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时代,鸡娃的焦虑席卷了每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筛选出局。我可以不优秀,但我要尽力托举我的孩子上好的小学、初中、高中,考上985、211,找个稳定的好工作。否则,就未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就会有遗憾。
可另一方面,青少年越来越高的抑郁症发病率,又让家长们的“鸡娃”无所适从了。
那么,在这样一个物质丰富但内卷激烈的时代,我们要怎么做父母?才能尽可能的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使错力,阻碍孩子成长?
作为一个家有小学生的母亲和一个初中老师,很幸运,4年前,我就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慢慢学习并了解了亲子教育,才避免走了很多弯路。也读了一系列的亲子教育书籍,魏智渊老师的《高手父母》让我相见恨晚。心想要是在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就读了这本书,我对孩子的教育会不会更好?孩子会不会培养得更优秀?
“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父(母)亲”,这是我这些年在亲子教育学习和实践路上一个很大的认识与收获。这本书让我对这个观点更加深信不疑。
当你在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是你与“别人家的父母”的区别造成了孩子的区别?也许有那种天使宝宝,来报恩的,你无须多费心,孩子自己就做得很好。这种情况当然有,但是概率微乎其微。
做父母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可惜,我们很多人都自以为是,用既有的从父辈那里潜移默化继承来的教养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越使劲,孩子越差强人意。然而,受责备的却是孩子,我们还在恨铁不成钢。
那么,怎么做,才能成为高手父母?通读了魏智渊老师的书,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首先要明确家庭教育的定位与目标
二、给孩子最好的爱
三、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积极的自我镜像
四、训练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五、关心孩子的人格养成
接下来,我就从这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育儿实践,具体阐述。
一、首先要明确家庭教育的定位与目标
孩子的教育由三个方面构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帮助孩子适应未来的社会,并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家庭教育一方面要协助学校教育,但更多的是要帮助孩子学会生活,成为有能力、有教养、身心健康的幸福的人。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
目前我们“鸡娃”的重点往往是在全力协助学校,拼分数,让孩子在各种考试、筛选中取胜。而忘记了自己的更为重要的另一功能。各种考试、筛选很容易造成令人窒息的焦虑感,挫败感,学校教育如此,本该作为一个缓冲的家庭教育还要协助学校教育火上浇油,孩子怎么不会抑郁呢?所以,家庭教育还是要在学校教育“鸡娃”的同时,给娃一个缓冲。家庭教育的目标不是盯着第一名,盯着高分,而是要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
我们需要知道:
1、有能力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是不是通过各种考试,成功端上铁饭碗,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优先生存下来就可以了?NO,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吃饭已经基本不成问题,可以说,只要他勤奋肯干,是一定能够养活自己的。物质丰富的时代,有能力的孩子,应该是这样的:他能够抵达他的可能性的顶峰,成为创造者以及领导人。
2、幸福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经常看到的情形是,孩子没考好,尤其是大型考试没考好,家长异常焦虑,恨铁不成钢,免不了要批评指责甚至讥讽孩子一番:考成这个样子,将来怕是只能去搬砖打螺丝了吧。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孩子认真对待学习、考试,将来考上好的高中、大学、找到好的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这样的话一说出来,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也是在潜移默化地跟他(她)熏陶:没考好,你的人生就是灰暗的,你就没有价值、没有尊严、没有幸福的。
可是什么是幸福呢?幸福不是一种依赖于外部得以成全的东西,而是人的一种内在机制。所以并不是孩子考上了985、211,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过上优越富足的生活才能算是幸福,也并不是考上了985、211,找到了好工作,孩子就一定会幸福。真正的幸福,无关贫穷或富有,而是内心的一种富足感。我们要培养的是在任何处境下都能够保持乐观,并能够保持幸福的孩子。哪怕他考试不理想,哪怕他在竞争中失败,哪怕他遭遇人生重创,他仍然能做一个有价值、有尊严、有幸福感的人。这样的孩子,才会无惧于风雨人生,拥有与逆境抗衡的力量。一个内心有力量的孩子,和一个优秀但受不了挫折的孩子,你要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