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薛仁民老师《养出元气满满的孩子》这本书,陆续买了薛老师的好几本书。读一本好书的成本,可能就是,读一本要买好几本,要读好几本。读书的乐趣也就在这里。
最近在读《天人之际——薛仁明读<史记>》,读完大呼过瘾,又一次让我对薛老师深深佩服。在薛老师的引领下,在《史记》的文字里,真切地触摸到秦汉时中国人敞亮饱满的魂魄,感受到中国人该有的生命气象。一边读一边写下一些感悟,读完做了一个整理、记录。
序
原文摘录:我讲《史记》,无非是希望通过刘邦、张良与司马迁等人的生命高度,让大家更清晰地照见我们的时代与我们自身,从而找到每个人可以有的当下安然。
读后感悟:读史、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读这段话很受触动。一边读书,一边观照人生,内心越读越豁达,人生越读越宽阔,有一种朝阳初起般的明亮,这样去读书,才是真正的目的。
第一堂课
原文摘录: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读书人能懂得了刘邦,这个读书人的眼界,气象,肯定就会不太一样。
秦始皇帝去会稽巡视,项羽和刘邦都去看了,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两者的区别在哪里?项羽一听就是霸气、杀气。刘邦是什么?中国一个很重要的字叫做“兴”。大家讲《诗经》风雅颂、赋比兴,“兴”是什么?“兴”就是好比你今天看到天气很好,蓝天白云,忽然心情好了起来,不见得想要干嘛,也没太多具体的想法,可是整个人就这么神清气爽,有种飞扬的感觉,这就是“兴”。刘邦这番话就是个“兴”,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项截然不同的反应,可以清楚看出,两个人的气象是完全不一样的。
读后感悟:薛老师最推崇人要有元气,要有气象。秦始皇去会稽巡视,项羽和刘邦都看到了。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薛老师的解读是:项羽的话,一听就是霸气、杀气;而刘邦是神清气爽、神采飞扬,刘邦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气象更胜一筹。这样的解读,令人耳目一新。
原文摘录:整个中国一直有显性与隐性两个系统。隐性民间的这块,一直有很强大的稳定力量,那种淳厚的风俗,基本上一直变动不大。
读后感悟:薛老师讲到的“隐性民间”,“淳厚的风俗”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让我想到我们中国人历来重视乡情、亲情、家族,我们从小受到很多的教育,其实都来自家族,家庭。过节过年,家族里的亲人都要聚在一起;过年,饭前要祭拜祖先;过年过节,长辈们总是嘱咐我们,说话要谨慎,要说吉利话;每年大年初一后,父母亲会带我们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拜年;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如果客人比较多,小朋友一般不上桌,在厨房吃。客人比较少,我们可以上桌和客人同席。吃饭时,要坐端正,胳膊要夹紧。夹菜时,尽量夹眼前的菜,不要夹远处的菜。碗里的饭菜,要吃干净。我父亲那时对我们更为严格,饭粒不小心掉在桌上。都都要求我们夹起来吃掉;兄弟姊妹之间,要多谦让、多帮助;我母亲喜欢做团子、油坨、发糕。母亲一边做,一边分派我们姊妹三人给左邻右舍送一份,送到最后,家里所剩的只够吃一顿。但母亲总是说:分享多滋味......正是这些淳朴的风俗、家风,为我们的人生奠定了根基。
原文摘录:《史记》常有“闲笔”。大家如果读《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绝对不会有闲笔,因为儒者一刻都不能闲,从不做无益之事。哈哈!闲笔是中国著作中常见的特色,最好的例子就是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每一个要角登场之前,里里外外,总要先铺排一段,铺排之余,常常在写一两首诗,歌咏一番。如果把这些诗拿掉会不会影响情节,当然不会,可是在古典小说里面,类似无关紧要的篇幅,却多得不得了。为什么?因为古人知道,关心一件事,不能只关心情节,更该关心的是事情后头那个人的性情。写这些“无关紧要”的闲笔,都是为了描写人物的性情。只有掌握得了性情,对于情节的演变,才可能有一种更接近核心的体会。
读后感悟:薛老师谈到《史记》中常有“闲笔”。读这一段,激发了我再读一遍《史记》的决心。薛老师真的是司马迁的知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闲笔”,我们才读到了司马迁的大格局、大情怀。
原文摘录:一般有能力、有学识的人,可以成为将才,却很难成为“将将之才”。因为他们会在意自己的能力与学识。一旦在意,就会受其所执。一执,能力与学识,就会反过来变成阻碍,阻碍他们如实地领略别人的好。在座各位,都是有学识、有能力的人,当我们面对刘邦,这种能抛开一切的厉害角色时,就可以观照到自己的某些不足。
汉初最大的特质,就是质朴,刚刚我们看到刘邦所谈的萧何、曹参,尤其周勃的厚重少文、可堪大任,汉初就是一群这样子的人,看来没什么文化,但都很质朴,这就变成汉朝的家风。正因如此,后来即使鲁迅那么反传统的人,看到汉砖、汉瓦的大气与质朴,都不禁要心生敬佩。
司马迁写“太史公曰”,有非常多不同的笔法。就像整篇的《高祖本纪》,司马迁从刘邦末时一路写来,到起兵,到成就大事,再到安排后事,讲的这么清楚、这么详细,最后在“太史公曰”,却没有针对刘邦个人的是非成败来做评论,反而是谈一个新朝代,该有的气象。这样的角度,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天道兴衰的消息。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天人之际”。这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所谓的“历史哲学”;如果用中国传统的话来讲,就是掌握到整个历史的气运。司马迁从这个角度来做《高祖本纪》最后的论断,是站在一个非常高的历史高度。
同样的历史高度,其他人也谈得很有意思。......整个《吕太后本纪》里,我们看到最多的权力倾轧与腥风血雨,但最后的“太史公曰”,司马迁只字不谈这些......谈的是历史的另外一面。任何一个社会,粗粗分来:一个是显性世界,另一个是隐性世界。吕后时代的显性世界,就是那一连串的权力斗争,这也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关注点。可在“太史公曰”,司马迁则又提醒大家一个更紧要的隐性世界的存在:当时天下太平,百姓富足,一个四百年的汗家天下已经开始打好了基础,如果我们看一个时代,能像太史公具有如此宏大的视角,慢慢就能明白什么叫做“天人之际”。
读后感悟:第二堂课,让我最有感触的有三点:
1.执:薛老师所说的“执”,是指过分在意自己的能力与学识。一“执”,能力与学识,就会反过来变成阻碍,阻碍自己如实地领略别人的好。只有放下执念,才能观照到自己的不足;
2.质朴:刘邦、萧何、曹参、周勃,看上去没什么文化,也不懂得什么圣人的道理,但是大气、质朴,这样的生命气象真是令人向往,这样的生命状态,值得效仿。一个人活在世上,就是应该有这种质朴和大气;
3.隐性世界:这一节,薛老师又谈到了“隐性世界”,司马迁写完刘邦,没有针对他个人的是非成败做评论,反而是谈一个新朝代,该有的气象;谈到吕后,我们想到的是宫廷阴谋、权利倾轧、血雨腥风、勾心斗角。司马迁谈到吕后,对这个“显性世界”只字不提,只提醒大家关注“隐性世界”。当时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四百年汉家天下,已经打好基础。薛老师盛赞司马迁写历史,是站在一个非常高的历史高度。
第三堂课
原文摘录:忽视中国文化,没了根本,就没有底气,又怎么开创得了未来呢?没根本,自然找不到着力点,难怪年轻人飘在空中,一个个只能“小确信”。
项羽比较厉害的是力能抗鼎、才气过人,重要的是下面那一句话:“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即使吴中的那些子弟,大家对项羽都会有所忌惮。“惮”,是一个关键词。前两回读《高祖本纪》,印象中,绝对没有任何人会“惮”刘邦,刘邦会让人嫌,让人厌,也可能会让人喜欢、让人没距离感,可是,他不会让别人怕。至于项羽,只会让别人怕,会让别人怕,就是与别人“有隔”。
讲到这点,我想到中国文明,后来有一个重要的转变:儒家与天下人的逐渐“有隔”。早先,孔子会不会与人“有隔”、让别人感到“惮”呢?基本不会。当时的人似乎不太怕孔子;可能有人会批评他,也有人会喜欢他,那总的说来,大家都挺愿意跟他说说话。不管是正面反面,也不管是毁是誉,他总让人不觉得“有隔”。可到了后代儒者,尤其宋明理学之后,给人的形象总是“有隔”,让人觉得会“惮”。
有“惮”,便容易与人有隔阂;有隔阂就难以成事。
读后感悟:第三堂课,薛老师列举《项羽本纪》中这样的一个句子:“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薛老师说,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是“惮”,“惮”就会让别人怕,会让别人怕,就与别人有“隔”,有“隔”,就难以成事。刘邦就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所以他能成事。这让我想起在师范读书去实习时,带队老师史太万老师给我们讲过的一个观点:老师要做可爱的老虎。让学生又怕又爱,有敬畏又想亲近。后来我读到《论语》,读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我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又读到薛老师对“惮”这个字的解读,觉得薛老师这个解读,真是圆融通达。
原文摘录:道家是中国最根底的东西:中国人从骨子里说,其实就是黄老。黄老是中国人的根底,越根底的东西,别人就越学不来。
理学家讲的天道,落于一偏;他们只谈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谈天地不仁。而且,他们讲的好生之德,也太窄。气象不大。
谈得好与做得好,仍终究是两回事!真正的中国学问,重点不在于怎么谈,而在于怎么做。......人活出来的真实状态,才是一切的根本嘛!
就思考而言,宋明的理学家一定比孔子更擅长思考。可是,在中国的传统,太会思考,太会议论,常常意味着,更有异化的可能。否则,孔子就不需要告诫我们:听其言而后观其行。
孔子不讲这种好到不真实,也无法落实的活。大家仔细看《论语》,《论语》的话都具体而真实,都可以做得到。......事实上,孔子对于言与行、思维与实践的内在关系,有种异常的敏感。所以,他不空口说白话;所以,他说话总带着强烈的对应性;所以,他说话一点儿都不深奥。
读后感悟:谈得好与做得好,终究是两回事。这一段让我想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生活中不缺少会思考,会议论的人,思考着、议论着,就走向了极端。心中愤愤不平,看人、看世界诸多不如意。自己也痛苦,身边的人也跟着痛苦。其实,我们生活中有真学问,真正能够引领改变他人、改变世界的人,是那些明亮明媚、知行合一的人。
原文摘录:我最大的希望,是把复杂的事情说的简单。现在许多太有“学问”的人,老是把很简单的事情讲得很复杂;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吃过这种人的亏。所以,我觉得宋明理学固然有其可贵与可敬之处,但是他们的确异化了。总的来说,理学家跟孔子是很不一样的。如果跟《史记》里的世界相比,距离又更远了。
读后感悟:“我最大的希望,是把复杂的事情说的简单。”这句话讲得太好了!大道至简,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事,都应该如此。
第四堂课
原文摘录:“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从这里开始,《史记》写得非常动人。不过,后来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却把这段全删了。为什么?在司马光看来,这一段“显然”与历史的演变不相干。以事件的叙述而言,这一段是岔出去的;没这一段,不仅不影响,反而更“聚焦”。但在《史记》里面,这一段铺陈甚多,尤其动人。这牵涉到司马迁与司马光写历史,两个很不相同的视角,司马光很“实”,所谓“资治通鉴”,是直接从历史借镜,获取治国的经验;着眼的,完全是实际的功能。可司马迁不同,他除了人事的“资治”,也谈成败之外的天人之际。换句话说,司马迁既谈历史的成败得失,也谈成败得失之上。这咋看没啥实际功能,却牵涉历史最根本的“魂魄”问题。
因此,司马迁在《高祖本纪》写了《大风歌》,又在《项羽本纪》写了垓下之围时项羽的慷慨悲歌。显然,这是有意安排的。在这两段歌里,我们读到两个人内心深处的性情与魂魄。
读后感悟:看完薛老师的这一段,我对照薛老师的解读,重读《项羽本纪》,感慨良多:从虞姬、乌骓、再到垓下悲歌,司马迁,写出了项羽的性情与魂魄。这样的项羽确实让人恨不起来,反而更佩服更同情。难怪李清照会写下这样的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的角度写历史,把人物写的多面、立体、丰富。司马迁在写历史,更是在写自己,他是有大格局,大手笔、大胸怀的人。
第五堂课
原文摘录:什么叫作自我?你好好教小孩,不是自我吗?你跟家人相处,不叫自我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才叫做自我?难道你在那边玩微信的时候,才叫自我吗?你玩微信,不是仍然在与人相处、应对吗?如果连这个也不是,难道只有在发呆的时候才叫自我吗?倘真如此,那你干脆当个植物人算了!
不要被“自我”的观念给缠死了!如果真要说“自我”,很简单:就是做好每件事,开开心心,清清楚楚,这就叫自我。绝对没有脱离人与人关系之外,还有一个抽离的自我,如果往这方向想,最后只会困死自己。
什么叫做自我?中国人其实不讲自我,讲“自己”。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什么是“自己”?你清楚了,就是“自己”。不清楚,讲再多,做再多,都跟自己无关。太史公写到后头,特别强调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就点出项羽的问题,正在于一辈子没搞清楚过自己。项羽一辈子没有搞清楚过自己,那么,我们呢?这是读完《项羽本纪》之后,每个人都该问的问题。
我们讲“天人之际”,,首先就是承认自己的有限性。天无限,人有限;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的,能做的事情都只有那么一点点,别高估自己,也别自我膨胀。先承认这点,才能在“有限”的基础上,使上一点力气。否则,我们多半只能是瞎忙,忙些没啥用的事。
从宋代之后,读书人这种傲慢变得明显。往好处看,钱穆所说的“土人精神”格外昂扬,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有担当,有责任感,道德感也特别深。从负面来说,读书人开始有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方面对王者有种高姿态,另一方面也慢慢与民间脱节。这种与民间的脱节,即使到了明代晚期反宋儒、强调性灵的那批人,也仍然没解决。这些读书人概念上以天下苍生为念,可真正跟“苍生”相处,却没有能力像刘邦那般相处融洽、浑然一体,甚至还可能心生嫌弃、多有不屑。读书人跟民间的隔阂愈拉愈大,最后变成《易经》里面的否卦。《易经》的否卦,上天下地,天地否:天是天,地是地,两者无法往来。与否卦颠倒的,是地天泰:地在上,天在下,就是交流的状态。
真正有志气的人,志气清坚,就容易清爽,有种喜气,人也明亮。而颠倒梦想的人,精神状态不那么透明,容易忧虑,容易患得患失。因为患得患失,所以容易气愤、容易激动、也容易慷慨激昂。一慷慨激昂起来,自己当真,别人也被感染,这时就特别容易被误以为是有志气。
事实上,任何出身都会有利有弊,人不必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必自我武装。对我们而言,都应该学会看到跟我们不一样的背景的人的好处。这是很大的学习。像我们这种寒微出身的人,在张良身上,就可以看到世家子弟最好的一种人格质地。
人不可以目中无人,也不应该目中无天。我们目中有天,就知道事情不是努力了,就该有成果;人只能尽力,至于成不成,在天。如果天意注定惠帝活该被换,那也只能被换,我们就尽尽人事罢了。唯有如此,在天人之间,才能够有一个平衡。否则,人越是努力,生命常常就越焦虑。这焦虑的本质,是因为目中无天。也就是这个缘故,孔子说,“君子有三畏”,,其中之一就是畏“天命”。
王镇华老师,他觉得目前全世界有个集体的大问题,就是没有办法“止”,踩不住刹车。尤其整个西方的架构,不仅踩不了刹车,还永远在加速前进,明明前面已经是山地了,还一直在踩油门。这时候回头去看黄老,也包括儒家,包括佛教,其实都在教大家这个“止”。
读后感悟:薛老师这一讲,有很多句子,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1.让我重新思考“自我”的句子:自我很简单,做好每件事,开开心心,清清楚楚,这就叫自我。什么是自己,你清楚了,就是自己。不清楚,讲再多,做再多,都跟自己无关。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搞清楚自己,不知道自己。
2.天人之际,首先就是承认自己的有限性。天无限,人有限。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的,只能在有限的基础上,使上一点力气,尽量做点事情。有志气的人,志气清坚,清爽喜气,明亮明媚。任何出生,都有利有弊。薛老师看问题,不偏激,通透豁达。
3.如果我们只懂得加速前进,只会撞南墙。关键时刻要学会踩刹车,然后大转弯,人生要知“止”。
第六堂课
原文摘录:《史记》有别于后代的史书,正在于司马迁掌握得到民间那份心意。所以《史记》能出入雅俗,接地气,所以气象才会特别宏大。
刘邦、陈平一路被嫌弃过来,名声一向不好,别人不了解他们,他们也不需要别人了解,正因如此,他们一路走来,不瞻前、不顾后,可自在了。
读《史记》的好处,正在于有一个个真实的典范。陈平如此,刘邦亦如此。刘邦听别人如此中伤,但陈平却回应得坦坦荡荡,清清爽爽。当下他就明白:陈平是大才!如果陈平在那边掉泪喊冤,刘邦大概就啥也不说,直接撵他出去就算了。正因在这事看到了陈平的分量,刘邦才会反过来对陈平又升官又重赏。从这件事看来,两个人都了不起。...... 刘邦、陈平这两人都是大气之人,这就是所谓的“大人”,也只有大人,才真正开创得了时代。
读后感悟:读最后一节,在薛老师的解读一下,重新认识“陈平”,也更深入地理解刘邦。“读其书想见其人”,虽然我们无法穿越历史,去见司马迁,去见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但是,有书籍在。我们可以去读《史记》,去透过太史公的生花妙笔,读他笔下元气满满的人物,去感受他们气象万千的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