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除了坚持,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选择权

文摘   育儿   2024-07-22 22:31   山西  


9.19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本意解释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篑(kuì):盛土的筐子。假如我们离堆出一座山还差一筐土,结果停下来了,那么这座山就完成不了。还差这一步,自己选择不去继续,这是一个人自动放弃身上的责任。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虽然平坦的地面,只倒了一筐土,这也是我们朝着目标前进的第一步,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最终也会堆出我们想要的一座山,决定权在我们自己身上。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我的力量不够。”孔子说,“如真的力量不够,你会半途而废,如今是你画地为牢,不肯前进”。

       《荀子劝学篇》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做任何事情,除了明确的目标以外,都需要坚持

        

       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想要成功,都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无论是学习,还是修养,除了有明确的目标以外,还要懂得坚持。

       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积土成山,最终达成成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本篇中孔子运用“堆土成山”和“填土平地”的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学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想要领悟其中的奥秘,需要怀着持久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方能取得成功。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忍受着别人的讽刺和挖苦,还忍受着身体上的疼痛,坚持在狭小的房间里,凭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和一支笔,坚持了下来,用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后,最终完成了研究,创造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

        还有我们历史上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为了打开通道,率领家人进行移山,这在常人看起来,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可是愚公却坚守着“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信念,相信自己坚持下去,定能搬走大山,最后感动的神明,在他们的帮助下,成功移走了两座大山。

        除了做学问和做事以外,孔子更看重的是提高个人修养,这个比喻也是强调修身进德要持之以恒。提高修养这件事比做学问、做事难多了,因为道德的提高没有止境。有的人刚刚起步,可能努力了一下看不到目标就放弃了;有的人在半道中,因为坚持不住放弃了,真正像孔子这样能够纯粹修美德的没有几人。

        就像《西游记》中西天取经的唐三藏,途中有何止九九八十一难,不要说起心起恶念,哪怕是一念偏私,也会有损道德。在外人面前做的很好,在暗处心生邪念,也是不道德。所以孔子说仁道难修,原因就在这里。 


除了坚持,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选择权


        孔子在强调贵在坚持的同时,还有另外的一层用意,“止,吾止也”、“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自己,与他人毫无关系,儒家强调“我命在我不由天”,强调的也是人的自主性。

        人们总是把生活中的失败、痛苦和不如意,归结为外界因素,其实,我们知道人生的主导权在自己手里,就像儒学强调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自己去主动承担起责任,拿回生活的主动权。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讲到的一个重要的习惯就是积极主动,也就是主动选择回应方式,创造有利环境。

       梭罗说过,“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有能力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和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的环境来下决定。  


  #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必修课

(扫码入圈子,每日10分钟,与孩子一起共学《论语》)


开心小花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是一件更快乐的事!让我们一起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