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基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强调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理论的来源便是怀特海的《教育的本质》。在本书中,怀特海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这一核心命题,突出地表达了“要在教育中拒绝僵死的知识和呆滞的思维”的教育理念。本书共七章。前三章主要探讨的是教育的基本理念的问题,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别从技术教育、数学和大学的功能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接下来,我将书中的主要内容分章节进行摘要,并附上自己的读书思考,与大家分享、交流,欢迎批评指正。
第一章 教育目的
第二章 教育节奏
摘要:教育节奏就是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教授适合他们的学科,并帮助他们采用适合的学习模式。怀特海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阶段”。浪漫阶段指的是人们刚理解某项事物的阶段,它涵盖了前12年的时间。精确阶段也是知识增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脑海中纷杂的知识联系开始从属于阐述的精确性。这是学习基本原理的阶段,包括语言的语法和科学的法则。没有浪漫阶段的积累,学生们在精确阶段将一无所获,因为没有对客观事实的大致了解,就无法进行分析,只能牵强地对事实进行无意义的陈述,无法使其形成进一步的关联。
而在精确阶段,我们将条理化、系统化地了解客观事实,从而对浪漫阶段获得的对事物的一般性认识进行挖掘和分析。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对科学的学习也进入浪漫阶段。当孩子到了15岁,语言的精确阶段和科学的浪漫阶段就要结束了,之后便是语言的综合阶段和科学的精确阶段。这一阶段很短暂,却至关重要。怀特海认为,这一阶段持续大约一年时间。当孩子到了16岁,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的阶段性有所不同。对文科学生来说,科学学习进入综合阶段,文科学习进入新的循环阶段;对理科学生来说,上一个精确阶段将一直持续到中学毕业,他们将不断接触更为广泛的知识。
精确阶段涵盖了中等教育时期。综合阶段指的是在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类并获得相关技能之后,重新回归浪漫阶段。这便是精确训练的目标,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的成功。综合阶段涵盖了人们刚刚步入成年的时期。教育应该是这三个阶段的不断循环。小到每一堂课都应该形成一个螺旋循坏,生发出小的循坏的过程。我们不应该为教育立下一个不现实的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通过满足学生们阶段性的需求,刺激他们的求学欲,让学生不断体会收获的喜悦,然后开始新一轮的学习。
思考:如此,幼儿园的超前学习,真的是拔苗助长。澜之之前读的幼儿园,中班就开始学拼音,学算术,小朋友经常被弄得哭哭啼啼,我也一度怀疑孩子是不是读书这块料。后来,到了小学,这些之前的拦路虎瞬间消失,一切都变的“so easy”。不排除确实有一些有天赋的孩子,可以提前学习,但大面积地提前学习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幼儿园的学习应该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多让孩子积累感性经验。小学阶段也应不断地充实孩子的感性认识,这是孩子精确学习的前提。大学阶段就要不要再识记什么知识点了。
第三章 自由和训练的节奏
摘要:智力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取智慧。没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你不可能获得智慧;然而,你可能很轻易地就能学到知识,却没有任何智慧可言。智慧指的是运用知识的方式,包括如何处理知识,如何选择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如何运用知识来为我们的经验增添价值。这种对知识的掌控便是智慧,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最充分的自由。通往智慧的唯一道路,是让学生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而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则是通过训练,让他们学习梳理好了的事实。自由和训练是教育中的两大基本元素,在理想的教育中,训练应当来自学生们的自由选择,而自由也应该在训练的帮助下获得更大的可能性。怀特海认为,在教育的浪漫阶段和综合阶段,自由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在精确阶段,训练应该处于自由之上。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无法实现智力发展。兴趣是集中精力、获得领悟的必要条件。
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他们才能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得出新颖的观点。一味地强调训练学生,将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加区分的训练使大脑变得麻木,从而无法达到训练的目的。此外,过于急迫地传授单纯的知识,反而阻碍了教育的成功,人类的大脑是排斥这种教育方式的。强硬地将梳理过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会消磨他们对增长见闻、动手实践的渴望。老师的训练应该满足学生们对智慧的自然渴望,因为智慧能让单纯的经验变得有价值。
教师们总是希望能教给学生更多的事实和精确理论,即便这些知识超出了这一阶段学生的承受能力。如果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消化的话,那自然再好不过。但这些中小学校长和大学教师常常会忘记一点,那就是,在教育中,我们不过起着次要作用而已。等时机成熟,学生们自然会在未来的生活中学到那些知识。成长的步伐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揠苗助长并不可取。所以,大面积地超前学习是不可取的,不科学的。
怀特海认为:除了个别天赋极高的老师,其他老师在进行精确教学时,都会让学生感到一定程度的无趣。所以中学课堂的无趣是很正常的,无须谴责自己没有高超的引入入胜的教学艺术。当然,为了让你的课堂更高效,你可以添加浪漫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尽量精简需要学生以精确的方式掌握的知识。
摘要:怀特海强调:发展的动因是来自我们自身的:我们要靠自己探索,靠自己约束自己,靠自己的主动性耕耘收获。不论科学、道德还是宗教,最终的动力都来自于人们对其价值和重要性的感觉。一旦失去这种价值感,生命便会退回到被动的低层次状态。这一力量最为深刻的表现就是对美的感受,对已实现的完美事物的审美感受。我们不能忽视艺术对精神生活的意义。我们的审美情感能让我们对价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没了这种情感,灵魂的感知力便会削弱。要在教育中给予学生自由,我们就必须留意他们的整体人格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国家要实现文明进步,首先要做的就是实现艺术的繁荣。
第四章 技能教育及其与科学、文学的关系
摘要:目前我们国家急需大量的熟练工人(这点已被机器人取代)、富有创造力和具有创新思维的雇主。要满足这一需求,我们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培养享受自己工作的工人、科技从业者以及雇主。富有创造力的人才,需要有愉悦的脑力活动,以此来维持自己的创造力。 如果这些雇主只是将他们的生意视作获得其他人生机遇的工具,那他们就不会对时代的发展保持警觉,那些享受工作的生产者才是人性的希望所在。因此,不论是对雇主而言,还是对工人而言,技术和科技教育要满足国家的实际需求,就必须体现自由精神,让人们对自己的工作原则和提供的服务,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教育中,几何与诗歌同车床时间一样重要。
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主要需具备三类课程,即文学课程、科学课程和技能课程。但每一类课程都应该涵盖另外两类课程的内容。怀特海的意思是,不论什么样的教育,都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技能、科学知识和一般概念,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审美。
体会:暑假参观了上海的汽车博物馆,被福特的“我要为大众造汽车”的使命感深深惊叹,那时还在想,是什么铸就了这么有情怀有格局的企业家,不止步于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效力于万千百姓。对比导致国内房地产崩盘的许多“暴发户”,不禁唏嘘。
第5章 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
摘要:数个世纪的经验证明,以古典文学和古典哲学为基础的教育,能愉悦人们的心情,塑造人们的性格。古典文化面临的危机,不是因为当今的古典学者不如他们前人热爱这一文化,而是因为如今我们有许多广受关注的其他学科。智力教育的问题在于时间的不足。只有证明在这期间,与其他学科并行的古典文化教学能比其他科目更快地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才能捍卫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古典文化课程的规划必须保证学生们学有所成。为了培养理想型的学者,我们已经造成太多学生的失败了。
我们必须注意两大要点:知识量和教育速度。比如在研究(某位)作者时,我们应该选择一些能相对完整地展现该作者思想的拉丁语文本(古典文本)进行阅读,哪怕选择的文本不是他亲笔所写。我们在教育速度方面依旧面临着巨大的问题。诗歌中的对比、意象和情感的转折,都与人类灵魂的脉搏相连,他们有着自己的节奏,是不能被刻意延长的。如果你以蜗牛爬行的速度磕磕绊绊地读诗,即便你读的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诗歌,他们对你而言也不过是一堆废纸。怀特海认为,学生们可以先以合适的速度阅读译文,大致理解原文的含义,然后再以合适的速度研读原著,深刻体会原著的价值。古典文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建立在一手知识的基础上,是不可替代的。比如,要正确了解罗马的思想,学生们就应该直接阅读希腊文学作品。
体会:如今的文言文教学,传统经典的阅读,可以借鉴这一章节。文言文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的中国人,要既往开来,文言文的学习是绕不过去的坎。文言文的学习要积累文言词句,了解文言语法,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的学习资料。但文本的选择要尽量经典、精简,不要太难,毕竟我们不是培养学者,而是培养传统文化爱好者、传承者。其实外语的学习也可以借鉴。
第6章 数学课程
摘要: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熟悉抽象思维,明白如何将其运用到具体情形之中,并且掌握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在教育中,我们要从特殊案例出发,然后上升到普遍原理。因此,学生们应该通过简单的例题来掌握知识的运用方式。在此,怀特海特别指出:我们的目标不是盲目地让学生学会大量的数学定理,而是通过多年的教育,帮助他们意识数的关系、量的关系和空间关系,这些才是最为重要的。这种训练应该成为所学哲学思维形成的基础。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开那些毫无意义的细节知识。你可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例题,让他们学习数个学期或者数年,但这些例题必须是对主要原理的直接阐释。只有这样,数学才不会变得过于深奥难懂。
体会:每年高考,大众议论的最多的是语文,因为大家多少都能说上一两句话;但是关于数学的讨论,就只有“难”或“不难”,因为之前学过的早已还给了老师。所以,对大部分不以数学谋生的人来说,数学学习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那么多的定理、习题只是剥夺了我们曾经青葱的岁月。回到数的关系、量的关系和空间关系这些基本主要的原理,并由此构建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才是数学教育的本质所在。
第7章 大学及其作用
摘要: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便是大学的扩张。所有国家都在经历这一过程。然而,福兮祸所伏,如果社会没有认识到大学应该在整个国家体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那么大学的扩张,包括研究所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内部组织的复杂化,都有可能导致大学教育的失效。大学存在的原因是,使年轻人和老年人在富有想象力的学习中联合起来,从而在汲取知识和热爱生命之间建立联系。大学的任务便是将想象力与经验融为一体。想象力就像是一种传染病,你无法测量它的大小与重量,然后让老师们把它带到学生面前。只有那些本身具备想象力的老师才能将其传授给学生。你希望你的教师们充满想象力吗?那就鼓励他们进行科研吧。你希望研究者们充满想象力吗?那就让他们与学生交流思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