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娘家,是不是全国女婿都一样:坐立不安,度日如年

文摘   2025-01-30 20:17   河北  

网友调侃说“是不是大年初二回娘家,全国女婿都一样,坐立难安,度日如年”。


还有女婿说,是不是全国女婿都一样,回丈母娘家统一标准:

1、啥事没有就等吃饭

2、啥都很好奇

3、啥忙都帮不上

4、说话听不懂


其实,正月初二回娘家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之一,尤其以汉族聚居区最为盛行,女婿们根本没必要坐立不安,大大方方,该吃吃该喝喝,该帮忙干活干活,该打趣玩笑玩耍。毕竟“一个姑爷半个儿”,何况如今的丈母娘自从把女儿交到女婿的手里那一天就已经把女婿当做了自己的亲儿子,所以女婿们来到娘家就是回了自家一样的。


回娘家起始于明朝初期,已婚的女儿在通常正月初二回到娘家与父母团聚。民间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其女安庆公主下嫁都尉欧阳伦。在第一年的除夕夜,所有已出嫁的姐妹们都回到了婆家过年,唯有新婚不久的安庆公主,因为嫌弃婆家条件简陋,并仗着自己是马皇后最小的女儿,坚持要在宫中与父母共度新年。马皇后对女儿进行了耐心的劝导,强调了孝敬公婆和体贴丈夫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将心比心”的道理,最终说服了安庆公主回到婆家过年。次日大年初一早上,朱元璋见安庆公主偕驸马前来拜年,询问是否已经向公婆拜年,得知尚未完成此礼,便教育公主要先尽媳妇之责,再行子女之礼。朱元璋还写了一副对联:“羊跪乳,媳敬婆。横批:天经地义。”以此告诫公主尊重长辈、遵守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这则故事逐渐流传开来,人们效仿朱元璋的做法,把正月初二定为女儿回娘家探亲的日子,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让出嫁的女儿有机会与娘家亲人共享佳节的欢乐。


尽管时代变迁,这个传统依然被广泛遵循,并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得到推广,这一习俗成为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体现了对娘家亲情的重视和尊敬。


娘家的灯火,永远为女儿点亮,回娘家的路,从不孤单。回娘家的每一步,都踏在幸福的节拍上,携满手礼,归娘家去,笑语盈盈话家常。


大年初二的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像是为这个特别的日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息,那是春节独有的味道,混合着人们的欢声笑语,传递着无尽的喜悦与温馨。在这个美好的早晨,一句 “早安吉祥”,带着满满的祝福,开启了一段充满温情的旅程 —— 回娘家。


精神抖擞回娘家,家人们聚在一起叙旧、话家常。既增进了感情,也温柔了岁月。预示在新的一年,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安康顺遂、家庭幸福。



默小默的一亩三分甜
赋能自媒体,专注于生活的点滴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