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IPO,对于2024年的生物医药行业来说满是辛酸泪,尤其是境内的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似乎已经关上了大门,迫使诸多企业只能转战港股,特别是到了下半年陆续交表,显得十分热闹。不过,看着那些18A上市企业市值在10亿港币徘徊,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也就是为了完成IPO的使命,给早期投资者一个交代。当然,在这之中还是有企业可以做到无惧行业风雨变幻,从一开始就励志于港股,而且大概率是值得更高期待的。
【扩展阅读】映恩提交港股IPO申请 | 手握12款ADC,40亿美元交易总额
本篇将抛开港股,只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
2024年成功越过IPO龙门的锦鲤寥寥无几,印象中一家是“央企CRO第一股”益诺思,或许是搭上了CRO概念的末班车?另一家是定位于“家庭小药箱”的小方制药,主打产品是开塞露和炉甘石洗液,在业内看来都是最为普通的产品,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反而在当前政策环境下属于最为安稳的生意,可谓万幸。
反观被斩于IPO鬼门关下的冤魂,却是不胜枚举。之前对其中的少数几家做过讨论,更多都没来得及评述。
延安医药,北京,10月8日终止。又一药企IPO终止,存货告急
知原药业,深圳,10月21日终止。丑小鸭到白天鹅!本土小药企转型典范
南通联亚,上海,9月27日终止。时也,命也!复杂制剂老将,折戟科创板IPO
百英生物,深圳,7月5日终止。百英生物IPO终止
小伦智能,深圳,6月22日终止。IPO终止蔓延到上游,这次是制药装备
熙华检测,深圳,6月19日终止。又一个IPO终止 | 左手CRO,右手种水稻
迪嘉药业,深圳,6月12日终止。又一个IPO终止,这次是第一三共的API供应商
圣兆药物,北京,6月3日终止。复杂注射剂,没法造就一个IPO吗?
欣捷高新,深圳,1月19日终止。来日方长!继续做好榜样
康亚药业,北京,1月5日终止。国内CDMO行业“第一家族企业”IPO终止
那么,依然在IPO瑟瑟寒风之中排队的医药企业还有哪些家呢?
必贝特,一家小分子biotech,离IPO撞线已经近在咫尺了。2023年6月已经提交注册,但是迟迟没有等来注册生效的消息,只是不断在更新财务数据。不知道是不是在等必贝特的第一个产品批准之后才会推进注册程序。
BEBT-908是全球首个HDAC/PI3Ka双靶点抑制剂,2023年10月基于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关键单臂II期临床试验,提交上市申请,也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按照当前审评环境估计是很难仅仅凭借单臂II期就能获得附条件批准的,毕竟r/r DLBCL 并不是无药可治,包括CAR-T细胞治疗药物。目前,受理号CXHS2300092的上市申请已经在2024年6月就离开队列了,过去都半年之久了不知何故仍未有消息。
好在必贝特依然在按部就班推进后续临床试验,包括在BEBT-908联合利妥昔单抗的确证性III期临床试验前探索性研究(CTR20240114)取得初步临床结果。2024年11月,必贝特宣布启动BEBT-908联合利妥昔单抗的正式确证性III期临床试验。
恒润达生,一家CAR-T biotech。早在2022年10月就在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
就在2024年12月31日刚刚更新的招股书提到,第一个产品是靶向CD19 CAR-T细胞疗法HR001用于治疗r/r B-NHL预计于2025年获批,而此前版本在2022年10月及2024年6月29日更新问询回复中都是预计2024年年底前获批,预计2025年实现全年销售。实际情况是受理号CXSS2300098刚刚离开上市申请队列,进入行政审批流程,不知道在2025年第一季度是否能揭晓答案。或许其能否顺利实现IPO就是看这个产品审批结果了,可谓毕其功于一役。
【扩展阅读】今年中秋佳节, “复星”不再“凯特”;去年金秋十月, “复星”不再“龙沙”
相比于2022年10月那会儿只有奕凯达和倍诺达于2021年批准上市的竞争格局,目前国内已经有6个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上市。有公开销售数据的两个产品,就是奕凯达和倍诺达,2023年收入分别是2.4亿元和1.7亿元。恒润达生在此前做出的销售预测是获批后第一年,即2025年收入1.16亿元,到了第二年则是3.21亿元。或许,这份销售预测也要做相应更新了。
武汉禾元,一家专门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的biotech,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水稻表达体系,表达量高达15-20g/kg糙米。最为亮眼的项目是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2024年9月上市申请获CDE受理,且按“(一)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品、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罕见病等疾病的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人血清白蛋白运用广泛,进口产品长期占据60%以上的市场。有望在2025年获批,将有效解决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严重。
安徽济人,一家中药厂,主要产品包括疏风解毒胶囊、蒲地蓝消炎片、通便灵胶囊、盆炎净片等,以及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2023年3月,公司在上海交易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就在2024年12月31日刚刚完成第四次更新财务数据,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亿元,净利润8千万,均保持上升势头。
天广实,一家抗体biotech。不得不说是当下的孤勇者,也就只有天广实还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2024年11月依然选择境内IPO。当然,或许这也是当前最好的选择,可能也是最后的选择,此前在科创板和港交所的尝试都失败了。目前处于第一轮问询阶段。
公司最重要的项目是MIL62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适应症包括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和滤泡性淋巴瘤(FL)。其中,PMN适应症的临床III期试验已完成全部受试者的入组并进入随访后期阶段,FL适应症处于临床III期阶段,SLE适应症处于临床II/III期阶段,NMOSD适应症处于Ib/III期阶段。此外,产品还具备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方向持续拓展的潜力。
公司通过研发服务、技术成果转让、授权许可等产生部分收入,但不足以覆盖各项成本费用。值得一提的是其与贝达的合资公司赋成生物是一家生物药CDMO,当前业绩大幅下滑。好在到2024年6月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7亿元,还可以支撑,但也必须要尽快通过资本市场储备更多资金才算安妥。
【扩展阅读】一图汇总 | 2024H1生物药CDMO收入,含2021-2023年
除了上述一家药厂已经盈利且业绩情况良好之外,其他4家都是未盈利biotech,且其中3家都是第一个产品的上市申请处于关键审评审批阶段,或许能否实现IPO就等着NMPA的意见了。
此外,还有5家CRO也在艰苦奋斗中。
迈百瑞,一家生物药CDMO,尤其是以ADC为专长,也算是当前的热门赛道。不过受困于行业下行,客户普遍对价格十分敏感,在死命压价,加上同行竞争,因此各家所能拿到的合同金额都大幅缩水。即便早在2023年6月就已经过会,但迟迟未能提交注册,目前就是到点就更新财务数据,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拿出来像样的业绩以支持继续IPO之路,毕竟其实就差这最后一公里了。
【扩展阅读】国内ADC CDMO实力版图
六合宁远,一家化药CDMO,情况同迈百瑞十分相似,关键就看业绩情况如何了。
百奥赛图,以转基因鼠平台为专长,抓住了肿瘤免疫疗法的热潮。此前也想转型biotech,但未能如愿,吞噬了大量资金,所以还是继续做回CRO。另外,千鼠万抗计划产生众多候选序列带来不少license订单,后续有望迎来爆发。
【扩展阅读】鼠的生意,依然坚挺
百奥赛图早在2022年9月就实现在港股上市,如今市值只有33亿港币,显然是不满意的。因此,选择勇闯科创板就是想获得更多资金弥补做biotech造成的巨大资金消耗的同时,更重要是要获得更高市值。
武汉珈创,专注于小众领域的生物药库检定业务,可以说是执着于IPO的 “打不死的小强”,屡败屡战。2024年6月在北交所提交申请,有了第一轮问询的回复,目前在中止状态需要更新财务数据。此前的业绩情况来看,未见增长动力,且以前从未有过的应收账款突然暴涨,都是IPO道路上的潜在隐患。
【扩展阅读】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这家CRO的IPO执念
海金格,一家临床CRO。就在武汉珈创后一天提交IPO申请,相比前者仅一轮问询,海金格在2024年12月31日刚刚拿到第三轮问询,可以说是应接不暇,这一轮的问题包括:问题1.销售人员薪酬合理性;问题2.关于核心技术与市场地位披露的准确性。此前的问题集中在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募投项目合理性与必要性。
【扩展阅读】实习生事件之后,该如何帮助海金格应对IPO问询
继续往上游去看的话,还有3家企业是从事设备、试剂、耗材。
苏州赛分,专注于填料,2024年8月23注册生效,是最接近于IPO撞线的。主打国产替代的概念,对于生物药降低成本来说十分有意义。
【扩展阅读】色谱填料第二股!赛分科技IPO提交注册
丹娜生物,为体外诊断企业,可以说是最近一段时间给行业带来了唯一的好消息,2024年12月27日过会。丹娜生物主要从事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当前,试剂产品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上半年,丹娜生物营业收入约1.18亿元,归母净利润约3800万元。
自从新冠疫情之后,IVD公司的业绩下滑十分严重,成为重灾区,也是让投资人避之不及。此番丹娜生物IPO过会不知道算不算是来了一剂强心针。
【扩展阅读】新冠业务,又回来了?
汉邦科技,同样也是国产替代概念。公司以色谱技术为核心,是国内色谱纯化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2023 年度,公司在国内小分子液相色谱设备(包含生产级和实验室级)市场占有率约为12.7%,排名国产第一位,其中在生产级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达39.2%,排名第一;在国内生产级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的市场占有率约8.8%,排名第三。2024年上半年收入近3.3亿元,归母净利润3700多万元,保持稳定。目前公司面临的一大隐患就是与国际巨头Cytiva存在三起专利侵权诉讼。
在众多IPO纷纷撤回的2024年,上述13家企业能够熬过来着实不易。2025年,这13家企业的IPO进程将深刻影响资本市场的动向,指引着后续的投资逻辑,包括最受关注的未盈利biotech是不是有第一个产品获批成为硬性条件,CRO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空间门槛是不是进一步提高,上游产品的产业价值是不是有更高要求,等等都是关注点。只有二级市场道路通畅,才能让一级市场活跃起来,最终有更多资金回流到产业,激发创新活力。
加微信交流群/商务/媒体合作/转载授权,扫下方二维码
药物递送技术文献共享QQ群,扫下方二维码
本公众号长期征稿: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