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不会错过,更多精彩内容啦~
“取消监事会,国企是‘断臂求生’,还是‘轻装上阵’?”
最近,不少国企接连发布公告,宣布取消监事会:泸州老窖、北新建材、厦门轨道建设……名单越拉越长。这些企业纷纷表示,监事会职能将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或内部审计部门接管。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次普通的组织架构调整,但背后的意义远非“精简机构”这么简单。取消监事会后,权力如何平衡?监督是否会削弱?员工权益还能否得到保障?对治理效能与市场竞争力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国企改革浪潮中,每一次组织架构的变化都不容小觑,而这次取消监事会的变革,或许不仅是一次“卸包袱”,更是国企转型进程中的深刻再造。
为什么取消监事会?三大原因逐一剖析
1. 政策松绑:改革有了法律依据
今年修订的《公司法》明确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可以选择不设监事会,而是通过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或内部审计机构承担监事会职责。这一“松绑”,为国企治理架构调整打开了新思路。
2. 传统模式:难以适应高效治理需求
监事会在传统治理模式中的问题不少:
成员与管理层薪酬挂钩,独立性不足; 职责模糊,监督效果打折扣; 信息不对称,工作流于表面; 监督滞后,难以防患于未然。
这些掣肘让监事会的存在逐渐变得“鸡肋”。对于追求效率和市场化竞争力的国企而言,这样的机构改革已成必然。
3. 效率优先:决策更快,执行更顺
取消监事会,意味着治理层级被进一步精简,权责分配更清晰。像泸州老窖这样的企业,通过改革使监督权与决策权更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决策效率,还能更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案例解析:取消监事会后的得与失
得:高效治理,步伐更快
不少企业反映,取消监事会后,决策流程变得更加顺畅。例如,新兴科技类国企,可以迅速调配资源投入研发项目,不再因繁琐的监督流程贻误战机。审计委员会的专业化程度更高,也有助于监督的精准化。
失:监督失衡,隐患难消
但取消监事会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监督权的独立性如何保障?
传统监事会虽然效率低,但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平衡器”的角色。如今,监督权被纳入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可能出现“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问题。如果企业内部缺乏透明机制或外部制衡力量,这种权力集中可能导致新的隐患。
对员工权益的冲击
取消监事会后,基层员工可能会担忧:劳动争议、薪酬福利等问题,是否会因内部监督的弱化而更加难以解决?而对于中高层管理者而言,问责机制的多元化与精细化,也无形中增加了管理压力。
改革后,如何破解“后监督难题”?
1. 补位监督职能:引入外部力量
取消监事会并非等同于“放弃监督”。国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弥补监督职能:
外部审计机构:增强独立性,提升监督的公信力; 内部审计透明化:用技术手段公开流程,增强可追溯性; 职工代表大会:为员工权益提供新的诉求渠道。
2. 避免权力滥用:明确规则,划清底线
改革后的权力运行需要更加严格的规则保障。例如:
借助数据化监控与流程管理系统,实现权力运行的“实时可控”; 定期对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行为进行独立评估,防止滥用权力。
监督的方式可以变,但监督的底线绝不能破。
结语:轻装上阵未必能走更远,但方向正确才能稳步前行
取消监事会,国企改革已经驶入“深水区”。这不仅是一次治理结构的精简,更是对权力与效率关系的全新思考。改革是一场大考,监督的“断臂”能否换来治理的“强身”,取决于规则设计是否严密、执行是否有力。
轻装上阵未必能走得更远,但只要方向正确,步履坚定,终能抵达彼岸。面对变革,国企员工唯有积极适应,才能在新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走得更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