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翔研究团队发表的一项基于开滦研究的分析提示,说梦话与中风风险增加有关,且这种关联独立于中风的传统危险因素和其他睡眠参数,包括睡眠时长、白天嗜睡、安眠药的使用、失眠和打鼾状态。而且,说梦话持续的时间越长,中风风险越高。
作者指出,这是第一项关于说梦话与中风风险之间关系的基于社区的前瞻性研究,提示说梦话可能是中风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为未来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说梦话与睡眠碎片化、睡眠质量较差以及其他睡眠障碍和夜间行为有关(例如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觉醒和睡眠呻吟障碍以及非快速眼动睡眠异态症相关现象)。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碎片化增加是交感神经激活和氧化应激等中介机制的关键触发因素,这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此外,说梦话时,大脑仍然能够参与复杂和高水平的活动,这些活动可能会导致睡眠期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从而加剧心血管压力。
未来有必要针对该领域进一步进行研究,包括客观评估睡眠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评估对睡眠相关行为进行行为控制的生物学机制的临床研究。未来的研究可能需要进行详细描述说梦话特征的调查问卷,例如频率和持续时间。
该研究共纳入8001名成年人,其平均年龄为54岁。8年随访期间,共发生333例中风。
校正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水平、收入水平、职业、体力活动、吸烟状况、饮酒状况、高血压、糖尿病、体重指数、血脂和其他睡眠参数等多个潜在混杂因素后,分析显示,与基线时不说梦话的人相比,说梦话的人发生中风的风险增加30%,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风险分别增加30%和36%。
进一步分析显示,说梦话的时间越长,中风风险越高。研究者仅观察到一生说梦话与中风风险之间有明显关联(校正HR=1.41),而过去一年说梦话与中风风险无关。
另外,与不说梦话以及无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人相比,说梦话且可能有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人中风的风险更高(HR=1.93)。
研究者发现,睡眠质量评分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仅在说梦话和中风风险之间的关联中起到很小的作用(估计占比不足5%),且这种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使用香港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问卷(RBDQ-HK)中的以下2个问题对说梦话情况进行评估:(1)一生中是否说过梦话;(2)过去一年是否有过一次或多次说梦话的经历。如果参与者表现出≥1种上述情况,则被认为说过梦话。
RBDQ-HK是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诊断筛查工具,之前已经过验证。该调查问卷收集了与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临床症状相关的信息,如参与者总评分>18分(分数范围0~100分),则认为极可能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来源:Prospective Study of Sleep Talking and Risk of Stroke. J Am Heart Assoc, 30 Octo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