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面对传播平台多样化、社会关系复杂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如何改进和丰富党建工作宣传,让党建报道为受众尤其是年轻人所接受、所喜闻乐见,这是党媒需要长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地市党报与党台合二为一、完成融合以后,如何坚持政治家办媒不动摇,坚持党媒姓党不走偏,秉持传统党媒的红色基因,如何在加强党建引领中不断丰富党建报道内涵,在媒体融合中不断创新党建报道形式是摆在地方党媒面前的重要议题。笔者认为,要在“五有”上下功夫。
一、要有场景嵌入
把党建报道做新
融媒时代,移动优先的背后逻辑是体验优先,体验优先的背后逻辑是场景优先。
1.取景。2024年7月由长三角省级档案管理部门主办的“书信家国 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是一个典型的党建报道场景体验:170余位优秀共产党员,170余件家书、日记、工作笔记,近200张相关历史照片,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一封封家书、一页页笔记,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纸短情长、字字滚烫。习近平总书记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浙江台州椒江区十二名小学生的回信,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民领袖对红色事业接班人的关怀,捧读大陈岛垦荒队员当年的诗歌、演讲稿这些红色资料,可以触摸到先辈们笔下流露出的热血和激情,从中读懂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密码。长三角档案联展于2023年底在台州开展后,台州新闻传媒中心(以下简称台州传媒)客户端及时推出《“书信家国 尺牍情深”这场档案联展,字字滚烫!》,受到市民广泛关注,线下观众络绎不绝。根据市民强烈要求,展览延至2024年7月。因为场景生动、内容丰富,长三角党媒的报道在各地普遍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造景。基层一线往往能够产生生动的场景。结合台州市委组织的“六进六讲”活动,台州传媒组织多名骨干组成理论宣讲团,常年走进企业、学校和社区开展宣讲,到基层一线设置场景,运用海报、视频、H5等融媒体产品,通俗易懂地开展新时代创新理论宣讲,让理论宣讲变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执“青春之笔” 绘“时代画卷”》短视频还获市级机关青年理论宣讲大奖。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台州传媒与台州市多个部门联合打造“百年成就 台州实践”展馆,分为“星火之源”“垦荒之路”“奋进之地”“幸福之城”四个场景,结合VR全景+展馆解说,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逛展,感受台州百年来的沧桑巨变。
3.借景。一场报告往往就是一个好场景。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台州传媒第一时间邀请台州籍的企业界代表阮玲斐给全体党员作辅导讲座。她结合参会的亲身经历、现场体会,描绘了一个十分具体形象的体验场景,让大家身临其境、沉浸式感悟,进一步激发大家学报告的政治自觉,同时也打开了采编人员报道党的二十大的思路,让创新理论更好更活泼地飞进寻常百姓家。与台州籍的金融系统代表冯灵芝所在的支部开展共建,感悟新时代理论带给基层党代表的精彩。一个课堂往往就是一个好场景。台州传媒与湖南卫视合作借景说理,在台州图书馆首讲《新时代公开课》,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宣讲效果。通过场景嵌入,党建报道可以实现从新闻传播到场景传播甚至到空间传播的跃升。
二、要有主题植入
把党建报道做实
全媒体时代,党建报道如何做到既能彰显权威性,又能体现贴近性,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才能把工作做实;党建报道与主题报道结合,才能把报道做实。
1.结合时代主题。党中央赋予浙江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光荣使命。而台州藏富于民,实现共同富裕有条件。自2021年起台州开始探索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并于2023年开展“共富工坊”扩面提质增效行动。台州传媒围绕共同富裕这个时代主题,以《台州:党建引领 共富有“坊”》为题,于2024年元旦全媒体呈现台州的“共富工坊”创新载体,报道当地通过党建搭台,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的生动案例。截至2024年8月底,台州全市已经建成“共富工坊”1507家。这样的党建载体新颖,有新闻性;报道有血有肉,有可读性;做法可复制,有指导性,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结合特色主题。台州是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非公企业党建是当地党建的一大亮点。“非公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自1984年起,历经40年与时俱进的探索、因地制宜的创新,台州非公企业党建已经具备样本意义。台州传媒提炼概括的《 民企发展的红色动力源——非公企业党建“台州样本”扫描》《火红党旗 红火企业——非公企业党建纪事》等系列深度综述性报道,提升了融媒时代党建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对全省乃至全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3.结合热点主题。互联网是新时代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有效工具。为拓宽富民增收途径,推进乡村振兴,台州各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依托当地特色资源优势,探索产业发展路径,以党建引领“金钥匙”打开乡村振兴“幸福门”。在遴选党建题材时,当地一个村支书带头通过直播带动村民致富的事迹引起了台州传媒记者的关注。该村支书告诉记者,直播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一门技术活;该村的直播带货几番挫折后,通过顺应互联网传播规律,不断改进工艺符合网友需求,打开了产品销路,拓宽了致富路。该条新闻短视频在客户端播发后引发网民热切关注。与不同时期、呈现在不同端口的党建报道相比较,可以发现,凡是有主题植入的,就容易引起关注;主题越有时代性,关注度越高。
三、要有精品意识
把党建报道做优
党建报道是党媒新闻报道的“硬菜”。“硬菜”怎么做成美味,考验着党媒的核心竞争力。
1.人无我有。笔者对两个与台州有关的党建好题材至今难忘。第一个是向股份制企业派驻党的工作员。台州市委向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股份合作制企业,选派3000多名党的工作员,他们因工作出色被企业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党代表”。《浙江日报》捷足先登刊发《台州三千“党代表”活跃在股份制企业》,引发“全国学台州”,该作品获当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二个是党代表常任制。经上级批准,台州椒江区于1988年在全国率先试行党代会常任制,2002年开始在市、县、乡镇三级全面试行。《台州日报》及时予以报道,《椒江成功走出党代会常任制之路》获当年浙江省新闻一等奖。党代会常任制被写入中央文件。
2.人有我优。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各家媒体都抢在第一时间推出学习贯彻的报道。如何做到人有我优?台州传媒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台州实践”等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深入各地寻找中国式现代化在台州先行的好故事,第一时间推出《三门连下村“人蛏共栖”启示录(上、中、下)》等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作品。因为人有我优,该报道被人民网首页全文转载。关于村党支部建设的报道多,雷同的也多。如何做到人有我优?台州传媒记者了解到,当地一个叫城西村的村庄自1957年建立党支部以来,八任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一棒往下传,把一个“一穷二白”的“翻身村”建设成为“浙江省小康示范村”。八任村支书作为一个群像,极具典型意义。台州传媒策划推出了八集系列报道《八任书记的八个“第一”》,从历任村书记最值得称道的“第一”切入,比如办第一个联办市场、第一次分红、第一个电话村等,讲述发展历程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通过探寻八任书记接续奋斗的“初心密码”,深刻而鲜明地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主题。报道鲜活生动,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影响力。
3.人优我转。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岩下潘村曾经是一穷二白的“空心村”,集体经济为零,现在每年旅游综合收入超5000万元。从小山村到“网红村”,从“空心村”到“振兴村”,岩下潘村靠的是什么?因为成了网红村,报道铺天盖地,精品力作也不少。如何做到人优我转?2022年是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周年。20年来,以“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浙江造就了万千个美丽乡村。“千万工程”给浙江带来巨大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对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又有什么启示?台州传媒记者蹲点这个村,以微观视角剖析乡村振兴的“典型密码”,写成《潘家小镇炼成记》,反映村级党组织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绿水青山变成幸福靠山的生动故事。该报道通过网言网语提升了“网感”,通过客户端等“网传”,加强了互动,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对该报道做了批示,要求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借鉴。
四、要有栏目支撑
把党建报道做久
设置栏目可以提高报道的系统化、组织化程度,可以更好地引导阅读,吸引注意力。党建报道虚功实做,更需要栏目的支撑。
1.用活动为栏目加料。作为党媒,台州传媒发挥媒体资源优势,开展“以新闻的力量,圆共富的梦想”等富有创意的党建活动:与当地一家医院支部共建,双方结合自身优势,多次共赴当地贫困山区、革命老区——黄岩区茅畲乡开展“呵护健康奔小康 结对共建义诊行”主题党日活动,为贫困地区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扛起媒体和医护党员的担当。与当地多个部门支部开展以“共富台州 ‘乡’见美好”大型融媒体行动,围绕台州实现共同富裕“九富”路径,结合共同富裕“36法”,全媒体呈现20个典型村的“共富密码”,为各地提供“共富经”。党媒通过自身的党建策划,让党建栏目出精出彩。
2.用理论栏目加持。为加强新时期党建工作宣传,《台州日报》开辟《学习》专版,报道各地各行业党建工作的新探索、新经验、新做法、新成效;开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处长论坛”“‘八八战略’在身边”专栏,推动理论宣传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台州是大陈岛垦荒精神发源地。传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嘱托,是守好“红色根脉”的历史担当。自2020年8月起,《台州日报》开设“垦荒精神立心”主题征文选萃专栏,邀请广大干部群众谈认识、说感悟、讲故事、提建议、见行动的学习体会,深入挖掘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多角度、深层次构建起台州城市精神文明高地。
3.用盛会为栏目加温。每次党代会前后,都是开展党建报道的“黄金期”。除规定动作,台州传媒认真谋划自选动作。党的十八召开后,《台州日报》曾开辟“十八大精神 台州点对点”栏目,推出的一系列深度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台州路径——我市以积极姿态率先向宏伟目标迈进》《以民众幸福生活为目标——收入翻番的台州实践》等篇目深度报道台州为了实现翻番的生动实践与今后努力方向,引起社会各界较大反响。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在2012年度第80期《报刊审读与管理》中以《努力推出一批深度报道——评介台州日报“十八大精神 台州点对点”专栏》为题,对此专栏给予高度评价。此后,“点对点”成为贯彻党代会精神的保留栏目。党的二十大召开后,除推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台州实践”专栏外,《台州日报》继续推出十分接地气的“点对点”栏目,如《椒江破题融合型大社区治理之难》《玉环零碳中心引领制造业低碳转型》等一批落地“二十大”精神的稿件受到读者、观众和网民的欢迎。
五、要有典型人物
把党建报道做活
运用典型的力量,抓好引导示范,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新时代党媒对人物典型报道如何推陈出新,做出特色,防止“千人一面”和“高大全”,从而赢得喝彩?台州传媒大胆探索,积极尝试,多年来推出的一系列人物典型报道,形成了“群像效应”,为一座城市凝铸起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精神标杆,同时还推动一批人物成为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典型。
1.以时代视野选人。人物典型报道一直是党媒的优势和强项。然而,进入融媒时代,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渠道更为畅通,各种资讯铺天盖地,受众的注意力不断迁移,对人物典型报道的关注度逐渐弱化。为加强新时代人物典型报道,特别是加强对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报道,台州传媒坚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紧扣主题教育精神,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时代视野选人;第二要认真参考组织部门意见,切实加强把关,防止报道出偏;第三要深入挖掘典型内涵,体现时代精神,彰显时代价值。特别是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共产党员典型宣传规模大、声势强,先后推出了“模范检察员”金启和、“深山村官”何小川、“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李荣江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形成了一波又一波学典型、赶先进的热潮。
2.以平民视角写人。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发现和挖掘新时期涌现出来的新典型,以朴实、生动、形象、感人的典型宣传来增强报道感染力、感召力。这些人物原本都默默无闻,像舒幼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公交车司机,因为开了可以绕地球六七圈的总里程而没有发生一起小事故而率先引起记者关注。这些普通人经党媒率先发现、深入挖掘、连续报道后,在当地家喻户晓,在全省、全国都有影响力。其中多个报道对象的感人事迹获中央领导批示肯定。
3.以专家视点评人。这些典型人物报道在社会上反响好,报道本身在业内也得到好评。“党建报道见物见人更见精神,通过培树人物典型,让党建报道更有人气,更有人看。”这是省内新闻行家对台州日报典型人物报道的点评。几年来,10余篇人物报道获浙江省新闻奖,其中两篇获一等奖。积多年之功,人物报道专栏也成为浙江新闻名专栏。党媒坚持不懈做大做强人物典型报道的实践,初步取得了“群众喜欢、领导满意、业内称好”的成效,初步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党报新闻品牌。
当然,党建报道是党媒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融媒时代,只有以创新精神研究探索和解决党建工作宣传报道中遇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不断增强党媒的核心竞争力,使党媒在融媒体时代依然坚守初心、本色不改。
作者系台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党委委员、副主任(副总编辑)
编辑:钱尔赫
本文刊发于《传媒》2024年20期