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学生节 | 我如何用我的力量改变世界

民生   2024-11-18 20:45   中国  


季节已至初冬,天气转凉之时却迎来了火一般青春朝气的节日——国际大学生节。


在寻救尘肺农民家庭的道路上,大学生群体是大爱清尘非常熟悉的朋友。我们与全国192个高校团体保持伙伴关系,大学实习生、志愿者也参与到大爱清尘各部门的工作当中。


在与大学生们的每一次接触中,我们都能深刻地体会到他们既充满爱心又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一面。也正是这些勇于直面社会议题并积极参与公益的年轻人,给了我们勇气与希望,让我们相信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尘肺病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让我们通过三位大学生志愿者、实习生与大爱清尘的故事,走入年轻人火热而坚定的心。也希望更多志愿参与公益行动的年轻朋友们可以受到启发,找到自己的公益之路。


义卖筹款1000块!

“我们的目标本来是500块!”


11月12号,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周二公休日这一天开展了大爱清尘·久久公益节义卖活动,这是大爱清尘与青协文新分会合作的第9个年头了。


学生们在上午不到8点就早早支好摊位,将大爱清尘和腾讯公益的周边摆在桌上,并贴好项目筹款海报以及二维码,方便路过的同学快速了解尘肺病筹款项目的基本情况。


义卖活动现场


“(这次活动)宣传的照片还有内容,我们都有在前期精心准备。大概在11号的时候,我们在全校进行了线上宣传。我们有很多志愿群,就在里面发布这次活动的内容,邀请大家来参加。”青协文新协会部长阿敏开心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活动最终有超过100人参加,筹款达到1086.82元,远超开始设定的目标500元。


阿敏今年大二,刚刚参与换届成为部长。从大一加入青协文新分会开始,她已经是第三次参与大爱清尘的活动了。


“我也是上一学年才了解到尘肺病农民群体。我最先接触的大爱清尘活动是线上捐步的活动,后来还有一个人人三小时的活动,当时我参与了活动的策划,组织全校的同学来参加社区捐爱能的活动。”


义卖活动现场


当问到阿敏为什么会参与公益时,她说自己从小就被妈妈带着参与了许多公益活动。上小学的时候,也在老师的带领下和玻璃娃娃——脆骨症儿童一起玩过。进入大学后由于参与积极,阿敏顺利地成为了志工部部长,公益活动几乎充斥了她全部的业余生活。阿敏觉得,参与公益“特别充实有意义”。


在阿敏心中,大爱清尘有一个具体的筹款目的——给尘肺病农民群体的医疗、助学或者过冬物资,这让她觉得和其他公益项目有所不同。


虽然筹款效果不错,但阿敏在活动中发现,大家普遍对尘肺病没有什么了解。


“我感觉还是要加大尘肺病的普及吧,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尘肺病,然后更进一步地也参与到公益筹款当中。”


义卖活动现场


这次活动还吸引到了一位国际生的参与。在阿敏和其他同学跨越语言障碍的细心讲解下,这位同学也理解了尘肺病农民的困境,并捐赠了5元钱。


也许公益就是这样,只要不厌其烦地发声、持之以恒地参与,每个人心中的爱都会被唤醒。


对公益传播的思考

“把十几年、几百篇文章都分析了一遍”


伟航是新闻专业的学生,他与大爱清尘的渊源主要围绕三个字——写论文。


第一次知道大爱清尘,是伟航的院长提到王克勤老师(大爱清尘创始人、著名调查记者)特别厉害,他有一个组织是关于尘肺病的,“大好事儿”。伟航就顺着这次“牵线搭桥”来到了大爱清尘。


伟航对尘肺病的关注还有一个入口,就是他2022年看的纪录片《尘默呼吸》。片子从家庭角度切入尘肺病问题,在最后也出现了大爱清尘的影子。


伟航探访拍摄照片


伟航本来也想拍尘肺病相关的纪录片,但后来发现自己更适合写论文,于是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关于大爱清尘的文章,大概有三四万字,分析尘肺病农民群体的“形象建构”。


“形象建构”是一个经典的新闻学题目,伟航为此把大爱清尘公众号上十几年来的几百篇文章都分析了一遍。


机构人员的职业理念、平台介入、传统新闻领域的瓶颈分析……这些从媒体报道角度的思考,都是基于他传递真实的理念。


伟航参与过大爱清尘的线下探访,亲眼见证过尘肺病农民的生活境况,也看到有些尘肺病农民自身投入进志愿者行列去帮助他人。


伟航探访拍摄照片


在自媒体愈加发达的当下,如何保持对苦难群体的客观记录,如何真实呈现当事人的主观意愿并达到帮助的目的,是伟航期待看到的,也是他在思考和实践的。


大爱清尘始于一位调查记者对尘肺病农民群体的关注、报道与帮助,也应当继承这种新闻精神。对于不被蒙蔽的真实的追求,是大爱清尘与学生们共同的追求。


“守护生命尊严”,也是守护每一个生命发出的声音。


在公益研究中反求诸己

“社会学是一个经世致用的学科”


一帅同时参与过大爱清尘《中国尘肺病农民工调查报告(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与《尘肺病国际治理经验汇编(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的撰写,本科是社会学专业,今年刚刚留学到海外深入学习社会人类学。


白皮书与蓝皮书是大爱清尘公共政策研究院每年面向社会产出的重要研究报告,会为大爱清尘次年的行动提供数据支持及方向引导。


白皮书与蓝皮书


一帅参与过很多公益项目,加入过环保组织、残障组织,还当了3年关爱流浪动物部的部长。加入大爱清尘是受到一位学姐的影响,参与了大爱清尘青年工作坊,并在模拟会议中扮演了患者的角色。


一帅一直都有关注社会底层人员和思考社会问题的习惯,也在学习社会学的过程中逐渐发觉自己很适合。“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是经世致用的学科,需要和社会有连接。”“适合关心这个社会的人。”


她本科时做过“外卖骑手居住体验”的相关研究。在社会保障概论课中,她研究的工伤保险课题,正是她在撰写蓝皮书时负责的部分。


一帅虽然与她的学姐一见如故,但并不像她一样是一个行动主义者。相反,一帅自认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总是会想得更多,而行动相对受限。


但其实,思考也是一种行动。而思考的品质正是她的闪光点,也是大爱清尘研究工作的必要素质。


研究院广东调研记录


政策推动是从源头上解决尘肺病问题的关键。为此,研究院需要的正是具备深入思考、专业知识、世界眼光,以及最重要的——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的力量。


正如一帅参与的白皮书中写到,新技术、新工艺带来工作便利的同时,却衍生出更严重的职业危害和健康问题。但一帅对这份报告还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如果说第一轮技术迭代让这些尘肺病农民工赚到钱的同时得了尘肺病,那第二轮技术迭代(如AI等)会不会让农民工获得健康的同时又失去工作?如果没有涉尘岗位的工作,农民工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吗……


公益为年轻人的思考提供了一个链接现实的实践平台,但年轻人的思考也不应止于此。



世界的未来永远属于年轻人。大爱清尘期待与更多的大学生、年轻人一起创造一个“天下无尘,自由呼吸”的未来;大爱清尘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年轻人都有自己光明的未来,努力创造一个我们共同期待的明天。



撰文、排版丨夏君仪

往期回顾










大爱清尘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源自2011年6月由记者王克勤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的“大爱清尘•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以“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点是一点”为理念,专注于中国尘肺病农民的救助。让生命看见希望,让生活重拾尊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