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之后,酿出治愈的蜂蜜

民生   2024-08-12 19:06   宁夏  

1993年,是汪世坤成为矿工的第一年。这一年,他刚满18岁,背起行囊,乘上了前往山西的火车。


2013年,汪世坤拿着医生开给他的病历单,回到出租屋收拾行李。他用身上剩的工钱买了一张回家的车票,车票终点站——重庆站,那里是他的家乡。


病历单上写着“尘肺病”三个字。他知道,这三个字意味着他再也无法下矿做工。


这一年,是他矿工生涯的第二十个年头。


汪世坤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二十年矿工生涯


汪世坤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念完初中后,他没有选择继续读书,而是决定外出打工。“家里穷没有钱,也没有人挣钱。”他说。那时候,汪世坤的弟弟还在上学,只有他能接过养家的担子。


“那个时候我们还小,都不知道到哪个渠道挣钱。”经过老乡的介绍,汪世坤了解到下矿的收入还算不错,就这样,他前往山西大同当矿工。


相较于其他还在上学的同龄人来说,汪世坤早早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阶段。这个开头并不轻松,肩上沉甸甸的养家重任让他忧心忡忡。


彼时的大同矿产生产能力达到4000万吨,地方煤矿工业储能丰厚,地质储量47亿吨,这座朝气蓬勃的城市给许多年轻人带来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行业从业人员一度高达7万人。汪世坤是其中一个,像他一样怀抱期待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下矿后,汪世坤的收入还算不错,一家人的生活不再是他日夜担忧的问题。三年后,汪世坤在家人的介绍下认识了马成坪,1999年,他和马成坪组建了一个新家庭。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他从山西赶回重庆,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婴儿的体温隔着襁褓传递到汪世坤的手中,他感受到心底腾升起一股温热,也感受到生活的希望正被自己紧抱在怀里。


再次踏上去往山西的火车,汪世坤比上一次出发还要充满干劲、满怀希望。


在山西的矿洞呆了几年后,汪世坤离开了这个带给他希望的城市,去到陕西潼关。他并没有换工作,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当着矿工。在昏黑的矿洞里,与汪世坤作伴的除了照明的灯光,还有大量的粉尘。二十年间,他在不同的矿洞之间辗转,从来没有签过一份正式合同,也从来没有做过防护措施。


“没有意识到,也没有人跟我们说戴口罩,都没有人跟我们提过。”



落下粉尘的人生


2013年,汪世坤确诊尘肺三期。


起初,只是感冒久久未愈。“一直咳嗽,咳个不停。”汪世坤认为是自己年纪大了,免疫力有所下降,后来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他干不动活了。这样拖了一年多,他才去医院检查。一开始,医院并未查出确切的病因,跑了好几个医院后才查出来。做X射线胸片的设备不是每个医院都有,仅仅是前期的检查和治疗就耗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最后知道,是尘肺三期。”


“当时心都凉了,就感觉没有啥意思了。”确诊后不久,汪世坤回家了。他认为自己干不了活了,想瞒也瞒不住,也没想过要瞒家里人。


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汪世坤丧失劳动能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没有人挣钱了,没有依靠了,也没有指望了”。汪世坤的邻居知道他得尘肺之后,对他说:“哎呀,你这一下子完了。”


为了看病,他们到处找亲戚朋友借钱,欠下20万左右的外债。可这些仍无法满足汪世坤住院治疗的花费,为了省钱,他很少住院。


“身体稍微好点就回家,身体不行了,才到医院去。”他说。


时间不会因为疾病停止流逝,生活还是要继续。汪世坤回家后,孩子上学、丈夫看病、养家糊口的重任落到了马成坪身上,之前从没出过远门的她开始外出打工,留下汪世坤在家看孩子,夫妻二人的角色互换,都在尽力撑起这个家。


但是,马成坪打工挣的钱对于这个家来说,终究是杯水车薪。


汪世坤 马成坪与其母亲的合影



转机—蜜蜂飞进双河乡


确诊尘肺一年后,汪世坤经人介绍,认识了大爱清尘的志愿者。


志愿者在了解汪世坤的具体情况后,根据双河乡生态环境良好、蜜源丰富、蜂蜜质量高的独特优势,向汪世坤提出养蜂的建议。


“当时没有出路,没有挣钱的办法,我想着这个轻松点,还能挣点钱,挺高兴的。”抱着可以在相对轻松的条件下挣点钱的心态,汪世坤同家人商量后,决定开始养蜂,“家里人也挺高兴的。”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汪世坤和马成坪置办好了蜂群。起初两人心里忐忑,马成坪忧心丈夫的身体状况无法承担养蜂的劳作,汪世坤则担心没有任何养蜂经验和知识储备的他们是否能养好蜜蜂。


汪世坤和马成坪的顾虑在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后迎刃而解。


2016年,夫妻二人正式开始养蜂。2021年4月,他们接收到了来自大爱清尘携手唯品会公益共同发起“唯爱心计划——帮尘肺妈妈撑起家”项目的资助。


汪世坤戴着护具养蜂


对于他们来说,要克服养蜂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并不容易。汪世坤身体状况好的时候,总是和马成坪一起喂蜜蜂,要是他生病,只能靠马成坪一个人。最开始,两个人都害怕被蜜蜂蜇伤,汪世坤说:“害怕也没办法,开始养了就必须亲自动手。”


养蜂最怕夏天的雨季,如果不及时把蜜蜂收回,会带来很多麻烦,轻则花蜜被雨水打掉冲走,重则蜜蜂抵抗不了恶劣环境出现飞逃情况。另外,下雨天时蜜蜂的情绪波动很大,比平时更凶猛,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就会被蜜蜂蛰伤。尽管养蜂时,汪世坤每次都会戴护具,但是他被蜜蜂蛰过的次数并不少,“养蜂被蜜蜂蛰挺正常的,我们被咬得次数还挺多的。”


汪世坤家的蜜蜂


蜜蜂也会出现生病的情况,蜜蜂第一次生病时,汪世坤和马成坪经验不足,无法应对,请了专家帮忙。“第一次得病之后,专家过来看了,后面我们自己就会了。只要我们技术上一熟,之后也不用麻烦他们了,我们自己就能应付。”


汪世坤家产的蜂蜜


如今,汪世坤家的6群蜜蜂可以年产50余斤蜂蜜,带来5000元收入,能够满足家里的日常开销和孩子上学的生活费,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喘息的机会。


汪世坤家路边的蜂箱


现在,每到冬天,汪世坤就要坐上大巴前往县城,买药、看病、再住院。村镇的诊所、卫生院并不具备治疗尘肺病的药物和技术,因此,汪世坤只能去县医院,每次单程用时一个多小时。


他的看病之路蜿蜒漫长,好在,去医院的路上他可以看到家里养的蜜蜂,住院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担心。



帮尘肺妈妈撑起家


仅靠等待救济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希望为尘肺病农民家庭赋能,从源头上解决经济问题。


大爱清尘从2012年开始动员尘肺病农民进行自我造血与创业尝试,同时动员社会公众给予资源与技术支持。由于尘肺农民多为男性,他们丧失劳动能力后,家庭经济重担大都压在了妻子身上。


因此,大爱清尘在2017年开启“帮尘肺妈妈撑起家”项目,帮扶尘肺家庭创业,帮助这些家庭妇女,通过养殖、手工制衣坊、个体经营等方式,实现家庭的自我造血,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2021年4月开始,大爱清尘携手唯品会公益共同发起“唯爱心计划——帮尘肺妈妈撑起家”,至今,项目共计为 52 位来自重庆、陕西、青海、辽宁、湖南、青海等 11 个省份22 个区县的低收入尘肺农民家庭捐赠了 624000 元创业资助金。汪世坤和马成坪正是项目首批资助的尘肺家庭之一。



【久久公益节】点击下方小程序,和大爱清尘一起寻救尘肺农民家庭,守护生命尊严。


撰文丨丽萱
排版丨丽萱





往期回顾









大爱清尘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源自2011年6月由记者王克勤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的“大爱清尘•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以“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点是一点”为理念,专注于中国尘肺病农民的救助。让生命看见希望,让生活重拾尊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