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才|我村的门楼

文摘   文化   2024-11-18 00:00   山西  

国庆75周年


祁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我村的门楼


上篇 我村的四个门楼

小小山村,虽说只有十几户人家,但我村是有门楼的。
山村位于现在祁县东峪沟唐家河右岸的半山上,因此之前官名叫唐家河里。这里的地层有很多卵石河沙,是冰川时代的一个河流阶梯台面,因奉尧裔,所以现在的官称叫做唐河底。
起先十几户人家集中住在龙山之下,环山抱水坐西向东。这里的山崖石罅中流淌着涓涓细流,几间茅屋,层层梯田,鸡犬相闻,这就是最初的唐河底村。村子下面有两块大的水田,一个叫上三亩,另一块叫下三亩。这是唐家安身立命的根基。
后来,枝繁叶茂,村子逐渐扩大,不但龙山下盖起了楼房,而且村子下面的上三亩水地也盖了房。但世事并不太平,于是就在村子坐北向南的村口,第一次盖起了门楼。这个门楼还在,距今差不多有三百年的历史了。


门楼的建筑,不但要符合堪舆学说,而且还要有防卫功能以保安宁。所以现在的门楼遗迹处,尚能看到堡门后面的门栓插口;尚能看到有个门房;门房内的暗道可以通向上层的地方。所以这里也曾有堡墙之类的构筑物用于抵御匪寇。现在这个门楼已经成为游客在唐河底村打卡的最佳场地。有关故乡的文章,也常选它作为插图。
到清朝中晚期,村西的山岭上重修了观音庙,观音庙的南侧依山就势修了窑洞。这些窑洞既为了防止山崖的垮塌,又便于储存货物,但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堪舆学上的补缺。那时正是唐河底人丁兴旺,事业中兴的年代。所以就在窑洞上请了三官爷保风调雨顺,在窑洞的东侧,进村的路口修建了青沙条石券的门楼,请了五道爷供在上面挡游魂恶鬼,保一方平安。想起大伯曾说,那时村里有更夫,邦邦(象声词打不出来)的梆子声响起,就会喊一声平安无事。可惜现在这个门楼已经拆了,条石成为旁边住户的猪圈厕所的基石。但一株老柳长在这里,依稀成为这道门楼的化身。
村子在扩大,这块风水宝地,富人们已经拥挤不开,不但把下三亩的水田盖了房,而且下三亩地埂下的其它地方也券窑起屋。那些佃户长工等穷人就在村西的山洼中搭了房子,唐河底村也就基本形成了现在的格局。但唐河底村的门楼却新修在了九眼窑前,坐东向西,那里还修建了门房。想起老人们讲,村里有位铮铮汉子,把枪藏在这个门房里,日寇把他虏去,百般折磨却一无所获,于是一把火把他家纵火烧了。虽说随着生产的发展,因阻碍了马车的出入被拆了,但我一直认为一种精神在那里守护着。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业社已经散了,正是计划生育抓得最严格的时候。村村通的乡村公路从我村的佛爷崖上方修建了公路,又延伸着从村子北侧的山上穿过。那时村里生了不少丫头,一时疯传修路把龙脉断了。农村盼望着生个茶壶,一方面是传统的香火传承,另一方面现实的迫切需要。在农村没有男劳力,就没有了主心骨,就没有下田干活的人。于是,大家就寻思着再修个门楼藏风聚气,祈求人丁兴旺,然后就有现在村西的退水沟下的仿歇山顶的钢构铁皮门楼。可惜这个门楼风吹雨淋,锈蚀严重,坚持到本世纪二十年代时,在扩宽道路时拆掉了。修门楼时,我家已经移民在外,一日我放学回家,遇到了募集资金的人,他和我父亲说;你家人丁兴旺,一个男丁出一份吧,父亲有点发愁,当年我家正属于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男丁有十几个。若干年后,族人说这次修门楼民生伯出了不少。神奇的是,自从修了门楼,我村就降生了好几个茶壶。
这就是我村历史上的四个门楼。

下篇 再修门楼

现在,我们正在建第五个门楼。
话说我村位列中国传统古村落后,一时族人心气高昂,不但修了宗谱,还重缮了祖茔,编了村志,中断很久的祭祖风俗也恢复了起来。日渐空心化的农村,逐渐有了名气也有了灵气。
民生伯倡议,咱们再修个门楼吧,那时,已是年关。他说,这个门楼我来修,花不了几个钱。没有了门楼,就守不住风水,也展示不了一个村庄的人气和形象。
老村长已是耄耋年纪,高兴的秧歌就唱了起来,唱词都是他自编的,夸了这个,又赞了那个,总之在他眼中,有许多好人好事值得歌唱。自元爷也编了两副对联,人们自此期盼着新门楼迎来新气象。
转眼到了春节,形势却发生惊天变化,一场所谓的“新冠”疫情。不但让我主办的祭祖活动草草收场,而且一拖就是三载,令很多行业经济萧条一蹶不振。说下的建门楼,民生伯着急,其他人也着急。当年民生伯的一个倡议,已经让一团火郁在大伙胸中。
再转眼已是甲辰年,借着祁县修东峪沟太行旅游公路的东风,我们村里也修通了进村的柏油路,出村的水泥路。那时最高兴的应该是留守在村里的朝伯。说是伯,也就一甲子的年纪,比我大个七八岁的样子。修建进出村的两条路,都是他在现场招呼的。消息传来,老村长又唱起了他的秧歌。修门楼的事情,自然地提在了第一议题。
省城的桂莲姑出了样图,也请人选了个位置。朝伯更有了他的新规划。咱们这里闹旅游,咱唐河底可不能落后。古村落要有古村落的样子。咱们先修门楼,再修宗谱,把咱唐家列祖列宗都请在一个神龛上。山神庙,戏台开光也得搞,三官庙位置的地现在属于我家所有,我免费让大家盖三官庙……
民生伯再次表示他想建。这位七十余岁的老人,属于外迁的第二代,家在太谷,本人却远在运城垣曲经营着一家铁厂。当然他也婉转表达了他经营出现困难,希望大伙一起集资的愿望。只是这个实施集资的方案迟迟定不下来。
借着夏季杏儿熟了的机会,朝伯去了文水。这里的明哥是位慈善家,他近年来做了很多扶贫帮困急公好义的事。他说,大家一起出力,当办就一定办好。


根据众人的意见,借着中元节的机会,大家又新选了门楼的位置。集资的账号紧跟着就公布了出来,率先捐款的是文水的如生伯,接着朝伯作为主办人,他和他的家人们就捐出了在我们常人认为的巨款来。是的,他的家人有的在甘肃也捐了款。当然征集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的启示也一并发了出来,祁县有两家从事古建施工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就根据我转发的征集信息打听施工要求。
大家在纷纷捐款,就是村里八旬老翁丑娃、老媪王兔莲、上学的孤儿家轩也捐了款;某日,又有人向我打问唐腊全(晋全)子女的情况,论来论去,却是他小女儿狗莲的孩子许玉萍,知道唐河底集资建门楼也要捐款。如此等等,燕青公布的捐款名单逐日都有更新。
等到了阴历八月二十八,敬了土地就开了工,明哥已经捐了一笔巨款。以民生伯向来的性格,那是唾沫掉地上都砸个坑的人。现在迟迟没有践诺,总是有着他不愿意讲出来的原因。
在我看来,此时最难的应该是民生伯。最喜的是集腋成裘,建设门楼的资金日渐达成。明哥并不认识民生伯,他说转告一下吧,尽心即可,不必为了撑场面而影响了生产。集资的资金缺口并不大,他说,剩下的他可保底。
八月二十八一早,朝伯几个人就焚香燃炮开了工。既然开工,那方案就肯定是定了的。很多族人倾向使用石质门楼的,至少石质的免掉后期的很多维护事宜,明哥也考察建议使用石质的。但朝伯还是选择了最初的水泥构造方案。作为主办,朝伯有他的想法,也只有行事果决,才能将期望落地,赶在霜冻来临前把门楼建好。这一点行事风格像极了他的父亲。他父亲曾是战争时期的武委会主任,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省劳动模范。
九月二十九,扶樑大吉。四柱重檐歇山顶的雕梁画栋模样似乎就展现在了眼前。十月初一寒衣节,族人们都回来祭祖。我没有回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尽管受到严重的经济萧条,但民生伯还是践诺捐了款,其实,民生伯向来急公好义,他给唐河底做了很多公益。另外,早几日,一向牵挂门楼的明哥又给我打了电话,嘱托好好关注施工质量。为了门楼,他没有少费心。
建门楼,怎么能没有匾额和楹联?我编纂了几副,自元爷也创作了几副,发小爱国是个放羊汉,他也提供了一副。从网上进行了公开征集楹联活动,共收到了来自内蒙、太原、祁县等地的近三十副楹联。“古道漾晋韵浓情迎客 名村遗唐风好景寄鸿”“风月长空凭山立唐家气象 楼台社宇抱村眠河底人文”“山高千载风光驻 水澈万年贤德流 ”“古堡新贤生福地 家河锦鲤跃龙门”。这些楹联都很优秀,远比我创作的有韵有味。自元爷创作并书写的“万里旧茶道再续辉煌 千年古村落重振雄风”也许更富有族人的期望吧。省城的桂莲姑邀请原省领导杜五安赐了墨宝:中国传统村落 唐河底。也许这才是重点。
这几天,门楼已经完了木工。县里的一位从事古建的朋友特别提醒我最好的材料是柳木或榆木。我也想回去看看,只是我已经连续上了二十余天班,具体那天能休息还不知道。现在又通知离开省城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所以我回去的时间还定不了。
既然回不去,那就期待着门楼的完工吧。这是祁县太行旅游公路上的唯一重彩浓墨的仿古门楼,也是我们族人公益建的门楼。我们只希望家乡越好,祖国更好。相信竣工之日,老村长又会以他的方式歌唱。
相信这个门楼,必将成为太行旅游公路上新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山里人精神的一种象征。



唐中才,祁县唐河底人,1970年生,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祁县作家协会会员,喜随手写一点散文诗词。

阅读魅力祁县 感知人文情怀


“书香祁县”微信工作平台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繁荣、发展祁县文化、文学事业,促进文化、文学交流为宗旨,大力推介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友好使者”,讲好祁县故事,传播好祁县声音,为“中国智慧”贡献“祁县力量”。

☞点击这里加入祁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

397031434@qq.com


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

书香祁县
“书香祁县”微平台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繁荣、发展祁县文化、文学事业,促进文化、文学交流为宗旨,大力推介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友好使者”,讲好祁县故事,传播好祁县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