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不会错过,更多精彩内容啦~
从"避责"到"担当":国央企过度追责现象透视
近期,国央企"70%的工作用于避责"的现象引发广泛讨论。作为国企人,我深感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其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正是基于这份深切关怀,我们需要直面问题,探寻解决之道。
一、问题透视:谁寒了基层的心?
1. "避事"比"误事"更可怕
当前,部分国央企基层工作重心已从创造价值转向规避风险。会议讨论中,"如何避责"占据了大量时间;工作推进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成为普遍选择。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组织效能,制约了企业发展。
2. 问责泛化的表征
过度追责体现在多个方面:
不分事情轻重一律从严追责; 不顾客观因素一味追究责任; 对创新失败缺乏包容; 在问责执行上存在选择性。
这导致基层员工工作畏手畏脚,创新动力严重不足。
二、根源剖析:为何"追责"变了味?
1. 管理层心态失衡
过分强调风险防控,轻视创新与试错空间。"一刀切"式的问责思维导致基层无所适从。缺乏合理的容错机制,使得创新创造举步维艰。
2. 考核机制偏差
当前考核体系存在明显短板:功过计量标准不对等,往往"功劳千条不及过错一件";创新激励机制缺失,导致基层不敢尝试;责任认定标准模糊,问责程序缺乏透明度。
三、危害警示:过度追责的代价
1. 组织效能衰减
过度追责导致决策链条延长,部门墙越筑越高。基层工作"各扫门前雪",推诿塞责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2. 人才流失加剧
优秀人才面对僵化的体制选择离开,留守人员被迫采取消极应对策略,新人不愿承担重任。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人才梯队断层,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四、破局之道:重构责任文化
1. 完善问责机制
建立科学的责任认定标准,设置合理的问责程序。强化过程监督,确保问责公平公正。建立健全申诉渠道,保护干事者的合法权益。
2. 优化激励体系
推行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撑腰。设置创新激励政策,让创新者有动力。完善绩效评价标准,确保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
3. 创新管理方式
简化审批流程,下放合理权限。强化过程辅导,注重结果导向。从"重责罚"转向"重引导",从"避风险"转向"控风险" 。
五、行动建议:让担当者有位、创新者有为
1. 对管理层的建议
树立科学的治理理念,建立合理的授权机制 营造支持创新的氛围,带头承担改革责任 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为基层干事创业撑腰
2. 对基层的建议
保持积极进取心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善用制度保护自己,勇于表达合理诉求 在合规前提下大胆创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结语:让责任文化成为进步的动力
过度追责不仅伤害员工积极性,更会阻碍企业发展。建设科学的责任文化,既要严格规范,更要激发活力。唯有实现从"避责"到"担当"的转变,才能真正激发组织创新力,推动国有企业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让我们共同努力,构建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责任文化,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惟其如此,国有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