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岗2024访问艺术家:徐震

旅行   2024-09-01 15:01   西藏  





JAC 2024 Visiting Artist:Xu Zhen

吉本岗2024访问艺术家:徐震

近20年后,徐震受吉本岗艺术中心邀请,重返西藏。不同于以往的访问艺术家用脚步丈量土地,此次徐震选择了特殊的路径进藏。

一种与众不同的研究方法。基于信息和数据中的西藏,徐震得到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地形”及“地平线”。其中既包括了搜索引擎呈现的冈仁波齐、“千佛崖”、大众文化中的西藏剪影,也有行星视角呈现的青藏山脉。从时间和空间、化石到太空,徐震在数据中,用全新的的方式“观看”西藏。

这一切以中国画——这一带有东方立场的媒介展示出来。

在数据中进藏,徐震的山水并不是闲情逸致,而是要剥去层叠在西藏之上的东方主义想象——“全球包浆”,找到青藏高原的最深处的“灵光”。







冈仁波齐:苍穹的圣祇



中国西藏因其地理、人文特点,素来受到全球学者、旅行者瞩目。自上世纪以来,藏学成为全球热门的人文学科。尤其在西方,西藏已然被当作“一个后现代的乌托邦,一个脱离物质现实的、理想的精神世界”。这一点亦体现在了在冈仁波齐这座神秘的山峰上。在西方世界,冈仁波齐被誉称为“东方的金字塔”“世界的中心”。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前来一睹神山真容。其中,印度人称这座山为凯拉斯(Kailash),认定这里是众水之源,日月星辰以此为轴心往复环绕,各行其道。


通过数字光缆,艺术家抵达塔尔钦县城,仰望海拔6656米的圣山冈仁波齐,将自己的视野幻化为搜索引擎的界面,想象冈仁波齐在不同时代、借助不同媒介的目光注视之下所呈现的模样。


点击图片查看“冈仁波齐”搜索结果

Google搜索“冈仁波齐”关联结果



从地质学角度上来看,冈仁波齐峰诞生于1700万年之前,当时山峰所在的地区还处在很低的海拔,大约在2000米左右,有很多植物生长。直至三百万年前,印度板块与古欧亚板块发生碰撞,青藏高原海拔迅速提升,冈仁波齐也因受大断裂影响,成为了形似金字塔的断块山,进而在几百万年后被西方人形容为“东方的金字塔”。


冈仁波齐峰北面


作为极具神话色彩的朝圣地,冈仁波齐体现了一种与数字表现的现实本质相悖的形而上意义,引发了艺术家关于神圣符号在数字时代的重构与异化思考。




青藏化石:藏地自然与精神的交响



人类何时登上青藏高原和如何适应高原环境,一直是古人类学界和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重点。上世纪80年代,在青藏高原东北处的甘南州夏河县,一位僧侣无意间捡到了一块奇特的骨头,形状显示可能是人类下颌骨,上面还有两颗牙齿,但重似石头,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


人类下颌骨化石

新世纪以来,随着考古研究视野和技术的不断开拓,这块“石头”最终经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团队鉴定确认为人类下颌骨化石,距今已有16万年历史,在此之前,青藏高原有明确记录的人类遗址最早只能溯源到1.5万年前。这个发现刷新了人们对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历史和史前人类高海拔环境适应的认识,为人类演化史拼图补上了关键一块,亦入选了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2019年十大科学突破。


点击图片查看“西藏化石”搜索结果

Google搜索“西藏化石”关联结果



西藏地区出土的化石不仅仅是科学奇观,更是西藏精神景观的一部分,它们讲述着地球的历史与⽣物的演变,也讲述着远古以来⼈类与神灵世界的相遇,让艺术家深切感到⾃然与⽣命的紧密相连。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张⼒在此凝结,甚⾄化解,关于深层时间的思考也随之在新的层⾯上展开。




千佛唐卡:东西方网格的脉动



由青藏化石调研引发的关于时间、自然史与人类文明史的思考,让艺术家转向更具象的艺术文化交流及文化掠夺现实历史探索。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徐震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活跃于全球艺术舞台,持续探讨文化认同、全球化等主题。丰富的海外展览、艺术交流经验让艺术家深谙西藏文物流向西方博物馆是一个复杂的殖民和后殖民历史过程,也是一种文化暴力——西藏文物被从原始背景中剥离出来,并根据西方的叙事和价值观重新定义。这些文物大量出现在西方博物馆中,证明着历史上东西方互动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公元5-7世纪,藏传佛教在雪域高原初兴,随着大量佛教寺院的营建,佛造像的需求达到了一个高峰,进而促进了西藏造像艺术的产生。至明清时期,藏传佛造像、唐卡绘画等宗教艺术已遍布中华大地,当时存有相当数量的藏传佛教艺术品, 是藏地历代高僧大德、众多艺僧、民间艺人亲自参与创作、奇迹般地留给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点击图片查看“吉崩岗拉康”搜索结果

Google搜索“吉崩岗拉康”相关结果



但也正是同一时期,西方帝国主义开始觊觎西藏的版图,大举入侵西藏。大部分珍贵的西藏文物被损毁或因此流向了西方国家。吉本岗艺术中心原建筑吉崩岗拉康恰是19世纪下半叶为抵抗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入侵而建,这段历史也为艺术家的研究进行了重要文本补充。


大量搜索、调研了西藏文物及艺术品的流向历程后,艺术家将目光聚焦在珍藏着千佛唐卡这一宗教艺术的瑰宝的两座美术馆——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以西藏地区艺术品的丰富收藏闻名鲁宾艺术博物馆 (Rubin Museum of Art)。当下的每个人随时可以在网上搜索和访问到这些伟大的文明和神圣物品。这种超级便利性带来了其表现对象和内容失去神秘感的现实,令艺术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点击图片查看“西藏佛像”搜索结果

Google搜索“西藏佛像”关联结果



数据的超级便利性,如同亲临各大寺庙和遗址。唐卡绘画上的千尊佛像,以其细致的网格状结构,展现了佛教宇宙观的深邃与宏伟。这种结构深深植根于精神性和传统宗教的框架。每个佛像的位置都有特定的意图,代表着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亦是宇宙秩序和精神连贯性的代表。


Google搜索产生的网格让人想起唐卡绘画的第一步——造像度量。但搜索结果的网格均质、扁平,最终指向点击率和广告——消费主义的结果,明显不再是一种“神圣图像”。这种差异显示了从结构明确的宗教秩序向更混乱、更世俗的表现的转变。同时,数字佛像在以世俗、商品化的形式呈现时被转移了其原有的精神意义。这种反差与矛盾使艺术家联想到了数字时代图像的随机性和碎⽚化,以及地域文化精神符号的商品化和标准化。在数字时代,网格既可以是精神沉思的手段,也可以是组织信息的⼯具,个中张力连接着历史与当下。





西方幻想中的西藏


《丁丁历险记》的漫画绘本初本发行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其因内容幽默,辅以科学幻想,同时倡导反战、和平和人道主义思想,在西方国家家喻户晓。在其作者埃尔热与中国著名雕塑家张充仁相识时,《丁丁历险记》已发行至第五部。埃尔热向张充仁表达了希望让丁丁到中国去“游历”的愿想,但他却找不到关于中国的最新图像和文字资料——在当时的大部分西方民众眼中,中国人野蛮好斗,男人留着长辫子,女人缠着小脚,这似乎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因此张充仁向埃尔热承诺:“我会把当前中国发生的和我所知道的、想到的事,一桩桩讲给你听。”当时的张充仁感到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并在日记中写道:“要让全世界知道真正的中国,这比我学美术更重要。”


1934年,在张充仁的协助下,作者埃尔热创作了首部以中日战争为背景的丁丁历险记中国篇作品《蓝莲花》,并在绘画中结合了中国的白描技法。这部作品的快速走红也使埃尔热彻底破除了西方人对其他文明的偏见,开始以一颗平等开放的心态来描绘其他文明。


点击图片查看“丁丁在西藏”搜索结果

Google搜索“丁丁在西藏”关联结果



然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后,埃尔热就与好友张充仁失去了联系。为了寄托思念,他拿起画笔创作了《丁丁在西藏》,讲述了丁丁去西藏寻找“中国张”的故事。至今,在⽐利时埃尔热博物馆内,巨幅《丁丁在西藏》的内页画面仍被摆放在醒目的位置。


埃尔热失去了张充仁进行中国文化及学术背书、自主创作的这部西藏冒险故事,尽管也描绘出了一定的西藏文化符号及特色,但那依然是⼀个⻄⽅视觉语⾔和视⻆下的⻄藏。如何打破这种⽂化迷恋的叙事框架,让东⻄⽅⽂化在融合中共存、甚⾄共同冒险,在全球任何地⽅想象⼀个⽂化混杂的⻄藏?是艺术家对丁丁故事的追问。




禅画:用东方艺术打破文化交流壁垒



埃尔热与张充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亦让艺术家对东西方文化流动、西方世界对西藏印象的变化产生了好奇。经横向史料检索整合,在《丁丁在西藏》创作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交流实际上相当密集,中国禅宗文化和艺术结合的产物——禅画,更实在这一时期通过日本禅师的弘法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对西方社会的文化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直接导致了美国现代艺术思想的产生。


点击图片查看“禅画”搜索结果

Google搜索“禅画”关联结果



再向前探索,中国的禅画早在宋元时期就传入日本,并影响了日本的禅画。中国画家牧溪在其中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他的作品成为许多日本禅画家的灵感来源。而日本禅画中的禅宗美学的一些元素,比如简洁,自然,通过微妙的视觉线索传达情感。已经对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厚的影响,甚至包括日本的动画和漫画。这种文化的流动性启发了艺术家对于禅画在当代世界,对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变动的思考。




末日电影:香格里拉式的神话西藏形象



艺术家对文化流动的探索并不只局限于世界和西藏的历史以及传统艺术作品。仔细探究,文化的全球化流动脉络在影视作品中也有所体现。2009年,德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制作的电影《2012》横空出世,一跃成为近十年间全球票房最高的世界末日电影‌。在官方发布的电影海报中,搜索曝光量最高的一个版本与西藏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位西藏僧人站立在山顶,安然地面对扑面而来的巨大洪流。在具体的电影情节中,当海浪越过西藏雪山逼近绒布寺时,盘坐在山顶的老喇嘛从容地敲响了最后的钟声。镜头随之推移,滔滔巨浪瞬间淹没了山顶的寺庙,汪洋覆盖喜玛拉雅山脉,亿万人的生命瞬间消亡。


点击图片查看“电影2012”搜索结果

Google搜索“电影2012”关联结果


搜索页面反复出现的极具弗里德里希浪漫主义风格的海报、以西藏作为末日故事的终点——在二十一世纪,西藏仍在西方殖民视角与视觉语言下被不断浪漫化与理想主义化。时隔五年,在崭新的环境和先进的技术不断发展的全球化世界,关于西藏的文化符号发生了何种变化?这是艺术家在影视图像的西藏碎片式探索中产生的新的思考。




重塑西方视角的西藏



早在2005年,徐震便创作了首件与西藏有关的作品《8848-1.86》。在作品中,艺术家声称自己在队友的协助下锯下了珠穆朗玛峰顶的1.86米——这是他的身高。展览的现场,他虚拟了攀登珠峰的过程,摆放着登山的工具、材料等,同时循环播放着他们锯顶的“纪录片”,将人类置于自然和信仰之上,以荒诞、反讽的姿态有力回击了西方“精神殖民”,引发广泛关注。


近二十载过后的西藏的文化考察之旅,于徐震而言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与文化的“重塑”旅程。在当下,应该如何再去回击全球化下西方对西藏的“精神殖民”?艺术家在层层迭代的文化符号和媒介中抽丝剥茧,重新思考西方文化认知关系的互动,探寻人类文明的深层连接。试图在全新的西藏“观看”中,解剖西方世界关于西藏的神秘主义和东方主义想象,并通过本土视角、中国媒介重新书写全球化下的西藏。




徐震

Xu Zhen

艺术家、策划人、没顶公司创始人。1977年出生,工作和生活于中国上海。

徐震 2004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艺术家”奖项,并作为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1)主题展,徐震的创作非常广泛,包括装置、摄影、影像和行为等。

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双年展均有展出,包括威尼斯双年展(2001,2005)、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04)、国际摄影中心(2004)、日本森美术馆(2005)、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2006)、英国泰特利物浦美术馆(2007)、英国海沃德画廊(2012)、里昂双年展(2013)、纽约军械库展览(2014)、上海龙美术馆(2015)、卡塔尔Al Riwaq艺术中心(2016)、悉尼双年展(2016)、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2017)、沙迦双年展(2019)、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2019)、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美术馆(2020)、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2024)等。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原文



“周力:四季”延期公告

西藏以西,千年守望者骑青马而来

“西藏老字号”喀瓦坚,故事不止30年



醍醐2023年开放招聘岗位



在百年神殿里上班,是什么样的体验?



点击卡片即可转至购买页





醍醐
来自喜马拉雅的礼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