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罗修士世界地图,中世纪
寻找东方震旦:看不见的城市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至13世纪,或许可以在元大都看到这样的场景——
马可·波罗正站在台阶下,向天子忽必烈讲述着他在王朝新征服领土上看到的景象:白银屋顶、青铜神像、水晶剧场……那里有55个以西方女性命名的城市,征服者本人却没亲眼见过。
这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中讲述的故事,引发人们的思考:这场对异质文明的征服,有何意义?
当马可·波罗将他的见闻传回欧洲,“看不见的东方”也引起了无限遐想,听说,那里黄金遍地,听说,那里有信仰的同盟。新一轮的征服开始了。
欧洲人四处寻觅心中的乌托邦,最终的线索指向了一个地方——西藏。
东方的乌托邦
西藏在哪儿?
这个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问题的问题,在17世纪之前,却是困扰在欧洲人心头的疑惑。分属于亚欧大陆两端的中国与欧洲各国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时代鲜有往来,古代欧洲人所获得的关于东方的消息,往往都需要加上“听别人说”这样的前提。
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勾勒出了西藏的最初形象——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游历埃及、巴比伦等地,写成《历史》这一巨著,其中记载了一个发生在巴克特里亚王国(即大夏,今阿富汗一带)以北荒漠的故事:
“在那个荒漠中,生活着一种在地下营穴的比狗小、比狐狸大的蚂蚁。这些蚂蚁的外形和希腊蚂蚁相似,它们把地下富含黄金的沙石掘起,印度人经常在早上太阳升起之前去偷取蚂蚁掘出的金沙……这便是波斯人的说法。”
人们必须争分夺秒,在太阳最热的早晨抵达,这时候蚂蚁们因为灼热的炙烤都躲藏在地下。印度人把掘出的金沙装满口袋,便赶紧骑上骆驼往回跑,因为一旦暴露,蚂蚁们便会立刻展开追击——它们的速度是动物中最快的,如果被追上,只有死路一条。
希罗多德之后,古希腊学者麦加斯梯尼的《印度志》与古罗马地理学家普林尼的《博物志》也提及了“蚂蚁掘金”的传说。
前者曾为驻印度孔雀王朝使节,他指出在印度以北有一名为达尔德的黄金盛产地,受恶魔控制的蚂蚁会把金沙从地下掘起,附近居民将这些金沙收集后卖给来往的商人。到了普林尼的时代,他已掌握了不少有关西藏高原山系的情况,也赞同“蚂蚁掘金”就发生在达尔德这一神秘之地。
东方有黄金国——在西方流传开来,人们对于“黄金国”所在的地点争议不休;而13世纪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所写《东方见闻录》的流行,将人们的想象聚焦于一个地方——震旦。
毛罗修士世界地图中对震旦(Chataio)的记录
“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特别是印度的商品,如宝石、珍珠、药材和香料。震旦各省和帝国其他各省,凡有贵重值钱的东西都运到这里,供应那些被这个国家吸引,而在朝廷附近居住的大批群众的需要。”
震旦勾起了欧洲人的无限向往,1492年哥伦布扬帆远航时,便是以发现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震旦为目的而开辟海路。除了非凡的财富,那里还有一件事情也令人充满期待——古老的震旦,可能居住着基督教徒。
在经历了穆斯林势力崛起、失去圣地耶路撒冷的沉重打击,十字军东征又未取得太大的成果,无论从宗教势力还是经济上,欧洲人都亟待突围——他们希望能在穆斯林世界之外,寻找到信仰基督教的同盟者。
但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欧洲人一无所获。
直到1581年,驻莫卧儿宫廷传教的蒙塞拉泰神父,传来了新的消息。
12世纪的欧洲流传:“三印度统治者”约翰长老控制着强大的基督教王国。
新民族与震旦
15世纪,葡萄牙人率先吹响了大航海时代的号角。船只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了印度半岛;16世纪,他们占领了印度西海岸的果阿作为葡萄牙帝国在东方的中心,掌控了印度洋上的贸易航线。
与此同时,莫卧儿家族占领了德里和印度北部,建立了莫卧儿帝国。1556年,阿克巴继承莫卧儿皇位。他虽然是一位穆斯林教徒,却倡导各宗教一律平等,并期待创造一种融合各宗教精华的新宗教。为此,阿克巴皇帝邀请了包括穆斯林、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等各派代表来到莫卧儿宫廷进行交流活动。
1579年,果阿耶稣会的第一批传教团动身出发,其中一员便是蒙塞拉泰神父。
莫卧儿宫廷中的耶稣会教士
在莫卧儿宫廷赴任时,蒙塞拉泰神父常随皇帝出行调查当地的风土人情;在旁遮普地区,他听到了关于一个新民族“博坦”的讨论,并发表于《驻莫卧儿宫廷传教团记事》中:
在喜马拉雅山东坡,居住着一个野蛮的民族,他们被称为“博坦人”。
他们没有国王,以村庄或部落为单位居住。他们的首领都是巫师,如果首领之一死去,其余首领就聚集一起,按照他们的经书确定安葬形式,或抛之于河谷,或焚之于烈火,或弃之于野兽猛禽,或悬于树木,或采用其他方式加以保存。
他们是白种人,中等身材,栗色头发,古铜色脸庞,大部分人有着圆圆的漂亮的眼睛。他们用毛毡裹紧身体,还会用骆驼毛做成被褥,用细毛织成披肩。
每年6月至9月,那里阳光充足,无冰雪,他们可以从喜马拉雅山下到印度平原,但在其他时间,那里冰天雪地,他们只能呆在山下。
有关这个民族的情况似乎是不可置信的……
神父们向瑜伽苦行僧打听喜马拉雅山的情况,他们说此山很高,难以攀登;曼萨乌尔的居民说,某一湖边有个非常古老的城市,城里的居民每八天就会在公共建筑里举行祈祷活动。根据教规,男人坐在庙堂右侧,女人坐在左侧,中间部分稍高于地面,一位身穿白衫的男人坐在那里,面前有一张极矮的桌子,桌上有两只金盘分别装着酒和馒头。中间的男人诵读几段经文,其余人齐声应答,随后人们依次来到他的面前,接受馒头和酒的赏赐,结束后又回到原位坐下。
神父们时刻准备弄清情况,以期一回到使馆,就能立刻送上有关这一弥撒的报告……
蒙塞拉泰绘制的喜马拉雅山地图,覆盖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西藏地区。经线119°,纬线32°处标注着:Both et bothant,即博坦。
这里所提到的“博坦”,实际上指的就是西藏。可以看到,《记事》对于西藏气候以及当地居民的外貌、服饰、丧葬习俗等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更让神父们感到震惊的是,当地的祈祷仪式与基督教的教义和仪轨有着相似之处——他们不禁怀疑,这个新发现的民族,可能信奉基督教。
尽管持保留意见,神父们还是感到有义务将博坦纳入基督教势力范围;耶稣会还希望派两位神父前往,使那里的异教徒皈依。然而,第一批传教团的活动只持续了三年,蒙塞拉泰神父于1582年就回到了果阿。
直到第三批传教团沙勿略、鄂本笃等人再度出发,他们才了解了更多西藏的信息,并且还有了意外收获:神父沙勿略从一位伊斯兰教商人口中,听说了关于震旦的消息!
商人自称在震旦的汗八里城市居住了13年,那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王国,大约有一千五百个城池,那里的人们是耶稣的信徒,并建立了许多大教堂。
沙勿略写信给耶稣会会长,报告了关于西藏和震旦的最新情况:
“从克什米尔可以直达西藏,藏王与阿克巴是挚友,只要带上阿克巴的介绍信,就能顺利到达震旦的第一个城市喀什噶尔,这个城市是基督教徒聚居的地方,离西藏只有几里地。”
“我在克什米尔的时候,人们也对我说,在西藏,有许多基督教徒、神父、主教和教堂。”
“我们已被告知在震旦王国有许多人信仰基督教,但由于距离遥远,途经的民族又动乱不安,所以我们300年来对那里还是没有一点准确的了解。经过孟加拉的道路前往震旦是可行的。”
获得了关于震旦的线索,第三批传教团成员之一的鄂本笃神父怀着前往那里的目标启程。等待在印度的神父们振奋不已——或许马上就要迎来发现震旦的时刻;然而在此时,他们的手中已然握住了答案。
另一个震旦
鄂本笃神父寻找震旦之旅的艰辛难以想象。
1602年,他从莫卧儿帝国首府阿格拉出发,经印度北部进入阿富汗,准备由此向北翻越阻隔在南亚与中亚之间的天然屏障兴都库什山脉,随后横穿整个帕米尔高原。高寒的环境造成人马缺氧死亡、险要的道路上还要时常应付盗匪来袭……鄂本笃神父一行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抵达了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停留一年后,鄂本笃继续启程,1605年他来到了肃州(今甘肃酒泉),并在那里等待前往北京。
丝绸之路上的商队
也就是在肃州,鄂本笃遇到了一支从北京返回的穆斯林商队,并从他们那里确认了有关震旦的消息——
穆斯林商人称北京为汗八里,称中国为震旦。
震旦(Cinisthana,印度《佛说灌顶经》中对中国的称呼),就是中国;在这里它实际指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契丹”。
公元10世纪,契丹部族一统蒙古草原,建立大契丹国,中亚地区遂称中国北方为“契丹”(Khitay)。13世纪,随着蒙古铁骑西征,“契丹”一词也传入欧洲,其发音也在传播途中不断演变为Cathay、Scetaio等等。
马可·波罗在游记中以Cathay称呼他所到达的元朝宫廷,便将契丹与中国混为一谈了。(为避免与辽代契丹混淆,一些人将Cathay翻译成震旦。)
而中世纪的欧洲人由于遥远的地理,尚不清楚契丹与古老的中国,是否指向同一个地方?
现在一切真相大白,鄂本笃神父将他的调查发现写信禀告给果阿耶稣会,1607年,他带着完成任务的喜悦与世长辞。果阿耶稣会的神父们在收到消息后,心情十分沉重,为鄂本笃的死讯,也为他们所获知的消息——前面我们提到,当鄂本笃神父还在亚洲腹地苦苦挣扎的时候,印度神父们就已经获得了“中国就是震旦”的结论。
先一步报告这一消息的是利玛窦神父,他于1583年沿海路来华传教,1598年利玛窦抵达北京,在将当地实际情况与马可·波罗的游记对比后,做出了确定的判断:基督教和全世界都可以相信,在中国以外,不存在另一个震旦。
但,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个结论。即使后来鄂本笃的调查对此做出了验证,印度的神父也还是不愿意相信。
至于原因,利玛窦写道:“当他们听说许多震旦人都是基督教徒,到过中国的神父又说那里没有一个基督教徒,他们对事情产生了怀疑。因此他们认为也许存在一个真正叫做震旦的王国,靠近中国。”
那么震旦究竟在哪,神父们将目光投向了喜马拉雅山的另一边——西藏。
High Himalaya,摄影:Eric Valli
对于震旦的重新定位,实际上有迹可循,那就是沙勿略神父关于西藏有基督教徒的报告。而一位名为迪奥戈的葡萄牙人,又为果阿耶稣会带来了新的消息:
西藏位于不久前被莫卧儿王国占领的古伊斯库米尔王国(即克什米尔)外边,它们之间被高大的山脉隔开。这些山上冰雪很厚,只有太阳的威力才能使这些冰雪融化,所以一年中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供人们越过高山。路途虽不遥远,但却十分艰难。
人们更多地叫西藏为“塔米古亚”,这里不允许除过境商人以外的任何不可信之人逗留。
这里有丰富的金子和宝石,妇女们用来装饰自己;这里的居民是白色人种;他们有许多教堂,内有神龛、基督像和上帝、圣母、圣徒的画像。像我们一样,他们那里有许多神父信守独身,所着服装与我们的神父也极为相似,但他们全不留头发。
他们的主教叫“喇嘛”。他们把故去的喇嘛看成是圣人,并大力夸耀他们的圣绩;为表示虔诚,喇嘛终年深居简出,远离城堡。只有遇到盛大的节日,他才乘船渡河前往。
神父们将沙勿略和迪奥戈提供的情报联系了起来——两人都曾在克什米尔,听到了西藏有基督教徒的传闻,且从克什米尔可以抵达西藏——一轮新的远征,即将开启。
在1620年的一份文件中,记录了当时神父的热切期盼:
“我们的神父正准备到西藏去,那里也许就是震旦的本源。神父想去那里看看,人们所说的一切是否属实,是否真有许多基督教徒,他们又以怎样的方式生活着,以期能够凭借上帝的光辉使他们皈依。天主,请你的光辉保佑他们成功吧。”
西藏,那个从公元前“蚂蚁掘金”传说开始,就存在于“听别人说”里的东方幻影,终于要显露真容了。
TBC…
High Himalaya,摄影:Eric Valli
参考资料:
1.G.M.托斯卡诺:魂牵雪域
2.张云:西方人对西藏的早期认识
3.何文华:论有关西藏的两个传说及其传递的西方价值观
4.李不白:地图告诉你,大航海时代为什么从欧洲开始?
5.郭烨旻:为什么俄罗斯、伊朗等国要称“中国”为“契丹”?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原文
在仓姑寺,一场甜蜜的修行
西藏以西,千年守望者骑青马而来
佛的守护者,英勇迎敌!
醍醐2023年开放招聘岗位
在百年神殿里上班,是什么样的体验?
点击卡片即可转至购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