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药“寒冬”将尽,暖春可期

企业   2025-01-05 07:35   上海  

一、2024 医药之殇:至暗时刻


回首 2024 年,医药板块的表现堪称惨淡,用 “至暗时刻” 来形容毫不为过。

从市场整体数据来看,wind 资讯显示,2024 年初至 12 月 24 日,中证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大幅下跌 13.21%,而同期代表全市场平均水平的沪深 300 指数却上扬 14.64%,如此鲜明的对比,医药板块的颓势一目了然。

医药行业处于31个一级行业年度涨幅(按照总市值加权平均)的最末位,回顾近十年来医药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涨幅排名:

2024年是医药表现最差的一年。

深入到细分板块,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生物制品板块受行业同质化竞争与 “价格战” 双重夹击,从年初至年末,跌幅高达 25.85%,成为重灾区。疫苗作为生物制品的典型代表,更是惨不忍睹,智飞生物、百克生物、金迪克等企业总市值纷纷 “腰斩”,康泰生物、沃森生物市值也缩水 3 成左右,企业们苦不堪言。

医疗服务板块也未能幸免,下跌 22.00%。医疗器械板块受医疗整顿、招投标延迟及集采等因素影响,下跌 13.36%,龙头迈瑞医疗总市值从 3523 亿元缩水至 3131 亿元,联影医疗从 1129 亿元跌至 1046 亿元,企业规模大幅缩水。

医药商业、原料药、化学制药板块虽跌幅相对较小,但也分别达到 10.35%、4.79%、4.71%,在寒冬中艰难挣扎。

而处于创新药产业链上游的 CXO 板块,同样遭受重创

药明康德作为龙头,总市值从 2157 亿元急剧缩水至 1563 亿元,跌幅达 28%,凯莱英、九洲药业、博腾股份总市值均下跌超 3 成,美迪西更是近乎 “腰斩”。究其背后,是行业 “价格战” 引发的竞争加剧,使得 CXO 企业销售订单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二、多重困境:寒风凛冽


究竟是何原因让医药行业在 2024 年陷入这般困境?

1、融资端的寒冬率先袭来

自 2021 年起,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热度急转直下,步入资本寒冬。

一级市场上,投资人愈发谨慎,企业融资难度陡增;二级市场中,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数量与募资总额大幅下滑。据《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数据,2023 年上半年,我国仅 196 家生物医药企业获一级市场融资,总融资额 310 亿元,同比分别锐减 21.6% 与 28.6%;同年 A 股生物医药企业上市 21 家,募资合计 223.56 亿元,上市数量与募资总额降幅超五成。

创新药研发本就需海量资金与漫长周期,在此困境下,众多创新药企资金链紧绷,研发进程受阻,管线推进艰难。

2、支付端的压力接踵而至

医保控费成为常态,药品集中采购与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持续推进,大幅压缩药品利润空间。

自 2018 年 “4 + 7” 集采试点启动,多批集采已覆盖大量药品品种,中标价格常现断崖式下跌。

以第十批集采为例,多款药品报价低至 “地板价”,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从约 30 元 / 支降至 2.39 元,阿司匹林肠溶片、叶酸片等低至每片 0.03 元。

这虽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却让药企盈利能力承压,尤其对仿制药企冲击巨大,部分企业甚至陷入 “赔本赚吆喝” 的窘境。

3、医疗反腐的风暴更是席卷全行业

2023 年中开始的医药反腐行动,深入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大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曝光,药企传统销售模式遭受重创。

不合规的学术会议、带金销售等被严厉打击,药企营销费用锐减,销售渠道受阻。过去靠 “资源型销售”、代金推广的模式难以为继,企业被迫转向 “专业型销售”,以学术推广、真实临床价值为核心重塑营销体系,否则便面临市场份额被蚕食的危机。

4、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超乎想象

国内医药市场同质化竞争泛滥,同一治疗领域产品扎堆。以 PD - 1 抑制剂为例,众多药企扎堆研发,市场迅速饱和,为争份额大打 “价格战”,产品利润被严重挤压。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皆受此困扰,企业为求生存,不得不低价竞争,研发投入受限,陷入恶性循环。

5、海外政策的风云变幻,给医药行业出口添堵

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等政策带来阴霾,对我国 CXO 企业海外订单造成冲击。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受波及,海外业务拓展遇阻,订单数量下滑,营收增长承压。

在逆全球化浪潮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医药企业出海面临技术壁垒、审批阻碍、市场准入限制等诸多难题,海外市场开拓之路崎岖坎坷。

三、破冰之光:希望初绽


在漫长黑夜之后,黎明的曙光已悄然浮现,2024 年医药行业的至暗时刻或许正孕育着未来的光明。

1、政策面上,利好消息频传

国家对医药创新的支持坚定不移,持续加码。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北京、广州、珠海等地为创新药企提供研发补贴、审评审批加速等支持,为企业创新注入动力。

医保目录调整成为创新药企的 “及时雨”,2024 年新版医保目录新增大量创新药,不仅提升了创新药的可及性,也为药企开辟广阔市场空间。以肿瘤、镇痛、慢病等领域为例,多款国产创新药纳入医保,企业有望借助医保东风实现销售放量,收回研发成本,步入良性循环。

2、从需求端来看,人口老龄化与消费升级双轮驱动

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人医疗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慢性疾病、康复护理、眼科、口腔等领域需求尤为旺盛。

中国的卫生费用支出已经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状态,未来在老龄化的大趋势下,这个高增速肯定会持续。

数据显示,到 2025 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 2,563.1 亿元,糖尿病市场潜在规模超千亿元。老龄化下,消费者对健康重视程度攀升,对高品质、个性化医疗服务和产品的支付意愿增强,高端医疗器械、特效新药、消费医疗等迎来发展契机。

3、出海浪潮中,中国医药企业崭露头角

近年来,众多药企加速国际化布局,凭借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斩获佳绩。

作为国内创新药的标志性企业,恒瑞医药多款 ADC 创新药获美国 FDA 认定,部分产品海外授权交易金额可观。

2024年5月,恒瑞医药将旗下三个GLP-1类创新药授权给Hercules公司,换取了超过60亿美元的首付款和各类里程碑款,并取得了Hercules公司19.9%的股权。

2024年12月29日,恒瑞医药宣布,将公司自主研发的Delta样配体3(DLL3)ADC创新药SHR-4849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IDEAYA Biosciences公司,首付款7500万美元,潜在的付款总额可达10.45亿美元。此外,恒瑞还将收取达到实际年净销售额一到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提成。

2024年国产创新药 license out 交易活跃,相关交易数量与金额同比显著增长,ADC、双抗等前沿药物成为出海亮点,中国正从医药大国迈向医药强国。

4、经历深度调整,医药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投资性价比凸显

许多优质药企股价大幅回调,市盈率降至历史均值以下,市场悲观情绪过度释放,为长期投资者提供难得的入场时机。随着行业基本面改善,估值修复有望带动股价回升,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

四、春江水暖:细分领域新机遇


(一)创新药:厚积薄发


在医药行业的寒冬中,创新药领域却似点点星火,正孕育着燎原之势。

近年来,国内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持续攀升,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恒瑞医药 2024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 38.60 亿元,同比增长 26.23%,累计研发投入超 400 亿元;百济神州研发费用同样居高不下,多年来全力攻坚肿瘤、免疫等前沿靶点。

巨额投入之下,成果斐然。

恒瑞医药上半年 3 项创新成果获批上市,创新药富马酸泰吉利定问世,已上市 1 类创新药达 16 款;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泽布替尼在全球多地获批,打破外资药企垄断。

国内政策暖风频吹,为创新药商业化之路扫平障碍。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加速创新药准入,众多抗癌、罕见病创新药入医保,患者负担减轻,药企销量提升 “双赢”。

恒瑞医药的达尔西利、瑞维鲁胺等产品进医保后收入大增;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专项扶持,上海 “张江研发 + 上海制造” 为药企提供资金、审评便利。

出海进程中,中国创新药崭露头角。

License out 交易频繁,2024 年交易金额、数量双升,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多款 ADC、双抗药物授权海外药企,技术实力获国际认可。

药企自主出海也成果初显,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获 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叩开欧美主流市场大门。

随着研发深入、商业化成熟、国际布局拓展,创新药有望在未来迎来业绩大爆发,引领医药行业重回增长快车道。

(二)消费医疗:潜力涌动


消费医疗宛如一片蕴含无限潜力的蓝海,正等待着人们去探索与开拓。

消费医疗范畴广泛,涵盖医美、眼科、口腔、辅助生殖、体检等领域,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据粤开证券数据,眼科、口腔科等专科医疗 2025 年市场规模预计超 6000 亿元,医美领域 2025 年有望达 3529 亿元。消费升级浪潮下,民众对美的追求、健康管理需求日益旺盛,成为行业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回升,消费医疗需求有望迎来报复性反弹。

政策边际向好,医美行业监管趋严规范市场,打击非法医美,为合规机构释放空间;口腔集采靴子落地,促使行业以价换量,优化服务供给;眼科 “近视防控” 受政策重视,OK 镜等产品需求增长。

以医美为例,轻医美项目凭借创伤小、恢复快、价格亲民,吸引大批消费者,非手术类医美市场增速超手术类。

新氧数据显示,2024 年水光针、光子嫩肤消费订单量涨幅超 50%;口腔领域,种植牙集采后价格亲民,口腔连锁机构加速下沉,通策医疗等加大二三线城市布局;眼科领域,爱尔眼科、华厦眼科凭借专业服务、品牌优势,持续拓展市场份额,近视防控、干眼治疗等业务增长迅猛。

未来,消费医疗领域企业有望凭借精准定位、优质服务,尽享行业增长红利,业绩再上新台阶。

(三)医疗器械:国产崛起


在政策的东风吹拂与技术的坚实支撑下,国产医疗器械正以蓬勃之势,向着高端化、国产化大步迈进。

近年来,国家设备更新政策利好频传,《关于印发使用环节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为国产器械进入医疗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基层医疗市场需求被充分激活,国产器械迎来广阔天地。

技术创新成为国产器械崛起的关键力量。

迈瑞医疗在超声、监护等领域技术突破,高端超声产品性能媲美国际巨头,国内市场份额稳居前列;联影医疗发力高端影像,自主研发的磁共振、CT 设备打破外资垄断,装机量逐年攀升;微创医疗在心血管介入器械领域深耕,Firekingfisher® 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以卓越性能获医生患者认可。

国产替代浪潮汹涌,在高值耗材、体外诊断等细分赛道成绩斐然。

高值耗材集采中,国产心脏支架、骨科耗材凭借性价比优势,中标后迅速放量;体外诊断领域,迈瑞医疗、新产业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与仪器,逐步抢占进口品牌份额,在三级医院装机率显著提升。

伴随创新研发持续赋能、国产替代深入推进,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成为拉动医药板块复苏的生力军。

(四)中药:古韵新章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时代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政策面上,国家对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支持不遗余力。

《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优化中药集采规则,独家品种议价空间合理,企业积极性得以保护;基药目录调整向中药倾斜,更多经典名方、优质中成药入选,基层用药需求获保障。

从药材质量管控到新药研发创新,全产业链升级行动如火如荼。同仁堂、片仔癀等老字号严守古方工艺,精选道地药材,以卓越品质铸就品牌护城河;天士力、以岭药业等现代中药企业,运用现代科技赋能研发,复方丹参滴丸、连花清瘟胶囊药效机理明晰,国际化征程稳步迈进。

在消费端,中药养生保健理念深入人心,“治未病” 市场蓬勃发展。

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东阿阿胶的阿胶糕等滋补品备受青睐,成为日常养生、礼品馈赠佳选;中医院、中医馆在各地落地开花,艾灸、推拿、药膳等中医特色服务融入生活,为中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凭借政策利好、文化底蕴、创新驱动,中药板块有望在传承中创新,实现业绩稳步增长,书写医药行业的古韵新篇。

五、静待花开:布局未来


医药板块应该说是最近4年A股最差的一个板块,中证医疗指数4年来,年度分别下跌15%、25%、24%、15%,都是超过15%扎扎实实的两位数下跌。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触底反弹,很多板块出现了逆转,年线收红,但医药疗板块跌幅仍然达15%,冬天之后是更寒冷的冬天。

因为集采、反腐、消费降级等影响,医药板块看起来像被抛弃。但,这又正是逆势投资者所要去寻找的目标。

“别人恐惧我贪婪”,否极泰来,当下或许正是布局医药未来的黄金时机。

对于投资者而言,我们应该以长远眼光看待医药行业。

尽管短期波折不断,但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技术创新等因素将持续驱动行业增长。

我们依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目标,逢低布局优质创新药企、消费医疗龙头、高端医疗器械企业以及具备成长潜力的中药品牌,大概率能收获丰厚回报。

药物递送
专注药物递送技术和高端制剂,分享相关知识,做一个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科普号,愿分享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