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无法直视死亡 | 经典科普回顾

情感   2024-12-13 20:01   河北  
创号8年第879篇
安慰记作者闫笛
编辑tianQ



还记得几年前,我想要一展自己的厨艺,打算到市场买条鱼回来做大餐。


当我在鱼摊,用套着袋子的手触摸那条鱼的时候,我瞬间抽回了自己的手。一种恐惧感油然而生,死掉的鱼那种软的和人的皮肤类似的触感,让我浑身不舒服。


发生了什么?那一刻的体验是什么?


等我回过神之后,我才意识到,我好像害怕那个“死掉”的生物。那一刻我像触电一样,这种体验激发了我对死亡的想象,有一根神经好像直通内心某个位置,对死亡恐惧的体验被一触即发了。


后来,鲜鱼大餐没有实现,但我对于死亡恐惧的思考开始了。



 

1. 那些有过死亡焦虑体验的人

我把自己与死鱼“亲密接触”的经历分享给了我的好朋友,没想到她也有同样的体验,所有死掉的动物,她都不敢碰。谈到对死亡的感觉,她又给我讲了自己作为护士上班初期,曾经独自处理病床上死去的病人的经历。整个过程她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似乎作为一名护士的职责支撑着她完成了这一切。


我的另一个朋友则告诉我,她不怕死鱼,但她常常会有一些对意外的担心,走在路边时,会突然幻想旁边的机动车可能冲过来撞到自己;有时她会突然担心房子是不是不坚固,会不会突发地震让房子塌掉;走在深夜的小巷,她会担心那个黑暗处可能会跑出某个图谋不轨的人。


欧文亚隆曾经提到:"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恐惧着死亡。有些人的死亡焦虑外显而容易识别,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种焦虑却很隐蔽,它潜伏着,只有通过努力探究,甚至用心挖掘,才能识别出来。"


2. “不要和我谈死亡”

人们普遍回避和死亡有关的话题,这样的经历和感受,我的朋友们感到很难对其他人讲,好像大家普遍避讳谈到和死亡有关的话题。哪怕自己尝试提起,好像别人也都是试图转移话题。


3. 死亡焦虑触发了自我保护机制

恐惧管理理论的认知双加工模型诠释了当死亡焦虑被我们意识到时所发生的心理过程。理论指出,当死亡的想法出现在我们的脑海时,我们的大脑会有意识地消耗认知资源,将死亡带来的脆弱感和恐惧感推出我们的意识。而这一步成功完成之后,大约5分钟,我们的远端心理防御系统会被激活,我们可能做一些看起来和死亡完全无关的事情,它包括与增进亲密关系、维护世界观和提高自尊相关的一些行为。

 



 

与动物不同,我们人类能够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性,生存的本能和必死的意识会造成我们人类特有的困境,引发人对生的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对于这样一团“不明物体”,我们要怎么办好呢?


1. 加强我们的内在安全堡垒

通常,我们不会意识到死亡所带来的脆弱和恐惧的不适体验,这有赖于我们自古以来就有的心理防御体系,它像我们内心的安全堡垒一样,保护我们,不让我们意识到死亡带来的脆弱和无助感,以此维护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以安全、稳定的状态运作正常的社会功能。


对死亡焦虑的防御(安全堡垒)涉及三个方面,亲密关系、世界观和自尊。当我们与亲人、爱人和朋友拥有更亲密的关系时,当我们的世界观体系更加牢固时,当我们感到自尊水平较高时,我们更不易触发死亡焦虑体验。


那么我们可以做以下的一些事来加固安全堡垒:


为了增进亲密关系,我们可以尝试:


(1)坦诚沟通:建立坦诚和敞开的沟通方式,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增强理解和信任。


(2)互相支持:在生活中相互支持,尤其是在难以应对的时刻,给予彼此关注、关心和鼓励。


(3)一起做事:共同参与活动、计划和任务,增强互动和共同体验,促进情感交流和依存感。


(4)保持独立:尊重对方的独立性,维护个人空间和隐私,不要让关系过于依赖。


(5)寻找共同点:发掘彼此的共同点,共同关注和喜欢的事物,增强共同话题和兴趣爱好。


为了建立我们的世界观体系,我们可以尝试:


(1)学习知识:通过看书、听讲座、看电影等多种途径来获取知识,建立自己的世界观。


(2)反思生活:对生活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人生轨迹,形成世界观。


(3)接触不同文化人群:世界观来自体验,与不同的人互动和交流可以开拓封闭的视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旅行、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接触不同的人,建立自己丰富多元的世界观。


(4)思辨和分析:阅读哲学、逻辑等方面的书籍,也可以通过与有思辨能力的人互动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除了针对以上的内容进行尝试之外,欧文亚隆也曾提到,当我们越对生活感到满意,我们越不容易体验到死亡焦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尝试各种方式提高我们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帮助我们加固心理堡垒。


2. 突破安全堡垒,与死亡焦虑面对面

死亡焦虑,我们也可以选择勇敢地面对。实际上,真正地直面死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人类做的很多反人性的事情一样,直面死亡需要我们在遭遇自己真实的脆弱感时,不启动防御机制去逃离体验。如果不能心怀勇气,这样的状态就不容易达到。


塞内加曾说:“只有愿意并准备好死亡的人,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滋味”,许多名著或电影,都曾表达过,当人真正面对了死亡带来的这种不能直视的感觉时,其力量足以使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极大的转变。在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大多数人的死亡焦虑都或多或少地被激发,在那样的时刻,我们好像开始重新排序,到底人生最重要的,我最在意的,我最想实现的究竟是什么。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主动地直面死亡呢?


(1)观看与死亡有关的电影,例如《送你一朵小红花》《我们天上见》《愿望清单》等,故事中死亡的情节会触动我们内心对死亡的感觉。


(2)阅读与死亡有关的书籍或著作,欧文亚隆的《直视骄阳》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将死亡焦虑透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狄更斯的《圣诞颂歌》以及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中都有面对死亡使人发生彻底变化的情节。


(3)参与以死亡为主题的心理咨询团体也可以让我们在安全的氛围下直面死亡。


当我们想要主动突破安全堡垒,与死亡焦虑面对面时,需要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不必硬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协助下去面对。


3. 当生活事件突破了安全堡垒

一些生活中的创伤事件,可能猝不及防地把死亡恐惧推至我们面前,这种突发的死亡恐惧体验,常常会引发严重的情绪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在咨询师的陪伴下,从这种恐惧的体验中慢慢走出来。


当死亡焦虑的体验开始“晃动”自己的情绪时,我们可以选择加固心理堡垒,不让死亡焦虑过多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可以去直面这份不适感。


不论是心怀勇气,直视骄阳,还是生活事件将其推到面前,面对死亡也有可能会引发人们的改变。一些人开始重新安排生活的优先级,不再重视没有意义的事情;一些人会产生释放的感觉,能选择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人们普遍感到活在当下的感觉增强了,不再拖延到退休或未来某个时间之后才过想要的生活;死亡衬托下的生活色彩开始变得鲜活,人们欣赏生命中鲜明生动的自然现象,如季节更替、落叶、微风;比起之前,人们开始与心爱的人有更深入的沟通,对人际间的恐惧也变得更少,更不担心被人拒绝,也更敢于冒险。


欧文·亚隆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中世纪僧侣在房间摆放人类颅骨;17世纪英国牧师穿上寿衣宣扬期待永恒;蒙田把墓园安置在教堂旁边,小镇最常出入的位置。他们养成了让死亡一直出现的习惯。思想家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以不同的方式提醒我们,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死亡也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


让我们心怀勇气主动看向死亡,让我们试着去靠近那一团焦虑,试着站在这里不要倒下。我们终将领悟,死亡的奖赏。





糖丸儿们如何面对死亡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糖丸儿们及时星标🌟安慰记哦

不然就和安慰记失联啦!


安慰记心理
一个将心理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