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起来,不盲从,不茫然 (六)—— 《亲爱的孩子,见字如面》、《杜甫传》、《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

文摘   2024-08-29 18:31   湖南  




7月初带萌成去上海旅游,在往返上海的高铁上,读完了王君老师《亲爱的孩子——见字如面》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王君老师,语文特级教师,首届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北京大学等全国多所大学特聘“国培”专家教师、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出版专著18部,首倡“青春语文”“青春教育”教学理念,其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全国都有广泛影响。


这本书是王君老师写给儿子的书信集,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成为母亲后,对亲子教育的思考、探究、实践。王君老师用自己在生活,工作、旅行、休闲娱乐时的经历和感悟,引领儿子思考生命的价值意义。


全书收录了王君老师写给儿子的37篇家书,字里行间,谆谆教导,用心用情。细细品读,深刻体会到一位母亲广阔的视野、宽广的胸襟、为人处事的智慧、满满的正能量。


王君老师写给儿子的这些书信,内容丰富厚重,翻开目录,只读每一封书信的标题,就觉得受益匪浅。因为每一个标题,都是人生的大课题。佩服王君老师,向王君老师学习如何做妈妈。


原文摘录书信标题如下:


1.把一辈子当两辈子来用

2.天地才是大课堂

3.挺住意味着一切

4.锻炼自己像“猪”一样的活着的能力

5.有些路,你根本不可能一个人走

6.静静地等待属于自己的时代

7.侠骨柔肠做行者

8.我们就是老人的温暖南方

9.因为爱,所以妥协

10.尊重,不仅仅是情怀,更是才华

11.我们和幸福之间,隔着的真的不仅仅是钱

12.请原谅妈妈当年不够温柔

13.孩子,放下你的手机,看看世界

14.考试,是生命能够承受之重

15.“拒绝”被伤害

16.你可以选择成为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

17.从2016起,做一个更善良的人

18.孩子,做一个像小双喜那样的孩子

19.像妈妈一样,每天睡到自然醒

20.我们要配得上我们所受的苦难

21.成为你自己

22.你就算天生霸星,也仍需经历千难万险

23.爱,才是我们的生死劫

24.因为爱,所以将就

25.我们等不到何以琛,是因为我们做不到赵默笙

26.不幸福的我,配不上你的爱

27.如果我们站在时间的绝境里......

28.没有谁的人生应该被嘲笑,

29.我们没有三生三世,只有一生一世




原文摘录:


杜甫的诗,不止有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也有对于微小生物的赤子般的爱好。他不只能“巨刃摩天”,刻画山河的奇险和时代的巨变,也能描绘燕嘴蜂须和春夜的喜雨。世界上第一流的大诗人都是这样,他们往往不是文坛文体论里的一种风格,文学史上的一个主义,所能范围得住的。

杜甫的诗,是真实的继承发扬光大了,中国诗歌的传统,经得起用“兴观群怨”和“知人论世”的准绳来衡量。杜甫,让中国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放射出璀璨的光辉。


陪成成参加篮球训练营的间隙,读完了《杜甫传》。


读完《杜甫传》,才知道杜甫还懂得一些药理。杜甫曾经在湘江边,与渔人为邻,居住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杜甫老病缠身,衣食无着。夫人经常眉头双皱,整天发愁没有米下锅,16岁的儿子经常饿得满脸苍白,每天还要读书。连渔夫们都为杜甫的生活担忧,觉得这一家人漂流在外,无亲无友。为了维持生计,在渔人们的建议下,大诗人杜甫跟着渔人们到鱼市里面去卖药,维持生计。但是,贫穷与疾病没能让他走出湘江,从秋到冬,他的小船在湘江上漂浮着。由于长期的水上生活,杜甫的风痹病转剧,他倒卧在船中。死后,家人无力安葬,把他的灵柩,厝在岳州。43年后,他的孙子杜嗣业才从岳州,把杜甫的遗体搬运到偃师,移葬在首阳山下。杜嗣业搬移杜甫灵柩,路过荆州,遇见诗人元稹,元稹给杜甫写了一篇墓志铭,评价杜甫:自有诗人以来,没有像杜甫这样伟大的。

杜甫的一生,是一个不能避免的悲剧,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只把诗人看成是他们的清客和帮闲,看成是点缀,从来不能容忍他充作人民的喉舌,谁的诗歌里有人民的声音,谁的生活便会受到冻馁的威胁。而正是因为杜甫的诗歌里有人民的声音,他的诗歌才成为永恒。





在萌爸书柜里找书看,满眼都是经济、财经、管理一类的书,反思自己常读的书,无非是文学、传记、亲子、教育、心理之类的书,确实应该拓宽读书的边界,关键不是获得多少知识、技能,重要的是换一种看问题、做事情的思维方式。带着这样的思考,翻开了《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这本书。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吴军的介绍:硅谷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畅销书作家。现任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等职。得到App课程主理人,开设有“硅谷来信”“数学通识50讲”“科技史纲60讲”等专栏和课程。著有《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硅谷之谜》等十余部畅销书,作品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在内的图书大奖。读完吴军老师的简介,更加好奇理工科的吴军老师,会怎样讲语文。


抛开语文老师的身份,读完这本书,感触最深的有三点:


1.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通识学科:


以“理解他人,表达自己”为核心的语文内容,比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更能让我们受益终身。


由此,我想到从小学开始,我们并不重视孩子的语文学习,更多关注英语和数学的学习。到了初中、高中,除了数学、英语,又开始关注物理、化学的学习。很多孩子,读完高中,写完高考作文,到了大学,除了专业跟语文有关的孩子,很少再去花时间学语文、写作文。


相比之下,世界上很多名校,对于以语文为核心的人文教育要重视得多。绝大部分顶级名校,都会对研究生开设文献阅读课或者类似的研讨课。哈佛大学唯一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写作课;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要学够一定的数量的人文课程才能毕业;写作在普林斯顿大学被视为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是大一期间唯一必修的课程。每年学校的写作项目都会举办超过 125 场写作研讨会,主题多样。学生在写作项目中,不仅练习如何写作,还练习如何阅读别人的作品,锻炼批判性思维。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根据几百年的教育经验,发现缺乏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人在专业上就可能走不远。吴军老师也认为自己在职业上取得的成就,除了运气,一半要感谢在专业上的训练和努力;另一半,则要感谢理解他人想法以及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


在口头表达方面,语文修养决定了一个人能够调动多少资源做多少事情,也决定了一个人在生活中受欢迎的程度。美国国父一代的政治家里,除了华盛顿,其他人都是优秀的作家,包括富兰克林,杰弗逊,麦迪逊,汉密尔顿等。他们的作品,文辞优美,逻辑讲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即使在今天,依然堪称政治学和文学的范文。


可想而知,语文这门学科对一个人的发展有多么重要。语文不是学校里的一门功课,更不是高考之后就可以扔掉的课本,而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基础技能。如果一辈子只学一门课,那就应该是语文。


学习语文,绝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因为只会让语文变成风干的丝瓜,失去生命的活力,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为生活服务,为学习其他支持服务,也为工作和职业发展服务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应该把语文仅仅定义为一个科目,而应把它看作自我修行的学习行为。


2.认识到语文是一门通识学科,更要理解,语文到底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语文到底应该学什么?书中,吴军老师以一个运用阅读和写作能力,在工作生活中受益者的身份,根据自己三十几年的实践经验,教给了我们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让我们能说、敢说、会说,同时能写、敢写、会写。读书怎么突破瓶颈?怎么兼顾广度与深度?怎么通过阅读构建知识体系?怎么从害怕写到天天想写?怎么写得让外行理解?怎么吸引读者?简历、报告、邮件、评论等应该怎么写?怎么通过写作变得更专业?……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书中的方法论来解决。对于一个想把语文学好的人来说,真是干货满满。


怎样学习语文?吴军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语文学习是不受课堂和学校围墙限制的,语文的教室应该是广阔的世界。我们可以在生活的背景下,在生命的长河中去学习。

语文为所有课程服务,所有课程都帮助提高语文水平。


我们在路上在一起
1. 教育故事:写自己教书育人的故事;2. 大自然之约:户外活动;3. 一起读书吧:大人小孩一起读书;4.与孩子共成长:孩子和自身的成长故事;5. 我教语文:语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