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两种不同的主流解释
文摘
育儿
2024-07-04 23:50
北京
9.0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主动)谈论功利,却相信天命、赞许仁德。
本意解释
鲍鹏山老师说,这是讲人的行为动机或出发点:谋利、听从天命和出于仁德。 出于谋利,当然可以,但是对于孔子来讲,富而不可求,而是他另有人生的出发点,那就是天命所在,仁德所系。他命中注定只能是求仁。 罕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与命与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第一种是朱熹、张居正、刘宝楠说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谈论利,与命,与仁。 张居正注解说,夫子平时教诲他人,虽然言无不尽,但有三件事是很少谈的,利与命与仁。 仁是心之德,是时间万善的总体,道理太大,一言难尽,跟人说不清,所以孔子只讲具体事,就事论事,不跟人讲那么多大道理,怕他跟不上,孔子自己都不敢以仁自居,孔子也不轻易以仁许人,从来没给过一个活人“仁”的鉴定。 第二种解释是钱穆的解读,断句不同,“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言利,只赞同命与仁。 《论语》中,孔子谈利的地方有两处,都在《里仁》篇,一是“放于利而行,多怨”;第二个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谈到命运和天命的地方有三处,一是“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篇);第二个是(《宪法》篇)中“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第三处是子夏说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因此,如果孔子很少谈“利”,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孔子言“命”与“仁”,就说不过去了。 孔子比较少说起命,子贡也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率性之谓道“,因为因材施教,这种高深的学问不会和弟子们随便提起,“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些内容都在《中庸》里。 仁也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经常谈到仁,一直许多先生把“孔学”概括为“仁学”,这种情况下,说孔子很少说“命”与“仁”,是说不过去的。
要少讲利,多讲仁
孔子的思想中,核心内容是仁,所以他最注重的就是仁、义。孔子本人重义而轻利,也不愿意过多谈及“利”。并且,他把追逐功利还是求仁重义,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也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之所以“罕言利”,是有着深刻的思考的。所谓“利”,简而言之就是利益或财富。作为自然人,无需他人引导,每个人都有追逐功利的本能欲望,都渴望获得财富或利益。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见,人们对追逐利益的愿望何等强烈。为了财富,有人坑蒙拐骗,费尽心机;有人偷盗抢劫,乃至谋财害命;还有人为了钱财,不惜出卖朋友和亲人,甚至是卖儿卖女。在这个世界上,被钱财蒙住双眼,丧尽天良者比比皆是。 从古自今,人类的所有争端和战争,绝大多数与利益争夺有关。从原始社会氏族间对食物的争夺,到奴隶时代对人口的掠夺,再到封建社会对土地的争夺,以及近现代社会对资源和市场的拼抢,财富和利益都是矛盾的焦点。现代国际上有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便深刻说明了人类对财富强烈占有的贪婪欲望。 追求利益是人类最本能最强烈的欲望,是世界上一切争端和苦难的根源。作为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孔子对利益的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即使不谈利益,人们也不会片刻忘怀。总把追逐利益和谋求财富挂在嘴边,只能激起人们更强的贪欲。无休止地讲论财富,不啻于鼓励人去放纵欲望,争夺利益。这便是孔子“罕言利”的用意所在。 孔子尽量少谈利益,多讲“天命”和“仁”。孔子讲天命,大概有两点原因。一是他本人相信天命。孔子说过“五十而知天命”“天生德于予”之类的话语,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天命的真诚信仰。 其二,天命的观点,不论怎么看都有点宿命论和消极色彩,多谈这些,能给人们追求财富的热望降温。其目的是通过降低人们对财富的欲望,减少社会争端。争权夺利的人少了,或者渴求利益心淡了,你争我抢的现象就会相应减弱,如此一来,就有利于社会整体上的和谐稳定。 我们还要知道,孔子“罕言利”,并非否定“利”,对于人们正当的利益追求,他还是肯定甚至是支持的。他反对和抨击的,是那些被功利蒙蔽了双眼、将道义抛诸脑后、甚至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小人。也就是说,孔子并不反对求利,只是反对见利忘义。
#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必修课
(扫码入圈子,每日10分钟,与孩子一起共学《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