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全球有超过2亿人同时患有疥疮,年患病人数达4.55亿,其中贫困和拥挤环境中的儿童患病率最高。疥疮感染具有高度传染性,还常常会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近期发表在Nat Rev Dis Primers杂志的一篇综述[1],从疥疮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过程、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全面地描述了疥疮的疾病特点。
图1.疥疮(图源锐景)
疥疮是由疥螨寄生引起的皮肤病。疥螨的排泄物、分泌物和死亡虫体的崩解物可引起宿主的过敏反应,导致患者感到皮肤瘙痒。
剧烈的瘙痒、夜间加剧是疥疮的主要症状。典型的体征包括手指缝内、腕和肘的屈肌表面、腋窝、沿着腰带线或在臀部的较低处出现的红斑丘疹。
主要通过临床检查发现疥螨、虫卵或者疥疮结节等作为诊断依据。疥螨在皮肤内活动引起的直接损伤,以及宿主对疥螨及其产物的免疫反应,造成皮肤的炎症和损伤,表现为丘疹、水疱、隧道和结节。
此外,疥疮患者常因搔抓皮肤而导致皮肤屏障破坏,增加了继发性细菌感染的风险,常见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氯菊酯(Permethrin)是一种合成拟除虫菊酯,是疥疮的一线治疗药物,通过局部应用、覆盖整个身体表面,以确保所有疥疮螨都得到治疗。氯菊酯通过与疥螨的钠通道结合,导致疥螨麻痹和死亡。通常氯菊酯的耐受性良好,但可能会出现皮肤刺激或者治疗失败。
伊维菌素(Ivermectin)是口服的广谱抗寄生虫药物,主要作为抗蠕虫药和杀虫剂使用,作用机制为干扰无脊椎动物的配体门控氯离子通道,导致神经元超极化、麻痹和死亡。由于伊维菌素的半衰期短,且对疥螨虫卵的杀灭作用有限,因此必须以标准剂量给药,并且至少需要重复治疗一次,间隔7-14天。有建议认为口服伊维菌素联合局部氯菊酯治疗可能比单一治疗更有效,但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认[2]。
其他治疗疥疮的局部药物还包括硫磺、克罗米通和苯甲酸苄酯(10%~25%)。除此之外,林丹(Lindane)和马拉硫磷(Malathion)都是有效的神经抑制剂,但是这两种药物存在潜在的毒性不良反应,大多数国家不再推荐用于疥疮的局部治疗。
Spinosad是一种神经毒性杀虫剂,能够快速作用于疥螨的神经系统,导致其瘫痪和死亡,于2021年被美国FDA批准作为局部疥疮治疗药物,适用于4岁及以上的成人和儿童。多中心、随机、双盲、载体对照研究的结果显示,0.9%的Spinosad在治疗疥疮方面表现优于载体对照[3]。
口服莫西菌素(Moxidectin)是另外一种新型的口服抗寄生虫药物,与伊维菌素有相似的作用机制。莫西菌素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以评估其作为单剂量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将有助于确定其是否可以成为治疗疥疮的有效新选择。
结痂型疥疮的治疗:结痂型疥疮比较少见,但却是疥疮中最严重的一种,其特点是寄生虫数量非常多,传染性极强。结痂型疥疮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致命。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未就结痂型疥疮的治疗达成共识,大多数证据来自小型研究,主要是澳大利亚北部的经验。患者必须接受长期和反复的治疗,以确保完全清除疥螨。
长按识别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精彩资讯等你来
参考资料:
责任编辑:香菜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