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不会错过,更多精彩内容啦~
"以前工资条上绩效只占两三成,现在突然提到五成了。"小林拿着新发的工资条犯了难。这样的情况,最近在国央企中并不少见。一些单位正悄然将绩效工资比例提升到50%甚至更高,这场看似普通的薪酬调整,背后却暗藏玄机。
一、从固定到浮动:薪酬结构大调整
调整方式
"说白了就是把原本的固定工资给拆分了",一位人力经理直言。具体来看:
原先:固定工资占大头(70-80%),绩效占小头(20-30%) 现在:固定工资与绩效各占一半,甚至绩效更高
具体案例
以某央企为例:
月薪1万元 调整前:固定8000+绩效2000 调整后:固定5000+绩效5000 名义上总额不变,但实际能拿多少要看考核
二、表面激励实为削减:三大隐忧
1. 变相降薪风险
"绩效考核的弹性实在太大了",基层员工反映:
考核指标可随时调整 打分标准模糊不清 100%发放都难保收入不降
2. 裁员降本铺垫
人力资源专家指出这可能是为裁员做准备:
通过考核压低实际工资 影响离职补偿金基数 变相降低人工成本
3. 管理层控制加强
"领导手里的权力更大了":
可以通过考核控制薪资 掌握更多管理筹码 员工议价能力下降
三、冠冕堂皇的说辞
企业给出的官方解释:
"优化薪酬体系" "激励员工积极性" "加强绩效管理"
但实际上:
激励变成了压制 优化变成了削减 管理变成了控制
四、法律上不被允许
政策规定
劳动法明确要求:
涉及劳动报酬变更需经职代会讨论 需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 必须经双方书面确认
关键问题
很多单位在操作中存在违规:
未经民主程序 缺乏充分协商 忽视员工知情权
五、员工应对之策
1. 证据留存
保留原始工资条 留存考核文件 记录沟通过程
2. 依法维权
"不能只是默默接受":
查看劳动合同约定 关注考核评定过程 保留签字确认权
3. 实用建议
考核前要明确标准 评分时坚持签字 发现问题及时申诉
结语
国央企提高绩效工资比例的趋势,折射出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营压力。但"降本增效"不应以损害员工权益为代价。对员工而言,既要认清形势,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毕竟工资收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