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处理死亡的方式,消除了我的「死亡恐惧」
情感
2024-12-21 20:00
河北
创号9年第1065篇
安慰记作者张宸绪
编辑tianQ
2024年12月4日,影响几代人的著名作家琼瑶在台北家中选择以自杀结束了86岁的生命,「翩然而逝」。
无论我们是年轻还是苍老,富贵还是贫穷。衰老,死亡,选择结束生命,这些字眼无时无刻不是笼罩在我们生命中的背景和帷幔。总是就在那里,我们偶尔沉思它,也常常避免谈及和感受它,直到一些熟悉的现实提示我们它一直就在眼前。
琼瑶的选择,或许就成为了这样一个提示。相比起无知无觉的触碰又忘记,或许我们一起认真的思考和聊聊它,会让我们从“死亡”这个话题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琼瑶选择用“「翩然」的化为雪花飞去了”来描述自己的死亡,强调其中的轻盈和自由的一面。死亡无疑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但同时,作为我们与生俱来注定的归宿,作为生命转化的必然历程,琼瑶也看到了它“轻盈的”一面。
当我们恐惧死亡的时候,我们将死亡看成追逐我们的猎犬,听到吠声就想要远离,但当接受它从未远离,死亡似乎也是构成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温柔而沉默的基石,塑造了我们所知所见的万物。很少有人能设想:如果世界失去了死亡会变成什么样子。
因为死亡的焦虑长存,人们尝试着去爱和抚育Ta人来延续遗传物质的存在,凝练思想以便教学和传承来延续自己的精神存在。为了保存易朽的躯壳,我们发展出上至金字塔的宏伟遗迹,下至今日的现代社会。为了充实有限的时间,我们学会专注和好奇。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我们的思想和文明,都建立在生命有限,我们的意识终会消散这个不言自明的基础之上。
从出生的一刻开始,我们随着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建立起相对稳固的自我,“人格”“图式”“同一性”渐趋完备,像是种子成长成柔软的草本或者坚固的木质。划分出我们和外在世界的边界,让我们“成为我自己”渡过属于自己珍贵的一生。
但是就像物质上我们会重归这个世界,心理上,这个边界也会受到时间的限制,有“未建立之前”也有“消亡之后”。坚固的自我最终会慢慢淡去,重归柔软,有时候是缓慢的,有时候是一瞬间。
与死亡心理有关的研究常常会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临终心理领域的研究中常常提到这样一个说法,我们从接触世界中意识到自己的存在,随着生命的倒计时,我们会经历一个对世界的意识逐渐收窄,逐渐收回“反应”“思考”“想法”这些与外界相关联的东西。但是内在存在愈加笃定而活跃的状态。
然而即使是研究者和哲学家也不得不承认的一个话题是,因为我们所有的思考都在死亡之外,所以我们只能界定它“不是”和逐渐“逼近”它的状态,“想”和说都是不完备的,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的认识它,能认识死亡的只有它本身。
所以海德格尔会说:害怕死亡很正常。相反的,最好可以接受对死亡的害怕。彻底领会死亡就是整体地领会「活著」。
哲学家的话题或许深奥难懂,接下来,或许相应的,我们只能从「活着」来「接近」死亡这个大问题。
琼瑶用「火花」来描述自己享用尽了生命的精彩,可以看到她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珍视。
从时间的角度,「活着」的状态里,时间是朝向未来的。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考虑「现在」如何投入到「未来」。读书如何,工作如何……我们「占有」时间,「延续」自我。
但是舞台背后其实始终挂着一面轻盈的帷幕等待落下,电影《守望者》里暮年的超级英雄初代丝魂回忆起青年时的创伤,意味深长的说:“(在我这个年纪)每一天都在眼前逐渐变暗,但是过去,即使是最肮脏的过去,也逐渐变得明亮起来。”
我们在成长中占有一部分时间,占有一部分世界。也包括重要的关系,《小王子》里讲:”玫瑰之所以是重要的,是因为你在她身上花费了时间。“
无论发生在童年、青年、老年,或许从我们意识到「死亡」的一刻开始,这些花费的时间,占有的东西就同时具备了一层指向过去的含义。因为知道有未来,所以我们在寻求更好地生长,因为知道有终结,所以我们也在把体验当成回忆去经营。只是有时候,前者多一些,有时候,后者多一些。
人生前半段,所有人都会觉得死亡离自己很遥远。但是越是试图无视后者,我们可能就会越是为前者可能被打破,「死亡」的阴影可能笼向我们而惊慌——越是努力,就越发现时间像是指缝里溜走的水,存在着抓不住的部分。越害怕我们就越顾不上去观察这个阴影,而越是观察不到而确然存在的东西,就会让我们越发害怕。
如同上一段我们聊到的,所有的边界都会变得柔软,逐渐淡去。我们与我们所占有的东西之间的连接,也同样如此。
古语有云:“生如寄,死如归。”本意固然是说生如客居异乡,死如回归故里,但是在现代汉语的意义上未尝不可以理解成生命是一场精彩的「借用」,而死亡将是真正的「归还」。
这不意味着自我的建立终究是一场空,相反,正因为所有的边界都会削弱和消亡,因为「死亡」限制着所有人,我们才得以更好地在有限中实现自己的存在,更充分的享有有限的自由,才不用被上一代人,上上代人的人格和「规矩」永远束缚,才可以「翩然」。
琼瑶作出死亡的选择,背景是或许在年轻人看起来并不严重的「病症名称」和衰老的身体给她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可能有人觉得,只有我们心中传统意义上「重病」才「值得」考虑生命的效用和价值,为了一个「关节炎」而痛苦是一种老人“博取关注”的手段。甚至于将所有没听说过的疾病乃至于「衰老」本身笼统的视为当事人的脆弱。
但其实,衰老与疾病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会产生多种颠覆生活的变化的重要事件。就像我们都经历过桌椅衣服书包都快速的不再适配,生活充满了各种陌生的东西的童年。我们的心智在身体之中,追赶着身体的脚步不断的成长。衰老也是同样一种必然的人生阶段,随着身体的衰弱逐渐难以容纳和匹配心智,身心逐渐失去联结和整合。
台湾学者余德慧把衰老——疾病——临终对人的影响概括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生活被疾病侵扰(interruption) ,生活仍然在稳定的运转,只是时不时的添了一些阻碍和麻烦,就像感冒影响上学上班,不舒服,但是生活本身仍然值得期待。
第二阶段是疾病侵入生活 (intrusion),疾病不再是一件有开始有结束的事情,它在很多地方成为了生活的组分,永久性的改变了熟悉的生活。常见的例子就像是透析和拐杖,我们需要学习一种新的方式来适应这个世界,这常常并不容易。
第三阶段他用了一个非常文绉绉的词汇,受病之中 (immersion in illness),也就是说,疾病溶解在了我们的生活里,包围着我们,不再是疾病进入我们的生活,而是我们坠入了一种名为疾病的全新状态里面。不知不觉间,一个人最优先的身份从工程师或者农民,父母或者子女……变成了”病人“(老人)。失去了名字,失去了身份。
衰老和疾病溶解在了生活里,个人溶解在了衰老和疾病里。
写作这篇文章的我还算是青年人,读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应该大多还没有进入暮年。我们也只是借用研究者深入的观察和我们有限的经验来试图靠近「衰老」。
但是其实即使是这样「奇观」性质的审视,也某种意义上足以让我们了解,像琼瑶一样经历病痛的老人面对的东西,其实还要比死亡本身更多一些,很重的一些。
现代社会逐渐在推行新的观念来应对前现代无力顾及的关于衰老和病痛的照护,「姑息治疗」或曰「安宁疗护」(Palliative Care)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一整套涉及领域广阔的、体系庞大而积极的治疗手段,包含对患者疲乏、疼痛等症状的干预,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干预,对患者生活及社会角色的干预等众多项目,甚至包括居丧期服务,让患者能够安详、平静且有尊严地离世“。
姑息治疗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通常是:”不加速死亡,也不通过有创治疗延缓死亡“。DNR(一种对医生的治疗嘱托,意为:拒绝实行复苏术,代指有创抢救)也逐渐成为被一部分人所接受的生命选择,甚至很多发达国家老年人会选择将之作为胸口显眼处的纹身。
这也意味着,更多大众都在逐渐理解,生命的维持固然无价,但是尊严、自由、渴望照顾和支持也不失为同样宝贵的东西。
虽然琼瑶的选择某种意义上并不符合现代安宁疗护理念对于生命长短的考量,但是无疑的,姑息治疗理念是帮助医疗系统来建立理解和支持病人的信念的。而对于琼瑶本身而言,她的选择可能仍然符合这一人性核心:保护了自己的尊严,降低了自己的痛苦,最大限度的尊重自己的生命和自由。
从琼瑶的文字中,我看到她文字中完善整合的自我,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自己「翩然」的自由和尊严的关注,和担心引发效仿,珍视Ta人生命的谆谆关切。面对生命走向衰弱终结这一事实,她独自作出了自由的结论。她的选择虽然和站在「医疗」视角的一般理念不同,但是探索和自我整合值得最大程度的尊重
4 探索新的存在体验
说到这里,可能有糖丸儿会觉得,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甘心承受之间,还隔着很遥远的距离。这并没有消灭我们关于「死亡」和「失去」的焦虑,也没办法立刻打破指向未来的焦虑。
是啊,要接受任何一种限制都并不容易,接受时间和死亡限制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比设想一种远离时间和死亡,可以一直上行的通道更简单和轻松。
但是正是这些无能为力的空乏,痛苦,在客观条件无法支撑我们继续全然”朝向未来“的生活的时候,帮助我们从中领悟一种能够为自己赋予意义的生存之道,推动我们走向转化和整合。
就像画中人无法逃离它的背面空白,我们也始终与「死亡」和「彼岸世界」共同存在。试图在纸的正面作出的答卷可以很完美,但是或许有的关卡,需要利用起生命的三维侧面,折成纸飞机才能穿越。思考和直面一个无法逃离,也无法真正被理解的东西其实会促进内心世界的真正成长。
为什么要做这么困难的事情呢,答案或许也很简单,因为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真实世界,至少是「逼近」真实的世界。
有时候我们会担心Ta人难以理解,觉得我们「想太多」,甚至是「你就是自寻烦恼」。所以关于生命的意义的思考常常成为无处安放的话题。
这样的担心是合理的,人们常需要一些契机才能短暂的窥见「帷幕」的存在。如果没有经历这样的契机,人们常常「不相信死亡与自己有关」,「不觉得死亡会发生在自己可见之处」。有时候这契机是一个私人的状况,有时候这契机是一个广泛的社会事件,如同琼瑶的选择。
即使有过深思,很多时候,我们平静之后也会防御性的忘记自己思考过的东西,就像去过岛上的孩子忘记永无岛。身边人的拒绝和回避,常常也是Ta们尚可以健康的防御自己的表现。并非对我们想要思考和讨论的情感需求的否定。
所以在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分享和支持常常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你有可以理解这些的伙伴或者长者,你可以和Ta们试着聊聊看。
如果你常常会被这些契机触发,陷入沉思而难以表达。或许和咨询师,和经历过专业的探索和思考,常常愿意直面这一部分人生背景色的人聊聊,表达自己的想法,整理清楚思绪,或许才能作出关于「我想拥有怎样的人生」,怎样「成为我自己」这件事情更好地答案。
关于生命这件事情,只有你有最终的权利决定如何活着,但是有勇气帮你记笔记帮你梳理思路的人,其实也相当难得。
某种意义上,死亡其实是存在的另一种状态,通过边界定义了生命本身,而死亡也就成了可知世界之外,永远未知的一面。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沉思,如果非要让我给所有的现实和幻象世界中的“生命是什么”下一个笼统的定义,如果跳出DNA和蛋白质的生物学限制,加点赛博,来点泛灵论甚至聊斋的浪漫想象,或许只能是“不是那些不会死的东西”。我很喜欢庄子里的一个故事:子来生了重病,子犁去看他。子犁“劝解”周遭家人:“无怛化(不要阻碍变化)”,而子来则轻松的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自然赋予我形体来承载我,赋予我生命使我劳动,赋予我衰老使我放松,赋予我死亡使我休息。所以(如果)认为生命是个好东西,那么死亡也同样是个好东西。生存和死亡都关于直面自己的存在,死亡是「已知之外的未知」是「非……」,如果脱离了生命的存在,死亡毫无意义。所以,当我们好好照顾自己的生命,善待我们的自我,接纳它从无到有,从柔软到坚强,从简单到丰富,再度复归于简单,复归于柔软,复归于无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接触这个生与死的边界,我们就是在直面死亡——通常也只有在我们可以思考死亡,思考的时候,这些问题才能得到充分的深入的探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心理咨询会“莫名其妙的聊到和想起与死亡有关的议题”,「直视骄阳」依然是一个如此有力量的隐喻。这是「死亡」之中,最「濒临」生命,最靠近最有人情味的部分。因为在死亡这件事情面前,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同样赤条条,同样脆弱。我们都是站在生者的角度,去恐惧,去猜测,去伴随着恐惧生活。余德慧教授在《生死学十四讲》中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依然不在死亡当中,但是死亡早就降临,我的活着就是「濒临死亡」。在「濒临」当中,我们还活在世间的人真正懂得了什么叫作珍惜光阴。”心理咨询之中经常谈起的另一个和死亡密切相关的话题就是分离,无论是想到我们自己的死亡——这意味着我们要与我们所知的这个世界分离,还是重要Ta人的死亡——这意味着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之中和Ta人分离。其实从主观世界的角度,从事物是否在我们的世界中存在的角度,每一次的分离都是一次局部的、小的、临时的死亡。而死亡也只不过是最大的,全然的和最终的分离。很难说我们是害怕死亡从而害怕触碰分离,还是害怕分离所以恐惧死亡。依恋和分离是人对关系最初的有意识认识,生存和死亡是人的生物学本性。死亡是庞大的帷幕,但是终究只在Ta人身上和未来。分离微小,却几乎每天都真切在自己身上发生。依恋让我们得以更好的生存,而分离则指向恐惧死亡。或许它们本来也是一种统一的力量,所以如果你存在关于分离和死亡的焦虑,这通常并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症状,而是打破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束缚,真正对生命产生好奇,真正直面生命的必要情绪。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想到「死亡」这件事情,或许可以静下来,问一问自己的记忆,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讲述了怎样关于死亡与分离的故事。如果有一天我们即将面对告别亲密的人,或许可以保持无知,保持倾听,允许Ta们以自己的方式认识和讲述这一段旅程,同时轻轻的,轻轻的试着觉察,试着触碰那些关于好好告别的需要和愿望。或许我们会遇到一种“突然发现自己如是存在于世”的震惊。这将会开启新的思考,走向对于生命“生如寄死如归”或者在关系中“来如寄去如归”的整合——或许是其Ta同样珍贵,同样有价值的整合,生命总没有唯一的答案。近几年里,很多童年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和我们远去,逐渐指向过去而非未来。
或许我们身边也有亲近或陌生的人逝去,开启了我们觉察到死亡存在的契机。
或许我们也在经历一些衰弱和疾病对于我们身体和心灵统合的转变。
再次引用余德慧老师形容自己疾病体验的另一句话来类比生活:生活颠颠踣踣,自我缩缩放放,眼前的未来短短长长。
或许一位咨询师可以在这样的状态中陪你走一段,纵使是客观上难以改变的状态,心理咨询也可以和我们一起探索内在世界里所经历的暴风骤雨。
这其实也是一个长久以来常见的迷思了,“解决不了客观问题,咨询还有什么用。”
不如说,正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增大口径加强火力”的物理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才会需要,才会希望在内心的世界中有新的理解,走向关于自我的,关于身心和谐的转变之道。
读书圈圈每次会选取一本书籍带领者会整理书中的心理学方法,用多种形式帮助大家了解书籍内容,获得心理能力。快来投票给你喜欢的书籍,说不定你的选择,就是我们后续的主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