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年(除夕到正月十五)
每逢中国新年,有华人的地方处处充满欢喜庆祝气氛,就连平日庄严安静的寺院,也顺应民俗文化,挂上吉祥的灯笼,贴上祝福春联,迎接大众到寺院礼佛走春,并举办各种新春普佛、拜忏等法会活动。
农历正月初一,在中国的寺院中被视作弥勒佛诞辰,不过,弥勒佛尚未下生,哪里来的生日呢?印顺长老在《佛法是救世之光》一书中表示,这是一种「预祝」。佛弟子新年的第一件事就是共同发愿,祈祷弥勒佛早日下生到这个世界来,带来兴隆的佛法与和平的世界,并赋予每个人一颗欢喜的心。
除了祈愿弥勒佛早日下生,现代的佛教道场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期间,都会规划各种结合修行与新春祝福的活动,从年前的除旧布新、撞钟辞岁,到新春期间的点灯、拜忏、法会修行,无非是希望透过种种活动,接引大众亲近佛法,把握开春好时节,增长智慧、种福培福。
寺院修行活动——除夕礼忏撞钟
年三十在汉文化民间「过年关,算总帐」的观念,意谓结清旧帐,才能重新出发,过个平安吉祥的好年;寺院里则以「拜年忏」,作为对过去一年身、语、意三业行为的反省和忏悔。从除夕午间开始,寺院就有「礼八十八佛」、「礼佛大忏悔文晚课」或「弥陀普佛法会」;四众弟子在岁末最后一天共同礼忏,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送旧迎新。
除夕是一家人团聚围炉的时刻,寺院则在岁末晚课后,由方丈和尚带领住众前往祖堂辞岁礼祖,向历代传法的祖师大德一一顶礼、感恩,随后,僧团大众相互礼拜,彼此感恩、礼敬。
民间习惯在除夕夜守岁,禅宗寺院也会守岁,并在除夕夜谈论生死问题。古代丛林认为一年尽头,犹如一生尽头,把除夕夜视为「死日」;守岁时,由方丈和尚与大众喝茶话家常,借着「茶话」席间,开示无常随时到来,提醒人人用心在每一个当下,随时随地准备「生命中的年三十夜」,以免无常来时,手忙脚乱,借以勉励大众慎勿放逸、勇猛精进。
此外,设有钟楼的佛寺,年夜饭后都有撞钟祈福仪式,邀请大众一起「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大,菩提增」。当撞到第108响时,正好是大年初一零时整,代表断除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六根的百八烦恼,迎接全新的一年。
摘录自 |《人生杂志》
文 | 法鼓文化
本文已由版权所有者授权转载
微信扫描关注
提升人的品质 建设人间净土
弘传法鼓山
心灵环保之理念
圣严法师所教授之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