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祺加入大爱清尘已有近十一年,寻救尘肺农民家庭是他的第一份公益志愿服务,也是唯一一份。
他是河北人,2012年到山西上大学学习新闻专业,专业原因使胡祺很早就关注了王克勤老师。2014年春节偶然一次机会他看到王老师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招募大爱清尘志愿者的信息,正在读大二的胡祺想要了解社会,做一些没有做过的事,比如公益,所以他就投递了简历。当年的3月15日,胡祺就加入了山西志愿服务团队,那时,大爱清尘山西工作区正在筹建,4月,志愿者们开展了关注呼吸健康的倡导活动,为环卫工人捐赠口罩,这也是大爱清尘山西工作区开展工作的一个开端。
胡祺入户探访尘肺家庭
2014年5月22日,胡祺与志愿者们在左权县探访了第一批山西地区的尘肺患者,其中一位患者李大哥的经历被官方媒体报道,获得当年的“安平公益传播奖”,李大哥被生活打不倒的坚强意志感染了很多人。当年6月15日志愿者们举办山西工作区的第一场“世界呼吸日”活动,组织了一场400人左右的骑行活动并拍摄公益宣传片。2015年胡祺在当地组织了第一场大爱清尘的公益宣讲会,之后他作为大爱清尘讲师走进了多所学校进行尘肺病防治的主题宣讲。
2018年“世界呼吸日”山西主会场盛况
为什么这么重视宣讲和传播活动?这首先与他的学习专业有关;其次,大爱清尘山西工作区的整体工作思路也是从传播出发,原山西工作区主任曹老师与媒体的关系也都特别好;最重要的是胡祺一直有一个观点:“预防比救助更重要。《扁鹊见蔡恒公》里说过,要在刚有发病的苗头,甚至还没有发病的时候做好防治,其实尘肺病就是如此。”
胡祺的宣讲现场
胡祺总结说:从粉尘防护的角度有两种意识,一个是“要我”防护意识,一个是“我要”防护意识。“要我”防护是一种被动的,比如站在工人的角度上来说,就是企业给什么防护工具,就用什么防护工具,不给的话我也不要;“我要”防护意识,它是带有主动性质的,我知道粉尘有危害,会主动要求用人单位给我提供防护装置,工作环境要有防护措施。
这也是山西工作区一直坚持做好传播的原因,让大家能知道粉尘危害,知道健康呼吸有多么珍贵。2014年,山西工作区启动“走进山西百家涉尘企业,防治尘肺病”的宣讲活动,活动持续开展至今,希望能走进更多企业进行宣传。
尘肺病预防宣传栏图示
回忆这些年大爱清尘山西工作区志愿者团队所做的工作,胡祺说大家配合度以及默契度极高,执行力非常强,“很多人会把功劳记到我个人的头上,其实不是的,这么多年下来,主要还是山西工作区的这些老师们在支持我,他们都在背后默默地做事,帮我扫清障碍。”
除了团队的支持,患者对他的信任以及看到尘肺农民家庭重新绽放的笑容同样是胡祺坚持到现在的动力。患者李大哥在小儿子出生两年后被诊断出了尘肺病,但为了家庭生计,他没有花钱去洗肺,在家种地、养猪、贷款买三轮车给别人拉沙子拉砖,这些对他的身体来说都是一种负担。2010年,在家庭好不容易有点缓和的时候,小儿子因为脑积水昏迷了,当时医院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但是李大哥并没有放弃,东拼西凑借了钱带孩子去北京看病,他说他自己怎么都行,但是不能见孩子吃苦。李大哥的妻子专门有一个小账本,上面记满了他们家为了生活下去借的一些东西,记得都很详细,她说这些东西他们都要还。胡祺讲到这里不禁好几次感叹:“这家人虽然穷苦,但仍然很淳朴。”逢年过节时,胡祺总会收到患者们的一些问候,他能从那些话语中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和依靠。
患者妻子的账本
有些第一次去探访的患者,还会忍不住哭着向志愿者们讲述自己的家庭情况,第二次回访时就会笑得很开心,迎着志愿者们说:“一看见你们就很高兴,我现在和正常人一样,状态特别好,我要把我的经历告诉我的工友们,他们都相信大爱清尘。”
“其实我们给予他们医疗救助、助学的钱并不能真正地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胡祺说:“我一直觉得王老师最开始说得特别对,尘肺病农民这个群体是长期被边缘化、被漠视的一个群体,当有这么一个组织,或者我们社会的一股力量去帮助他们,去关注他们的时候,其实是给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底气,让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被抛弃。”
重新露出笑容的患者
除了志愿者,胡祺还有一个身份是大爱清尘的长期捐赠人,腾讯公益的月捐,他已经连续捐了三年多。问起他对公益捐款的理解,他用前段时间做宣讲时一个中学生说的词来概括,那就是“小而确定的责任感”。“目前在很多公益平台的捐赠渠道都是透明化的,我们可以知道这笔钱的去处,比如大爱清尘的透明捐这个项目,不用一次性捐很多,就是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胡祺解释道。
胡祺的99勋章
在公益这条道路上,胡祺真正做到了力所能及便去做。截至 2024年7月31日 ,大爱清尘已累计为20080人次尘肺农民提供了医疗救助;为他们送去了9948台爱心制氧机;在全国14个尘肺农民集中的乡镇建设康复中心。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爱心伙伴加入我们,做一些“小而确定”的好事。
【久久公益节】点击下方小程序,和大爱清尘一起寻救尘肺农民家庭,守护生命尊严。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