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入四行论》VS《三句猛咒》VS《远离四执》对解纲要
在汉传佛教,唯一被确认为出自达摩祖师的著作(应为弟子执笔记录),只有《菩提达磨大师略辩大乘入道四行》,又名《二入四行论》。此论出现在《楞伽师资记》中,并附有达磨弟子昙琳所作的序言,一直为禅门内所重。然而,近代以来,学术界一直都是有怀疑的,不能确定。直到敦煌文献出世,才得以确切证实,此论就是达磨祖师之著作。
此达摩祖师之《二入四行论》、竹巴噶举《三句猛咒》、萨迦班智达《远离四种执着》三者,我一直想着做一个详细的对解,但是一直没有时间。今仅能做粗略对解的纲要,以存路径。
《二入四行论》,凡我门中同修,皆会背诵,此不赘列。
(一)
དཔའ་ལྡན་འབྲུག་པའི་དྲག་སྔགས་ཚིག་གསུམ།
具德竹巴《三句猛咒》
ཅིས་ཀྱང་དགོས་པ་མེད།
一切無需求(达摩:无所求行)
ཅི་ཙུག་འོང་བར་ཤོག །
任一切來(达摩:报冤行)
གང་ལྟར་འགྲོ་བར་སོང་།
隨其任意去(达摩:随缘行)
——竹巴噶舉派開山祖師 臧巴甲惹尊者
三行圆熟,必能达至“称法行”,故藏巴甲惹尊者只有三句三行,不再另加说明。
(二)
若执着此生,则非修行人;
若执着三界,则无出离心;
(如无所求行云:世人长迷,处处贪着……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
若执着己利,不具菩提心;(如报冤行说: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是我宿殃恶业果熟……甘心忍受,都无冤诉。以及称法行说: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
若执着生起,则非正见地。(如称法行云: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又如其理入中说: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若也舍妄归真……无自无他……无有分别,寂然无为……)
三家之说,表述各异,多寡随机,然其义者,一如也。达摩祖师之《二入四行》若不展开开示,当为:
入道二门,理入行入;
理谓藉教悟宗,一切教相无碍见性;
行谓四行: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三行毕备,一切佛法现为教授,行者自能达解三空、彻证心性,此名称法行。
——廛师,2018年11月2日,于榕城洗面桥途次
【名相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