想想,为什么大家连吐槽都要偷偷地说?还不是因为正常表达的渠道被封死了。
其实央国企要的是活力,不是死寂;需要的是创新,不是僵化。与其费尽心思管理"情绪",不如静下心来解决问题。当员工连"说真话"的权利都没有的时候,企业距离失去核心竞争力也就不远了。
让我们期待这堵无形的"墙"早日倒塌。毕竟,能表达不满的地方,一定比不能说话的地方更有希望。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